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宫牛黄丸源于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200余年临床应用史,被收录于权威中医典籍。主要由一些名贵成分的中药组成,如牛黄、麝香等稀缺药材,现代研究证实其有抗炎、镇静、保护脑细胞等作用。对热闭证急症(如中风、高热昏迷)起效快,可快速缓解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或为送院抢救延长黄金时间,因其在特定急症中的效果显著,被一些人视为“急救神药”。
一、有效的例子:
1、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火车脱轨事故中被判定为脑死亡,回国后在北京宣武医院治疗期间连续服用7粒安宫牛黄丸,最终苏醒并逐渐恢复生活能力【1】。麝香可透过血脑屏障,促进苏醒;牛黄清热抗惊厥,减轻脑损伤。
2、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卢桂兰被救出后因感染高烧昏迷,北京医疗队医生将安宫牛黄丸调成糊状灌服,两丸后高热消退并苏醒【2】。
3、2020年,北京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使用中药汤剂配合安宫牛黄丸后,成功撤除ECMO和呼吸机,被纳入《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3】。

二、有效关键启示:
1.要“对证”:仅适用于热闭证(高热、神昏、舌红苔黄),寒证或脱证使用可能加重病情。2.不能替代溶栓、手术等现代医学急救手段,需中西医结合。3. 仅为应急使用,短期急救用1-2次,避免长期服用导致重金属蓄积,不适合后续治疗用药。
1. 严格遵循适应症
(1)适用证:
【中风急性期】(热闭证):突发意识障碍、高热、躁动、痰多、舌红苔黄等热象明显时。
【高热神昏】:如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等引起的高热伴昏迷。
【其他急症】:如重症感染、颅脑损伤等出现热闭心包证候时。

(2)禁忌症:
【A】中风属于“寒闭证”(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舌苔白腻)或“脱证”(冷汗不止、脉微欲绝)时禁用。
【B】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
【C】无明确热证表现的普通头晕、头痛或慢性病不宜使用。
2. 明确成分风险
(1)含朱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毒性成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重金属蓄积中毒。
(2)建议:
【A】仅在急性期短期使用,不可作为慢性病或保健药物长期服用。
【B】用药后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恶心、皮疹、肝肾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
3. 用法用量需规范
【剂量】:一般成人一次1丸(3g),每日1次,重症可遵医嘱增加至每日2次,但不可连续超量使用。
【用法】:昏迷患者可研碎后温水化开鼻饲。清醒患者建议舌下含服或少量温水送服。
【疗程】:急性症状缓解后应停药,通常不超过3天,后续治疗需结合其他药物或西医手段。
4. 结合现代医学
【不可替代急救措施】:突发中风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120),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盲目喂药导致误吸。
【配合检查】:用药后仍需进行CT、MRI等检查明确病因(如脑出血或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安全。
5. 特殊人群注意
【孕妇】:雄黄、朱砂可能对胎儿有致畸风险,孕期禁用。
【儿童】: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肝肾损伤。
【老年人】:代谢能力较弱,需谨慎评估肝肾功能后再使用。
6. 购买与储存
【A】选择正规药店购买,认准国药准字号,避免假冒产品。
【B】注意保质期(通常3-5年),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开封后尽快使用,过期的不要使用。
三、总结:
安宫牛黄丸是急救用药,需严格辨证使用,不可滥用或迷信其“预防中风”的传言。急症患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并配合现代医学治疗,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1】救命药安宫牛黄丸的故事:微博(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87604097024185)
【2】急救良药--安宫牛黄丸:中医中药网(https://www.zhzyw.com/zycs/zcy/zx/17413111128GK1A72L1AFDAB.html)
【3】能够“起死回生”,安宫牛黄丸真的有这么神吗?PSM药盾公益(https://so.html5.qq.com/page/real/search_news?docid=70000021_26362d4022032552&fak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