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
这个世间多地是靠着知识改变人生的人,可是,他们的人生和结果却大相径庭,例如说:有些人家财万贯、生活美满,而有些人却停滞不前,甚至还拖累家人。
李明亮,一个妥妥的“别人家孩子”,读博9年后却突然回到村里啃老,气的父母4次报警。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01 别人家的孩子李明亮于1976年出生在湖南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他的到来让一家人欣喜不已。
看着襁褓中瘦小的李明亮,农民出身的父母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最好的给孩子,不让他吃一点苦。
由于父母的疼爱,哪怕是农家小伙,李明亮也没有吃过几分苦,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明亮也逐渐长大,成为了要保护妹妹的哥哥。
接下了保护妹妹的重任后,李明亮每天都围绕在妹妹的身边,每到这个时候,他的父母都会不住地夸赞:“小亮真是太懂事了!”
听着夸赞,小小年纪的李明亮总是不禁挠了挠头,然后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妹妹。
时间转瞬即逝,很快,李明亮到了上学的年纪。
一天晚饭过后,李明亮的父亲将他叫到了房间里,说道:
“小亮,明天妹妹就不用管了,我跟你妈给你找好了学校,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父亲的话李明亮没懂,但他知道自己不能照顾妹妹了,他有些许不高兴,可是,当想到自己是个乖孩子的时候,他还是听话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李明亮上学的事情敲定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李明亮的母亲将他送到了学校,校门口,她不停地叮嘱道:
“小亮,乖,一定要好好学习。”
告别母亲后,李明亮跟随老师来到了教室,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李明亮有些胆怯,老师也察觉到了他的异常,她柔声说道:
“明亮,上学没那么可怕,慢慢地,你会发现这是件有趣的事情,学校能让你学到很多。”
老师的话像一阵微风,吹到了李明亮的内心深处,他在心里为自己鼓劲,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学完了今天的课程。
放学后,李明亮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手脚并用地同父母说着今天发生的事情。
听完李明亮的描述,一旁的父亲连说了三个好,就连少不更事的妹妹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冲他竖起大拇指。
家人的夸赞让李明亮的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此后的他一发不可收拾,充分地展露了自己的学霸属性,拿下了无数的奖状。
最终,李明亮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上完了小学、初中,考上了重点高中,成为了全村羡慕的对象,全家的希望。
02 初见端倪为了让李明亮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父母商量后决定,让李明亮的妹妹辍学照顾李明亮,而他们则外出打工赚钱。
对于父母的决定,李明亮不想同意,可长时间的听话,已经让他学不会什么是反驳。
或许是为了弥补妹妹,也或许是为了早日改变现在的一切,李明亮学习得更加努力了。时间一久,李明亮仿佛麻木了,而这样的李明亮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老师怕李明亮误入歧途,她曾不止一次找李明亮谈话,但是,李明亮却始终沉默不语。
后来,老师找到了李明亮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开导一下李明亮,可是,李明亮的父母却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毕竟现在儿子的成绩很好。
没办法,老师只得尽力去帮助他,可这一切都没有用,也为李明亮的悲催后半生埋下了伏笔。
高中三年很快到了尾声,李明亮也迎来了高考。
高考考场上,他凭借着自己所学的知识,一笔一画地书写的“未来”,而他的未来也因为他的努力,起点远比常人高上几分。
考试结束不久,李明亮便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985大学生。
当录取通知书寄到李明亮家的时候,早已回家等待的父母,坦然地接受着村民的祝贺。
李明亮的辉煌还没有结束。
上大学后,哪怕学校高手如云,李明亮也没有弱下去半分,反而依旧在各种比赛中拔得头筹。
不仅如此,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学校还主动提出了让他留校读博士,给他申请辅导员的事情。
按照道理来讲,有工作还能继续读书这是一件好事,哪怕不喜欢,也会取其利弊留下来,可李明亮偏偏就是个例外。
面对学校的建议,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重新报考了四川“双一流”的西南大学,结果可想而知,李明亮考上了。
当录取通知书再次寄到家中的时候,父母脸上的笑容却没有那么明显了,就连一向支持他学习的父亲,也垮着脸对他说道:
“我们现在还欠不少钱,我和你妈年纪大了,没办法外出打工,要不你再想想。”
父亲的话仿佛一盆凉水,让李明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不想放弃。
在李明亮为难之际,一向安静的妹妹站了出来,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哥哥:“哥,我去打工,供你上学。”
对于妹妹的决定,李明亮感到无比愧疚,但他还是拿着妹妹和父母的钱来到了学校。
此时的李明亮迫切地想汲取更多的知识,以至于他每天往返于图书馆,几乎不跟同学有所交集。
倘若不在意也罢,可偏偏李明亮在意。
独来独来的时间确实让李明亮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奖项,可一旦放下书本,他的生活便陷入了一团糟。
白天,和室友打了照面,他会害怕,夜晚,听见室友玩闹的声音,他也会害怕......
