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野战军,为何只有四野101敢用第5纵队番号?

说历史百晓生 2024-10-11 15:51:29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编制相对混乱,正规编制和非正规编制共存,有师团营连的编制,也有支队、县大队等的编制,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开始使用纵队编制。

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前前后后共组建了53个纵队。每个野战军的纵队人数各不相同,比如西北野战军的整体人数偏少,一个纵队初期只有几千人,后期大约能增加到2到3万人。东北野战军的整体人数最多,一个纵队能达到5到6万多人。自从整合了部队编制,使得我军进行大规模兵团作战非常高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53个纵队中,西北野战军由彭总率领,有7个纵队,分别是1纵、2纵、3纵、4纵、6纵、7纵、6纵、8纵。

中原野战军由刘伯承率领,有8个纵队,分别是1、2、3、4、6、9、11纵,和1个特种兵纵队。

华东野战军由陈毅率领,有13个纵队,分别是1、2、3、4、6、7、8、9、10、11、12、13纵,和1个特种兵纵队。

华北军区由聂荣臻领导,有10个纵队,分别是1、2、3、4、6、7、8(1兵团)、8(2兵团)、13、15纵。

东北野战军由101率领,有14个纵队,分别1、2、3、4、5、6、7、8、9、10、11、12纵,和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

在五大野战军之外还有一个单独的琼崖纵队。总共是53个纵队。

通过上面的详细列举,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野、中野、华野、华北,四个野战军都从4纵直接跳到6纵,而没有5纵,只有东野有5纵的编制。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原来这种情况确实是有意为之,起因还得从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说起。当时,叛军首领拉诺在进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时,声称自己共有5个纵队,4个纵队在外围进攻,而“第5纵队”则在马德里内部作内应,进行破坏活动,他口中的第5纵队,指的就是内部的间谍、叛徒和破坏分子,最终,因为有叛徒内奸第5纵队的接应,叛军攻占了马德里。

从此,“第五纵队”就成了叛徒、间谍和内应的代名词,被全世界所唾弃。国际上也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避开第五纵队这个番号。

所以,我军在改建时,为了避讳,没有哪位将领愿意作“第5纵队”的司令员。因此就出现了纵队序列中独缺“第5纵队”的现象。但东北野战军却是一个例外,在几次扩军后,101打破了惯例,增编了第五纵队,由万毅任司令员。

101性格独特,不拘一格,或许对这个惯例不买账。 但万毅为什么愿意接受这个名声不好的“第五纵队”番号呢?

我把53个纵队的司令员全部了解了以后,发现一个问题,所有司令员都是从红军时期一路走过来的,基本都是“根正苗红”。只有万毅将军是东北军出身,本是少帅的副官。1938年秘密加入我党,成为特别党员。直到1944年才公开身份,任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副司令员。

这种没有与我军共同经历革命战火洗礼的特殊身份,必然导致腰杆不硬,不会像其他将领那样硬顶着不要“第五纵队“的番号,上面下了命令,想想自己的历史,忍一忍,也就接受了。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大众。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

5 阅读:1606

评论列表

东风

东风

6
2024-12-22 11:11

东野实力在这,信那邪!

用户66xxx75

用户66xxx75

5
2024-11-05 11:14

东野5纵也是东野最后编成的野战纵队

燕南赵北

燕南赵北

4
2024-11-30 21:14

东野5纵也就是42军,一度快要撤销编号集体转业的队伍因为抗美援朝成为大名鼎鼎的岭南雄狮

北宋时代

北宋时代

3
2025-01-20 12:09

东野五纵42军经过朝鲜战争成长为我军一流王牌部队,经过数次裁军撤编42军自巍然不动。

说历史百晓生

说历史百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