《水浒传》到结尾处,梁山那些好汉们各自迎来了不同的结局呢。其中有一部分人当上了大官,算是在仕途上有了一番作为;也有些好汉比较凄惨,直接就惨死在了战场上,令人惋惜不已;还有的呢,回到家乡后成了富家翁,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更有甚者,回家之后居然修成了所谓的“神仙”,开启了别样的人生境遇。总之,他们的结局那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
有好几位英雄好汉选择断绝尘世的缘分,就此在寺庙里常住下来,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打虎英雄武松来说吧,他最后便是留在了杭州的六和寺之中,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话说梁山好汉们出征方腊那一战啊,战况那叫一个激烈。武松在战斗过程中,一个不小心,就被敌人给伤到了,而且这伤还特别严重,右臂直接就被敌人给斩下来了。这一下,武松的身体状况可就不允许他再继续跟着兄弟们征战了,没办法,只好留在寺庙里头,在那儿安安静静地度过自己往后的日子啦。武松这人可不得了,在梁山的时候,那可是为梁山立下了数不清的汗马功劳呢。可谁能想到啊,就这么一位大功臣,到最后在寺庙里养病的时候,来探望他的梁山好汉竟然只有一位。这位前来探望武松的,就是那小旋风柴进啦。
大家知道吗,在被招安以后,柴进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可让人挺好奇的。而且还有个疑问哦,他怎么就能当上大官了呢?要知道,高俅的亲戚高廉那可是因为他才死掉的,按常理说,这不得结下仇怨啥的嘛,可为啥他最后还能得到赏识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确实挺值得琢磨琢磨的呢。
皇室后裔,丹书铁券
在小说当中,柴进这个人物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属于不可或缺的存在呢。好多故事情节都和他有着紧密的关联,要是把柴进这个角色给去掉的话,那整个故事恐怕都没办法顺利开展下去啦,他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咱们先来说说梁山山寨啊,这梁山山寨其实是有幕后投资人的,这人呢就是柴进。在晁盖他们这一伙人还没上梁山之前,当时梁山的寨主是白衣秀士王伦呢。
王伦不过是个落魄书生罢了,大家想想看,就他那样的情况,哪能有什么启动资金去建立起一座山寨?其实呢,这山寨得以建立起来,靠的就是柴进给了他资金支持。
想当初啊,他和自己的同伴杜迁,因为一些缘故,就一同前去投奔柴进了。到了柴进那儿之后呢,虽说柴进对他们挺热情的,可他俩心里,总觉得一直这样在柴进的庄上吃吃喝喝,啥都不做,光靠别人养着,实在是过意不去。柴进呢,也是个仗义又通透的人,看出了他俩的心思,就干脆给了他们俩人一笔钱,然后跟他们说,让他们拿着这钱上梁山去,靠自己的本事在那儿好好生活,也就是自力更生啦。就这样,他俩便带着柴进给的钱,朝着梁山去了。
咱们可以这样来讲啊,要是没有柴进这个人呢,梁山可能都不会有后来那些事儿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啊,要是没有柴进,王伦估计都不会去建立梁山这块儿根据地。而梁山要是没建立起来,后面晁盖、吴用他们一帮子人,也就没那个地方能去落草为寇啦,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后面那些一连串精彩的故事喽。所以说,柴进在整个梁山发展的脉络里,那可是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呢。
在后面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里,柴进这个人物都会出现。并且要知道,他在这些故事当中可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呢,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话说林冲,因遭奸人陷害,踏上了逃亡之路。在这期间,多亏了柴进出手相助呢。正是因为柴进的帮忙,林冲才得以避免遭受那一百下杀威棒的刑罚。不仅如此哦,他还因此得到了一个看守草料场的差事,在当时那种处境下,这也算是个相对来说还不错的“好职位”啦。
您瞧,林冲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风雪山神庙”事件之后,人生的轨迹又有了新的转变。这时候呢,柴进出现了,他给林冲指了一条路,那就是去梁山。在柴进的指引下,林冲这才踏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啦。而林冲的这次落草,可不是毫无意义的哦,它其实为后面发生的“火并王伦”这一重要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呢。
话说宋江啊,因为一些事情而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呢。在这一路的辗转中,他来到了柴进所居住的庄上。您猜怎么着,这柴进庄上当时正住着武松呢,武松也是暂住在这儿的。宋江和武松这两人一见面,那可真是投缘得很,一来二去的,就结下了极为深厚的友谊,这份情谊在之后的日子里那也是相当的重要呢。
话说宋江当时在柴进那儿住着呢,柴进有一回就跟宋江显摆起来啦。他对宋江说道:“哪怕你杀的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又或者偷的是朝廷的府库财物,我都有那个胆量收留你。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安安稳稳在我这儿住着就行啦。”
咱们来看柴进啊,就从他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他之前说的那些话还真不是在吹牛呢。你瞧啊,那些个犯下了杀朝廷官员这样大罪的好汉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跑到柴进的庄子里头去避难。而这一情况呢,其实也就为柴进他后来被逼着走上梁山这条路,早早地就埋下了伏笔。
暂且先不提及柴进被陷害这件事,大家不妨想一想,柴进他到底是凭啥能这般张狂呢?他怎么就敢私自藏匿朝廷的重犯?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才让他有这样的胆量去做这些事呢?
