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为尽快解放长江中下游地区,党中央决定派出一支渡江先遣部队到江南,发动群众迎接大军渡江,并批准陈毅、陈丕显的报告,任命丁锡山、汤景延为这支先遣部队的司令和副司令。
然而,就当先遣部队乘大木船渡海,在浦东奉贤柘林登陆时,不幸泄密被敌人察觉,遭到国民党青年军三个旅的突袭。
经过激烈战斗,先遣队突围到青浦竹巷避难,但敌人紧抓不放,不一会儿就追了上来。先遣队只好再次奋力对抗,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之后部队在青浦渡河突围,因衣衫已经湿透,加上天气寒冷,战士们饥寒交迫,打起仗来更显费力。最终,先遣队未能突围成功,司令员丁锡山战死,副司令汤景延被俘。
这年5月,敌人想从汤景延口中得到机密,把他押到了南京监狱。虽身处监狱,但汤景延毫无畏惧,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也毫不动摇。
见从汤景延身上得不到任何利益,敌人便又将他押送到上海,准备执行枪决,目的是宣传蒋家王朝的所谓胜利。
5月14日,蒋介石下令将汤景延在江湾刑场杀害。之后,敌人还残忍地将他的头颅砍了下来,挂在先遣队登陆的地方,想要打压解放军的气势。
然而蒋介石丝毫不自觉,此时的国民党是强弩之末,已经无法与解放军抗衡了。1949年,百万解放大军浩浩荡荡横渡长江,4月南京解放,5月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后,领导机关为汤景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参加渡江战役的第23军军长陶勇也亲自参加了葬礼。
会上,陶勇将军声泪俱下,痛惜战友的壮烈牺牲,见此场景,现场的人无一不感到动容。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位被陶勇将军悼念的汤景延将军,其实还有过一段震惊的“叛变”历史。
汤景延是江苏如皋陆家庄人,原是国民党的宣传干事,因言论“过激”被解职,从此脱离了国民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汤景延积极抗日,并在泰州鲁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第二纵队担任炮营营长。部队驻江都时,因驻地与新四军挺进纵队相邻,他结识了挺进队三团团长梅嘉生,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汤景延自知跟着国民党没有前景,便立刻辞职返回家乡,找到了陶勇、卢胜、梅嘉生率领的苏皖支队,请求加入新四军。
1942年,汤景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任命为通海自卫团团长。然而仅过了一年,汤景延就率领全团战士“叛变投敌”了,引起当地百姓的唾骂。
但百姓们不知道的是,汤景延的“叛变”完全是由陶勇一手策划的,为的是剿灭日军的嚣张气焰。
原来到1943年,日伪军开始了无比残酷的“清乡运动”,除了杀人放火,他们还秘密调集大量兵力,准备重点“清剿”苏中四分区的海通五县。
情报传到苏中军区,引起了粟裕等首长的高度重视。粟裕认为,如果海通五县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如果让日伪军得逞,恐怕江南新四军18旅将孤军奋战,江北的军区供应也会陷入困境。
情况危急,粟裕正焦头烂额,突然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那就是派一个团打入敌人内部,驻扎到通海,借以侦察敌情,控制大江南北的通道。等任务完成后,再回归部队。
粟裕认为这个方案虽然比较大胆,但也不是不能执行,于是他命令时任苏中四分区司令的陶勇选一支可靠的部队出来。而陶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汤景延率领的通海自卫团。
虽然此次计划会遭受不明真相人的误解,但为了完成党组织赋予的光荣任务,汤景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为顺利执行计划,苏中军区特地调来崇明警卫团的团长、副团长和参谋长,率部并入通海自卫团。另外,上级又配备了两名政委,一名负责全团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位带有电台,负责与组织随时联系。
之后,汤景延对部队也进行了精简整顿,先将不适应这次特殊任务的人员进行调离,同时调进30多名党员,使党员在全团人员的占比达十分之一。
等一切都准备完毕后,汤景延在一夜之间变得腐化起来,抽鸦片、打麻将、花天酒地,这很快就引起了敌伪特工站站长姜颂平的注意。
姜见汤景延革命意志薄弱,便撺掇他起兵造反,汤景延自然知道欲擒故纵之法,在拒绝了许多次以后,终于在姜开出非常优渥的条件后同意造反。
4月中旬的一天,通海自卫团驻地枪声骤起,汤景延顺利率兵投靠了苏北日伪。日伪军兴奋不已,当即下达公开、秘密两条命令:
一是重奖汤景延,给全团官兵发钱庆功,并批准“汤团”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二是让苏北清乡公署和苏北特工总站时刻监视“汤团”的一举一动,这表明日伪并没有完全信任汤景延。
之后,姜颂平把汤景延介绍给了大汉奸李士群,李士群对汤景延称赞了一番,当即晋升他为旅长,授少将军衔。
就连李士群这样的高层人物都开始“器重”汤景延,下面的人更觉他前途无量,便纷纷上门巴结。汤景延也毫不客气地将礼金全部收下,开酒会、办宴席,邀请各路人员到家中做客,一副沉迷在纸醉金迷的里的样子。
殊不知,汤景延正是靠着广结人员来打探情报,然后让政委发电报给党组织。于是,敌人的“清乡”计划、兵力部署、部队调动等情况在还未“清乡”开始时,就准确无误地传到了苏中军区。
不仅如此,汤景延还利用自己的职权控制南通沿江港口和开设工行,保障新四军长江南北的联系,还为新四军筹款筹粮、秘密处决日伪特务等。
然而,狡猾的日伪终究对汤景延不放心,有一段时间后便琢磨着吞掉“汤团”。感受到形势不对的汤景延立刻致电苏中军区,请求收网,并很快得到了苏中军区的批准。
之后,汤景延仅仅有了五天时间,就将全团所属各部分散在金沙、刘桥、石港等长200余公里的战线上。
部署完毕后,汤景延以喝酒的名义邀请特工站的正副站长到家中,人到齐后迅速控制起来并枪毙。同一时间,全团所属各部分发起暴动,给了日伪军一记沉重的打击。
当时有些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汤景延是一位背叛革命的汉奸,纷纷唾骂,但汤景延并不在乎,继续参与到了后来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