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
◆ ◆ ◆ ◆ ◆
在明代画家陈淳之前,花鸟画多取奇花异卉、寓意吉祥,有一种富丽堂皇的美。而陈淳的水墨写意花鸟画,源自乡间山林的常见花鸟,接近生活又充满趣味,饱含着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挚爱之情。
陈淳(1483—1544),字道复,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系文徵明弟子,擅写意花卉,尤擅写生;亦画山水。他出生于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还是个“富二代”。
他的祖父陈璚,字玉汝,号成斋,成化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家中颇多书画收藏。他的父亲陈钥,字以可,一生未曾仕宦,“为郡阴阳正术”,是明代官方的地方道教官。家中还有三座宅第。而且,祖父陈璚与同乡王鏊、吴宽、史鉴、沈周等人交游密切,沈周还屡有画作赠与他。父亲陈钥与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相交20余年,可以说是情谊笃厚。
陈淳在这么好的家庭环境下,自幼饱学,对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
在家族很好的社交圈下,少年时,陈淳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20岁时,陈淳被文徵明收为入室弟子,亦师亦友,书法和绘画深受文徵明影响,并一直到而立之年,都在以文徵明为核心的苏州精英圈子里受熏陶。与此同时,陈淳对祖父的至友沈周的小写意花卉亦是心慕手追,他的早期花卉作品,技法不脱文、沈两家法门。
另外,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下,加之陈淳所处的嘉靖和万历年间,社会比较稳定,他可以淡于仕途,流连于赋诗作画,自在随心。
《湖石花卉扇面》是陈淳现存的最早的一件作品,作于1514年。那年他32岁,父亲尚在世。扇面上,中央画一块太湖石,缀以朱砂色小花,笔墨秀雅。自题:“甲戌首夏,陈淳道复。”甲戌,是明正德九年(1514)。扇上另有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邢愿等人的题诗,可见陈淳年轻时的画作,得到了吴门画坛前辈画家们的一致好评。
陈淳《湖石花卉扇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后来,由于陈淳放逸不羁的性格,在文徵明的学生中,凸显出其不肯恪守师门的倾向,也引致他在艺术上逐渐摆脱文徵明的束缚,在花鸟和山水画领域开始不断地尝试新的风格。直到中年,随着父亲的去世,陈淳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在“济世终无术,谋生也欠缘”的境况下,抱着儒家退则独善自身的信念,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寄情山林,以书法和绘画艺术抒发自己的心志和情怀。
这一时期,陈淳的花鸟画讲究以书入画,运笔线条丰富多变、气韵连绵,开合豪放大气、不拘一格,提笔顿笔苍劲有力,转折处有方有圆,一气呵成。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淳的行草,欣赏其中的笔墨情趣,董其昌称:“白阳陈先生深得写生之趣,当代第一名手不虚也!”王铎曰:“道复花卉即书家羲之也,吾见道复还敷当推此盟主,近代名手皆在坫坛之下……”
《花卉图册》中的残荷,叶脉的用笔明显有草书的味道。
50岁前后,陈淳的花鸟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貌,以至于文徵明也不由地叹服,“道复游余门,遂擅出蓝之誉。”
陈淳《秋江清光图》南京博物院藏
到晚年,陈淳的花鸟画充满着田园情趣,画幅不大,平淡素雅,生动有趣。作品很少赋色,大多是水墨渲染的写意花鸟,明显摆脱了文徵明和沈周的影响,把写意技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还开辟出由小写意到大写意的途径。
《茉莉》,用笔简率朴实,勾花点叶以书法入画,草草似不经意,却能得其生动自然的意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墨蟹图》,江南水乡平凡的小景物,笔意简练,形态生动。稻穗稻叶,细笔淡墨,飘逸有致。
1544年,陈淳辞世。就在他生命中最后一年的夏末创作了《罨画山图》,这幅画气势磅礴,也是他最重要的山水画。在近5米的长卷上,陈淳用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的云山画法,以迅疾畅快的运笔,淋漓恣肆的水墨,将江南秋山之烟雨空蒙、变幻莫测的景象融化在笔端纸上,笔墨肯定,气势如虹,是毫无衰颓苍老之感的。
陈淳《罨画山图》,天津博物馆藏
陈淳以草书入画,在水墨写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感情驾驭笔墨,歌咏生机勃勃的花鸟世界,把文人画的平淡素雅表现到了极致,也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画风。后来的徐渭取其之长,将洒脱的笔墨与狂放不羁的技法相交融,将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更高的水平。他们在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开辟了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体貌,奠定了明代中后期的写意花鸟画笔墨程式,对后世影响深广。他们二人,为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被后人合誉为“青藤白阳”(徐渭,自号“青藤居士”;陈淳,自号“白阳山人”)。
(编辑丨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