柴进最为强大的背景,同时也是他仅有的背景,其实就在于他的姓氏。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呢,是通过“黄袍加身”这么个事件来发动了陈桥驿兵变的哦。就是靠着这一系列的举动,他从后周皇帝的手中把政权给夺过来啦。
在当时那个时期,后周的皇帝仅仅只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子。而赵匡胤呢,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从后周那孤儿寡母的手中,把后周的江山给夺走了。
赵匡胤自己心里其实也明白,之前所做的某些事从道义上来说是有些不妥当的。于是呢,在他成功建立起宋朝之后,就下达了一道命令,明确要求要对后周的皇室成员,也就是柴氏这一大家族给予优厚的待遇。这么做呢,也算是一种弥补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安排吧,毕竟后周曾经也是存在过的一个政权,而柴氏一族在当时也是有着其特殊地位的。
赵匡胤曾亲自赏赐给柴氏一部丹书铁券呢。这部丹书铁券的作用可不小,它主要就是用来保障柴氏一族的安全的。哪怕是柴氏的嫡系人员触犯了大宋的律法,凭借着这丹书铁券,也能够免去罪责,保住性命。
大家知道柴进为啥能那么硬气吗?这可都是有依仗的。他手里拿着丹书铁券呢,这玩意儿可不得了。在大宋的时候,只要有这丹书铁券在,除了大宋的皇帝亲自出面,否则的话,根本就没人敢去动柴进哪怕是一根毫毛,他就靠着这个有十足的底气呢。
大家知道,柴进有个挺厉害的东西叫丹书铁券,这玩意儿可帮了柴进不少次忙呢。不过呢,这丹书铁券他没办法时刻都带在身上。您想啊,要是柴进不小心犯了事儿,结果当时却拿不出这丹书铁券来证明自己,那情况可就不妙啦,多半得把事儿给搞砸喽。而实际上呢,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才成了后来柴进被逼无奈最终走上梁山的一个重要契机。
李逵作乱,逼上梁山
话说这一年,宋江带着身边的一伙人来到了沧州这个地方观赏花灯。您猜怎么着,就在这热热闹闹赏花灯的当口儿,居然无意间碰到了一个熟人,谁呢?正是当初在郓城县的朱仝。
想当初啊,有两件案子挺出名的。一件是晁盖等人干的生辰纲那案子,还有一件就是宋江犯下的谋杀阎婆惜的案子。这两件案子可都发生在郓城县呢。当时负责去调查这两个案子的人,正是郓城县衙门里的捕头,一个叫雷横,另一个叫朱仝。
现在,雷横已经在宋江的救助下上到梁山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沧州这个地方,雷横竟然又碰到了朱仝呢。
话说当初啊,雷横不知犯了何事被判处发配之刑。他和朱仝向来是关系很不错的老搭档,朱仝心里就琢磨着,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这位老伙计去受苦遭罪。于是呢,朱仝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私自把雷横给放了,让雷横赶紧趁机逃走。等朱仝做完这件事儿后,他回到了衙门里头。这事儿哪能瞒得住,很快就被发现了。结果呢,朱仝自然就因为私自释放雷横这件事而获罪了,最后被发配到了沧州那个地方。
话说有这么个机缘巧合的情况,沧州知府家的小儿子偶然间见到了朱仝。这小孩子,一眼就被朱仝的胡子给吸引住了,觉得那胡子特别有意思,打这以后,就老是喜欢去找朱仝一块儿玩耍呢。
话说沧州知府知晓了相关的这件事情以后,心里就琢磨着要照顾一下朱仝呢。随后呢,便安排了对朱仝重新进行审理。这一审,可就把朱仝的真实状况都给了解得清清楚楚啦。
沧州知府觉得朱仝这人极为忠义,就把朱仝的罪名给免除了。不仅如此,还把朱仝接到自己家里住下了。并且呢,安排朱仝去当自己小儿子也就是小衙内的保姆呢。就因为这样,朱仝每天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悠闲自在,没啥烦心事,就这么舒舒服服地过着日子嘞。
话说宋江这一伙人,在一番经历之后遇到了朱仝。他们心里琢磨着,这朱仝武艺不凡,人也仗义,要是能劝得他加入梁山,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于是呢,就动了劝朱仝上梁山的心思。可这朱仝呢,当下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安稳舒坦。他在沧州这儿,知府对他那可是有着天大的恩情呐。平日里,知府待他不薄,很是器重他,给他安排的差事啥的也都妥妥当当的。朱仝心里明白,自己能有现在这样的好生活,全靠知府的关照。所以呢,面对宋江等人的劝说,朱仝压根就不愿意去梁山落草为寇。在他看来,自己在沧州守着这份安稳日子,守着这份恩情就挺好的,没必要去梁山过那种打打杀杀、漂泊不定的生活。
