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道德经》中一个差点儿被忽略的重要概念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4 15:01:26

《道德经》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名”,几乎被学习研究者忽略。近日读到网友的一篇文章,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概念拿出来专门探讨一番。

【】

清萍树解道在文章中例举了张其成先生对“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名,如果可以叫得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了。当然,举这个例子是作为批评对象的。类似张其成的解释占比很大,这种解释可以说是“望文生义+以我解经”,作为反面教材我完全赞成。

在批评了张其成的解释后,给出了自己对“名”的理解:事物和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外在表现、现象、状态,可以分为可以普遍认识的外在表现、现象、状态和特殊的(难以普遍认知的)外在表现、现象、状态。

这个解释要比把“名”理解为“名字、名称”要好得多,但是我认为还没有讲透,而且只是讲了“名”的一个方面。下面细析之:

翻开《道德经》,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这12个字的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道德经》主题思想的理解。而要理解这句话,“道”和“名”是关键的关键。

市面上不同的理解甚多,不列举,不批评,直接说出我的结论:

宇宙自然物质世界的运行之道(先天之道)作为人类的认知对象,是可被认知和遵循的(认知之道),认知的结果和遵循的方法(后天之道)并非恒定;而宇宙自然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先天之名)是可以用认知逻辑进行表达的(逻辑构建),但表达的方法和结果也并非恒定(文明成果)。

也就是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的三个“道”和三个“名”,各有各的含义,并非是一道到底和一名到底。为了节省篇幅,不再具体分析,从我的翻译中就可以一目了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前后两句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名可名,非常名”是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前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阐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规律和过程;而后一句“名可名,非常名”则阐述了人类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

有众多解读者认为“名”就是命名、名字:如果知道了其中的原理,这样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这样说就是望文生义,不但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而且会禁锢自己的思维。那么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物质世界的运行之道,不会给人类以明确的答案、标准、尺度,而人类要掌握物质世界的运行之道,必须要自己去发现、探索、总结、提炼,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逻辑构建”,通过逻辑构建,我们将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以一定的认知逻辑表达出来,形成一定的概念、名称。这个过程以及运用的方法,就是“道可道,名可名”。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孩子生下来,什么都没有,父母长辈就根据这个孩子的特征以及所寄予的希望,给他起个名,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对事物的逻辑构建,最终会落实在“命名”上,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我才以上述的论断:如果知道了其中的原理,将“名”理解为“命名、名字”也并无不当;但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简单地将“名”理解为“名字、命名”就不是太妥当。正确、完全、完整的理解应该是:通过认知逻辑的构建,赋予事物以一定的概念、名称和特征描述,类似给新出厂的产品贴上标签,是谓“名可名”。

通过“名可名,非常名”这一认知逻辑的构建过程,人类将所认知的物质世界披上了一件亲手裁制的“逻辑外壳”,使自然、原始、本来、混沌的物质世界“清晰”了起来,使物质世界由“无名”而成为“有名”。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何断句都是可以的,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无论如何也不知道老子在讲什么,因此: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物质世界由“无名”转变为“有名”后,我们的认知对象就形成了“万物负阴而抱阳”的特征:万物不但抱着天然、自然的本质“无”,还背负着人造的、华丽的逻辑外壳“有”。

天然自然的物质世界示意图

穿上逻辑外壳后的物质世界示意图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的“阴”和“阳”——或者说“有”和“无”的关系是:有来自于无,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真义所在。这是地地道道的“无中生有”。世界上只有一种地地道道、真真切切的“无中生有”,那就是由人类的认知,通过逻辑构建,而创造出来的对于万物的概念、命名,延伸为种类繁多的文明成果,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管理、治理之道的主义、思想、制度、道路、文化。这些统称为“人类文明”。

只有人类才能“无中生有”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成果

“无中生有”在《道德经》中分为两章进行阐述:

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一章是阐述“无”的状态,即人类对物质世界认知之初的那种“惚恍”状态,所谓“惚恍”就是“混沌”,在这种状态下,物质世界无名(没有概念)无物(没有逻辑)。

第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一章阐述了人类怎样从“无”中生出了“有”:很简单,就是在惚恍的物质世界中发现、探索、总结、提炼其中的“象物精信”。何为“象物精信”?

象: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的表象,比如大小、长短、高低、方圆、前后、音声、粗细等,这是通过感觉器官就能感知的物质世界的表象信息。物: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物质属性,这是通过一定的试验、检验、归纳、演绎而形成的对物质世界的分类信息。精: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的本质特有属性,这是认知主体上升到一定的认知维度,对事物的深层、内部、本质信息的进一步挖掘和掌握。信: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可遵循的规律性变化,这是认知主体与宇宙自然和物质世界进行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的主要纽带。

把14章和21章连起来理解,就可以看到完整的“道可道,名可名”实践脉络,可以体会到完整的人类“无中生有”的伟大创举。老子在文中感叹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从甫!这句话中的“名”就是“对物质世界进行逻辑构建的人类实践”之意,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其名不去”——从未停止逻辑构建(文明成果创建)的实践!

众多解读者将“其名不去”翻译为“道的名字从没有离去”——这种翻译简直像是用一堆烂草把这句饱含对人类创造文明的深情、感叹和赞美之情掩埋了起来,每每看到这样的翻译,就无比失落、失望、痛心!

综上所述,“名”的含义有三:

名可名,非常名:即物质世界中的“象物精信”,包括客观规律、因果关系等。前文提到的对“名”的理解,其实只是涉及其中的“象”,况且也没有谈及“名”的其它两层含义,我认为是不完整的。

名可名,非常名:动词,对物质世界中的“象物精信”进行总结、提炼,形成认知逻辑。如:“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名可名,非常名:从小处说就是概念、名字,往大处说就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如: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25章的两个“名”,表达的含义并不一样。第25章原文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我以前专门分析过,在此简要再对“名”强调一下:

吾不知其名:这个“名”就是指起名字,名不正则言不顺,给前述的“混成之物”起个名,这个名就叫“道”,不必过度解释。

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名”就不能当做名字理解了,而是对“混成之物”的“象物精信”进行认知逻辑构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能从“象物精信”这四个方面进行认知逻辑构建,但是对“道” 这个东西就不行了,因为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连“象”都不可得,更不用说它的物精信了,所以只好勉为其难的将“道”的认知逻辑规定为“大”。此章中的所谓“四大”:道、天、地、人,就是“四大认知逻辑”,几乎所有的解读者都认为“四大”是物质世界的“四大物”,大错特错,完全不符合《道德经》的主题逻辑。

文章结束时仍然要啰嗦几句:我对其它《道德经》学习研究者的批评是建立在有理有据的论证基础上的,请对我文章提出批评的阅读者也要有理有据,这样我才能心服口服。交流和探讨是为了提高,谁也当不了裁判,乱咬乱呲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

0 阅读:1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