李明亮此时仿佛是无法惊动的“仙子”,李明亮想过去面对,然而,多年的习惯影响,他无法克服,只是在不断地自我挣扎之中,变得更加胆怯。
终于,李明亮脑海中的那根弦断了,他开始精神恍惚,并患上了阅读障碍症。
昔日自己的强项变成难题,李明亮难过极了,但他只能强撑,因为自他来到四川这几年,父母从来没有来看过他。
很快,李明亮到了毕业的时候,可是,因为阅读障碍症,他无论如何也完不成学校留下的任务。
挣扎了9年,尝试了9年,李明亮只拿到了结业证书,心灰意冷的他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回到了家中。
当李明亮的父母看见儿子的身影时,心下很是高兴,可面对热情的家人,李明亮什么也没说,只是抱着自己的书,回到了屋子,将自己关了起来。
李明亮的母亲发现了儿子的异常,还没等她去问问,耳边便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夸赞声:
“老李,你们家明亮可出息了。”
“你们老李家可出名了。”
李明亮的母亲哪里不明白,乡亲们来了,想来看看这个博士。于是,她敲响了儿子的房门,说道:“乖儿子,快出来,人家都在等你。”
不曾想,不管她如何敲门,儿子都不愿出来,没办法,她转身去找了老伴,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他。
李明亮的父亲听后,大手一挥,说道:
“可能是累了,让他好好休息,你去弄点酒菜,我们哥几个喝一点。”
就这样,李明亮的母亲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去准备一些饭菜,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明亮这一休息就是几年。
2013年,已经成家的妹妹从外面回来了,当得知哥哥已经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几个月后的时候,她担心不已。
然而,当她问出来自己的想法时,心底有气的李明亮只是吼了一句:
“别多管闲事”。
李明亮的态度伤了妹妹的心,自从李明亮上学,她便将自己打工挣得钱给了他,哪怕是结婚了,也没缺少半分,如今却换了这样的厌恶,实在寒心。
于是,她给父母和哥哥留下了些钱,气愤的离开。
女儿的钱撕开了蒙在李明亮父母眼睛上的布。此时他们开始无法接受儿子“休息”了,为了让儿子走出房门,母亲开始劝儿子外出打工,可对于这些劝诫,李明亮全都不听。
慢慢地,村里有不少不好听的话传了出来,偶尔听到的母亲气愤不已,然而,碍于儿子现在的状况,她实在无法反驳。
为了不让儿子从全村骄傲沦为全村笑柄,李明亮的母亲哭着找到了他:
“亮,你从小就是个乖孩子,你听话,你现在都37岁,不能整日呆在家里,你要出去挣钱啊, 我们老了还要指望你呢。”
母亲的话刺痛了李明亮的内心,他愤怒地吼道:
“钱钱钱,你们只知道钱,压根没人会关心我。”
一时间,母亲愣在了原地,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竟然会这么想自己。
“你...你..没良心。”
说完这话,李明亮的母亲跑了出去,和丈夫哭诉自己的委屈,李明亮的父亲听完儿子这样也觉得不争气。
04 4次报警自己的儿子,不管他变成什么混蛋模样,李明亮的父母始终没有想过放弃。
然而,越发窘迫的生活却让他们不得不认清现实。
女儿的接济无法供给一家人生活,他们夫妻二人年纪大了,无法外出打工,无奈,他们只得借钱生活。
父母的艰辛,李明亮并没有体会到半分,始终我行我素,随着时间的增长,一家人的矛盾也越发严重。
一次,李明亮的父亲在田间干活时不小心摔倒,扭伤了腰,被乡亲们送了回来。
他本以为这么大的动静能让屋里面的儿子出来看一看,可不曾想,当乡亲们纷纷离开,儿子也没出来一步。
气愤不已的他找到了儿子,怒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这个家都被你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李明亮听后,反驳道:“我这还不是拜你们所赐。”
被儿子指责,李明亮的父亲感觉脸上无光,伸出手朝儿子打去,可儿子没打到,他还被推到了一边,甚至还挨了一脚。
这让李明亮的父亲心寒,他让妻子报了警,并放下了面子,在警察面前哭诉道: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一定是我儿子打死的。”
这只是一个开始。
此后的日子里,这对昔日亲密的父子时常会发生肢体冲突,而严重到报警的足足有4次之多。
由于这件事情在当时少有,为了让一家人的生活回归平静,警察还专门请来了心理医生,而这一请,也让知道了李明亮的想法。
据李明亮所说:这些年她并不是能心安理得地啃老,可妹妹的救助、父母的负债养子在他看来都是压力。
从前,他被说成乖孩子努力学习,现在他想去工作,可怕工作结果不如家人所愿,所以只能把自己藏起来。
最终,心理医生给了李明亮一个诊断结果:幼稚型人格,即心理年纪不够成熟。
对于这样的结果,这谁都没想到,此时一家的隔阂已经消除,而李明亮的父母在负债养子后,又开始负债为儿子治病。
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是自己所谓的乖毁掉了儿子,他们在弥补,而李明亮也逐渐地从自己的世界中走了出来。
现在,李明亮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但可能他早已治好自己,并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勇敢面对一切,过得很是幸福。
05 总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许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不应该因为学习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感受,毕竟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对此,你怎么看?
06 参考资料《养废一个人,从夸他“乖孩子”开始》ZAKER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