宋江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对朱仝进行什么逼迫的举动哦。可实际上呢,背地里却使了一招,让李逵去把小衙内给拐走啦。这一下,可把朱仝急得不行。要知道,那李逵可是被称作天杀星的呢,他可不会因为小衙内只是个小孩子,就动了恻隐之心、手下留情啥的,那下手可是没轻没重的,所以朱仝能不焦急万分嘛。
恐怕情况不太妙,那小衙内落到他的手上之后,很可能已经遭遇了不测,生还的希望怕是极为渺茫了呢。
果不其然,待朱仝四处找寻,最终找到小衙内的时候,却发现小衙内早已没了气息,生命迹象全无了。
只见朱仝当时就气得火冒三丈,心中的愤怒简直难以抑制,一心只想找到李逵然后和他拼个你死我活,那架势是不把李逵打死就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啊。再看吴用这边呢,也是把所有的过错、所有的罪责一股脑儿地全都推到了李逵的身上,还满脸责备地冲着李逵质问道:“你说说你,为啥非要把这个孩子给杀了?”言语之间满是对李逵此举的不满与责怪呢。
事实上呢,就是吴用指使李逵下的手。他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朱仝彻底没办法再走回头路啦。
话说当时啊,朱仝是被迫答应了要跟宋江一块儿走的。为啥是被迫呢?这里面自然是有缘由的啦。不过呢,朱仝这心里头可正窝着一肚子火呢,那火气大得很呐。这时候,他一瞧见李逵,那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立马就红了眼,非要和李逵拼个你死我活不可。见这情形,吴用心里明白,这两人要是真在这儿闹起来,那可就麻烦了。于是呢,他就想了个法子,决定把李逵留在柴进庄子上。在走之前,吴用还特意千叮咛万嘱咐李逵呢,让他可千万别去招惹是非,一定要老老实实待在庄子上。安排好这一切后,吴用他们这才带着朱仝往梁山那儿回去了。
要让李逵不惹事,那简直就和让他不吃饭一样,根本就办不到。就在李逵住在柴进庄子上的这期间呢,柴进收到了一封家书,这家书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他的亲叔叔柴皇城寄给他的。
在高唐州那儿,住着一位柴皇城,曾经啊,他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方有权有势的人物呢。可就在不久之前,高唐州这边的知府换人了,新来的这位知府呢,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高俅的表弟,名叫高廉。
话说有个叫高廉的人,他的小舅子殷天赐那可真是仗着高廉的权势肆意妄为啊。这殷天赐看中了柴家的后花园,非要强行占为己有,这种霸道行径实在是太过分了。不仅如此,他还动手把柴进的叔叔给打了一顿呢。柴进的叔叔柴皇城,那可是上了年纪的人啦,一辈子都是本本分分的,从来就没被人这样欺负过。可如今呢,却被殷天赐这么一个小辈给打了,老人家心里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结果就因为这事儿,一口气没缓过来,生生地就被给气死了。
当柴进领着李逵匆忙赶到高唐州的时候,只见柴家上下正忙着为柴皇城操办葬礼呢。那场面,一片哀伤肃穆的氛围,家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各项丧葬事宜也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柴进心里那叫一个愤怒啊,当下就做了决定,要立刻返回沧州去。为啥呢?他是想着回到沧州之后,带上那象征特殊身份和特权的丹书铁券,然后径直前往京城,去皇帝跟前告御状呢,要为自己所遭遇的不公讨个说法。
