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方课程教材《人·自然·社会》对浙江的历史表述存在错误

钱越说史 2023-02-18 10:17:22

闲来无事,手头正好有本朱永祥、庞红卫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初一浙江地方课程教材《人·自然·社会》,出于打发时间的目的随手翻阅。这本教材内容从生活礼仪到地理、历史都有涉及,且注重开放性与生成性,重活动而轻说教,在一个个主题学习中展现出浙江的特色,以此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整体编排很合理,阿越也不禁看得入迷。

《人·自然·社会》封面

但当第20课《古老土地上的青春气息》中的一张表格映入眼帘时,顿时一股粗制滥造的气味扑面而来,简直是让人措不及防。

书中的《浙江城市的历史发展》表

身为浙江人,又是一个历史爱好者,阿越觉得有必要花点时间,帮主编及出版社稍稍捋捋浙江的行政区划史。

省级行政单位

所谓省级行政单位,是指三级行政架构中的第一级,并非一定要是“某某省”,西汉到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两宋的路,都是省级行政单位,明代省级行政单位的正式名称为布政使司,也非省。浙江开发虽然较晚,但境内城市成为省级城市,也就是省级行政单位治所,并非起自元代。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分扬州(治建康)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为东扬州,治所在会稽郡(郡治山阴县,即今绍兴市越城区)。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年),省东扬州入扬州。

梁普通五年(524年)三月,分扬州、江州复置东扬州,辖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建安、晋安七郡,以会稽郡为治所。

陈永定三年(559),又省东扬州,以其地并入扬州、缙州(辖区大致在今金衢严一带)及闽州。天嘉三年(562年)撤缙州,以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州。开皇九年(589年)隋平陈,罢东扬州。

所以南朝时期,会稽郡也就是现在的绍兴,一直是省级行政单位东扬州的治所。

南朝东扬州

北宋完成统一后,于至道三年(997)在江南置两浙路,辖14州2军:常州、苏州、润州(镇江)、杭州、湖州、秀州(嘉兴)、越州(绍兴)、明州(宁波)、台州、婺州(金华)、衢州、睦州(建德)、温州、处州(丽水)和江阴、顺安二军。治所在杭州。其中顺安军由五代的衣锦军改设,隶属两浙路后很快被裁撤,辖境并入杭州。

北宋两浙路

北宋时期两浙路有过短暂分离。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两浙路正式分割为东西两路。两浙西路辖临安府、平江府(苏州)、镇江府、湖州、常州、严州(建德)、秀州、江阴军3府4州1军,治临安府。两浙东路辖绍兴府、庆元府(宁波)、瑞安府(温州)、婺州、台州、处州、衢州3府4州,治绍兴府。

南宋两浙东、西路

因此北宋时期,杭州是省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南宋时期,临安府和绍兴府分别是两浙西路、两浙东路这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治所。这也是浙江分东西,而不分南北的根源所在。

地级行政单位

在历史上地级行政单位,以郡、州、府、军、厅的名称出现。

秦朝一统六国后,全面实施郡县制。很多人认为此时浙江境内就一个会稽郡,实则浙江西北部还存在一个郡——鄣郡。秦末为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与治理,分会稽郡西部地区设鄣郡,辖地包括今浙江省西北部、安徽省南部、江苏省西南部及江西省东北一角(今婺源县东北乡)。与会稽郡不同,鄣郡的郡治鄣县在浙江境内,为今安吉县的鄣吴镇。

元狩元年(前122年)江都王刘建谋反失败自杀,鄣郡归汉王朝。次年将庐江郡所辖的宣城、泾县、陵阳、春谷4县划归鄣郡,改鄣郡为丹阳郡,治所迁往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旧治鄣县更名为故鄣县。

鄣郡从设立到更名存在近百年,治所一直在鄣县,未曾迁移过。也就是说秦与西汉时期浙江是存在地级城市的。就便按照朝代末期政区计算,秦代应当算上鄣郡。

鄣郡辖境

唐代浙江境内只有:杭州、越州(绍兴)、湖州、睦州(今建德市梅城镇)、明州(宁波)、台州、温州、处州(丽水)、婺州(金华)、衢州10个地级城市,何来11个。位于临安的衣锦军为吴越王钱镠设立,嘉兴所在的秀州更是直到北宋时期才从苏州分离出来。

唐代浙江境内各州

元代浙江全境属江浙行省,分为11个路,分别为:湖州路、嘉兴路、建德路、绍兴路、庆元路(宁波)、台州路、温州路、处州路、婺州路和衢州路。其中杭州路为江浙行省治所,算作省级城市,不计地级城市之内。

元代浙江境内政区

明朝建立后将江浙行省拆分为浙江、福建两省,同时将苏南、皖南及上海划出,归中央六部及五军都督府直辖,故称直隶。浙江省版图基本奠定,同时改路为府,原来的11个路转变为11个府: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绍兴府、宁波府、台州府、温州府、处州府、金华府、衢州府和严州府(建德)。清因明制最初辖11府,后增加定海直隶厅(舟山)。去掉省治杭州府,明代共有10个地级城市,清代则有11个地级城市。

县级行政单位

县级城市一栏中,从秦到南宋及清代都标明相应数量,结果元明两格之中却写了个大大的“缺”字。您搁这搞笑呢。其实想要搞清楚元明时期浙江的州县数量很简单,只要翻翻《元史》及《明史》的地理志就行。

《元史·地理志五》为江浙行省卷,浙江境内的11个路所辖州县数量为:

杭州路:辖县八,州一;

湖州路:辖县五,州一;

嘉兴路:辖县一,州二;

建德路:辖县六;

绍兴路:辖县六,州二;

庆元路:辖县四,州二;

台州路:辖县四,州一;

温州路:辖县二,州二;

处州路:辖县七;

婺州路:辖县六,州一;

衢州路:辖县五。

如此元代浙江境内共有66个州县,去掉14个附郭县,县级城市数量为52个。

《明史·地理志五》记载浙江共“领府十一,属州一,县七十五”,即明代浙江境内共有76个州县,其中杭州、绍兴、湖州、嘉兴各有两个附郭县,去掉附郭县,县级城市数量当为61个。

明代浙江政区图

《清史稿·地理志十二》记载浙江共“领府十一,直隶厅一,州一,厅一,县七十五”,即清代浙江境内共有县级城市数量为77个,去掉15个附郭县,县级城市数量为62个,而非表中所标注的63个。

另外计算县级城市时,清代去掉了附郭县,可此前的数据将附郭县也计算在内,显然列出的是县级行政单位数量,而非县级城市数量,故计算县级城市时,需要减去格表中各个时期的附郭县。

阿越说

通过上述梳理,按照每个朝代末期浙江境内存在的各级行政区划为统计口径,正确的《浙江城市的历史发展》图表应当如下图所示:

正确版《浙江城市的历史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关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也关乎国家的未来,绝对轻忽不得。去年的毒教材事件能掀起巨大波澜,也正是因此。希望能朱永祥、庞红卫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及参与编写的何东海、张敏等相关人员能看到此文,对《浙江城市的历史发展》表的错误进行改正,并对教材重新梳理一遍,以更好的服务于教育。

《人·自然·社会》编撰人员

3 阅读:245
评论列表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