话说当时柴进正在那儿祭奠自己的叔叔呢,没成想,那殷天赐居然又跑来了。这家伙可真是蛮横无理,一来就逼着柴进把后花园交出来,那态度强硬得很,就好像这后花园本来就该归他似的。柴进哪能答应,这可是自家的地方。殷天赐见柴进不答应,居然还放狠话,说要是不交出后花园,他可就要动手砸了柴皇城的灵堂啦。这可太过分了,柴皇城刚走,灵堂还在这儿呢,他就想干出这种缺德事儿。不仅如此呢,他还动手殴打了柴进,柴进这时候也是有苦说不出。就在这时候呢,一旁的李逵可实在是看不过去了。李逵本就是个直性子,眼里揉不得沙子,看到殷天赐这么欺负人,那火气“噌”地一下就冒起来了。他二话不说,直接就冲了上去,对着殷天赐就是一顿猛揍。这一拳下去,也不知道是用力过猛还是怎么的,竟然就把殷天赐给打死了。这一下,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但也惹出了不小的麻烦呢。
柴进当时可真是大吃了一惊啊。怎么回事呢?原来他赶忙让李逵迅速回到梁山去,可没成想,他自己却遭遇了大麻烦,被那高廉当作杀人犯给抓起来了。柴进心里想着,自己有丹书铁券呢,这可是能保护自己的。可问题是,那丹书铁券放在沧州呢,这会儿高廉根本就见不着。见不着这丹书铁券,在高廉这儿那可就不算数了,没办法靠它来摆脱这被抓的困境啦。
话说柴进不慎被抓进了大牢,这之后呢,高廉的妻子在一旁不断地撺掇着高廉。在她的挑唆之下,高廉竟然对柴进动用了极为严酷的大刑。可怜的柴进,哪里经得起这般折磨,最后被屈打成招了。高廉随后便定下日子,打算要将柴进斩首示众呢。
话说李逵那边呢,他心里可清楚自己这回是捅了大篓子啦。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撒腿就往梁山跑。一路狂奔之后,径直就冲进了忠义堂里,然后气喘吁吁地把自己惹出的这档子事儿,一五一十地讲给梁山的各位兄弟们听了。
话说宋江在详细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那可是一刻都没耽搁,当即就率领着梁山的一众大军,风风火火地赶到了高唐州城外。他此番前来的目的呢,就是想给高唐州的高廉施加压力,好让高廉把柴进给放出来。可这高廉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他是有着真本事的人呢。怎么个有本事法呢?他,和梁山的公孙胜可以说是处在同一个“能力赛道”上的,就那种在法术之类的本领方面不相上下的情况。就因为高廉有这般厉害的本事,梁山的这些好汉们跟他一对上,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完全占不到什么便宜呢。
话说当时啊,公孙胜并不在梁山呢,他早已经回到蓟州老家探望母亲去了。这时候,李逵站了出来,特别积极主动地表示,他愿意和戴宗一块儿去蓟州走一趟,把公孙胜给请回梁山来。
话说有那么两个人,一路奔波来到了蓟州的二仙山。这二仙山啊,想来也是有些特别之处的,不过这两人可没心思去欣赏什么风景,他们心里就惦记着一件事儿,那就是要把公孙胜给请回去,带回梁山大营呢。这请人的过程可不容易,费了好大的一番劲儿,才总算把公孙胜给请动了,然后就一起往梁山大营赶去喽。就在这个时候呢,在城内有个叫柴进的人,他,正躲在一口枯井里面呢。也不知道柴进是遇到了啥麻烦事儿,才会藏身在这么个地方。反正当时的情况就是,那两人在二仙山忙着请公孙胜,而柴进在城内的枯井里躲着。
话说那高廉啊,心里琢磨着得趁早把柴进给杀了才好,为啥呢?他就怕时间拖得久了,会生出什么变故来,到时候可就不好收场啦。可巧的是,负责看守柴进的蔺仁,这人呐,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在这关键时候,蔺仁出手相助啦,他帮着柴进找了个藏身的地方,就是一口枯井呢,柴进就这么躲进了枯井里头,好歹暂时算是避开了高廉可能下的毒手。
话说那公孙胜来到了战场之上,只见他手段非凡,没费多大功夫呢,就轻轻松松地把高廉所施展的法术给破掉啦。这一下可不得了,没了法术护持的阻碍,梁山大军那是势如破竹,一下子就攻入到城里边去了。而另一边呢,有个叫蔺仁的人,他带着李逵就奔着一处枯井去了。这李逵本就是个性情勇猛、行事果敢的人,当下更是一马当先,毫不犹豫地就冲进了那枯井之中。您还别说,他下去之后还真有大收获,居然把柴进给背了出来,而后就这么一路把柴进带上了梁山呐。
水浒后传,再创辉煌
柴进在登上梁山之后,就把自己的一家老小都接到山上去了。到了梁山呢,他承担起了重要的职责,主要负责后勤方面的诸多事务,像物资的调配、供应等等这些工作都归他管。而且,在钱财管理这块儿,他更是当仁不让,就好比是梁山上的会计一样,把梁山的财务收支等相关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呢。
梁山接受招安以后啊,柴进就跟着宋江一块儿去南征北战啦。这其中在攻打方腊的战役里头,柴进那可是立了大功呢。当时啊,柴进特意化名为柯引,凭借这个身份,居然还当上了方腊的女婿。您可别小瞧这一步棋,柴进就借着这层关系,和梁山的众多兄弟们来了个里应外合,最后成功地把方腊给一举消灭掉啦,真可谓是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话说后来,柴进就跟着宋江一同回到了朝廷那边。朝廷呢,还给柴进封了官职。可柴进心里,一直有着担忧,他害怕被高俅给算计、陷害喽。所以呢,没过多久的时间,柴进就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官职,不再在朝廷为官啦,而是回到了沧州,从此就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过起了平淡的日子。
柴进的故事可不是到这儿就结束了哦。柴进在经历了诸多事情之后选择了告老还乡,想着就此安享晚年了。可谁能想到呢,之后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那金人开始大规模地进犯宋朝,来势汹汹。宋朝这边呢,面对金人的猛烈进攻,根本就抵挡不住,没办法,最后只能采取割地赔款的方式,试图来平息这场战乱,维持一下局势,而柴进在这动荡的大环境下,想必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呢。
在宋朝时期啊,由于要凑齐给金人的那一大笔赔偿款,朝廷便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地大肆搜刮起民脂民膏来。这一下,可苦了广大的老百姓啦。就连曾经身份不凡,可后来也沦为平民的柴进,都没能躲得过去这一劫。那时候,不管是谁,只要有点什么财产,都可能被官府想尽办法给搜刮走呢,柴进也只能无奈地承受着这一切了。
沧州知府那可真是贪心至极,为了能把柴进的家产据为己有,居然随随便便就编造出一个理由来,然后就把柴进一家人都给关进大牢里头去了。柴进本来好好的,就因为这知府的贪念,遭受了如此无妄之灾。好在后来呢,戴宗等人知晓了这情况,大家齐心协力,总算是把柴进一家人从大牢里给救出来了,不然的话,柴进一家还不知道要在那大牢里受多少苦呢。
话说柴进经历了诸多波折后被成功救了出来,这一番遭遇可让他对朝廷彻底寒了心,失望到了极点呢。之后呢,他就跟着李俊等一帮人一块儿前往海外去谋发展啦。您还别说,他们这一路还挺有作为的,居然成功征服了暹罗国。而柴进呢,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和威望,在暹罗国当上了宰相呢,也算是开启了一段别样的人生历程啦。
话说在护送宋高宗前行的路途之中,柴进停下了脚步,他要做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祭奠自己那已经离世的妻子金芝公主。想当初啊,情况是这样的,当得知柯引竟然是梁山的内奸这一惊人消息后,金芝公主内心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她或许是觉得一切都变了,又或许是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最终选择了自缢身亡。而柴进呢,从那之后,心里就一直有着深深的愧疚,始终觉得自己实在是对不住她,所以在这护送的途中,也要找机会来好好祭奠一番,以寄哀思。
话说柴进后来也来到了六和寺,在那儿见到了武松,只见武松已然失去了左臂,模样瞧着令人心生感慨。之后,柴进便和同行的几个人一道,郑重地祭拜了鲁智深,鲁智深此前就在这六和寺中圆寂了。
柴进和武松啊,那可是尽情地开怀畅饮呢,就这么喝着酒,恍惚间,柴进感觉好像又回到了最初遇到宋江的那个夜晚。说起宋江和武松的相识,那可真是颇有戏剧性呢,属于不打不相识的那种情况哦。当时啊,他们二人在柴进的庄上,因为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冲突,结果呢,这反倒让他们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最后竟然就在这柴进庄上义结金兰,结拜成兄弟啦。
回忆往往是美好的,可不管它有多美好,都再也回不去啦。就说柴进吧,大家可能都知道他在《水浒后传》里有个不错的结局,可那终究只是一场梦。实际上呢,真实的柴进在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之后,没过多久,就在家里平平静静地离世了,也没什么病痛之类的,就这么走完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