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中的篆书,20年书法展赛大篆一直是主流

四海易文字 2024-09-23 10:56:45

书法的适用价值随着时代逐渐减弱,五体之中的篆书变成了专业人士的选修,走向了纯艺术门类。可喜的是各书协组织重视,加上各专业院校生源上在不断的扩招,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习篆者不降反升,我们从入展的数量和投稿的数量就能证明了这一点。十一届国展收到4400余件投稿,入展48件;十二届收到了5025件,入展92件;十三届国展从省送到中书协终评的754件,入展86件。

可以看出中书协在逐渐调整入展数量,十一届国展入展率只有1.09%,十二届上升到1.83%,十三届通过数据估计也在1.75之间。投稿篆书入展确实较难但同隶书相比较,入展的机会要高出0.2%

一件优秀的入展作品离不开创作方向的选择,篆书的创作方向。大师黄宾虹早年提出了“君学”和“民学”一说,大意是将官方和民间的篆书书体分类;另一种通过书体及断年代进行区别,可分为如下四类:

之一:甲骨文

之一:大篆

之三:楚简、楚帛、盟书(民间遗珠)

之四:小篆

篆书是最古老的书体,每个时代都有继承和发扬者,所留下来的碑版、法帖及馆藏,一碑一体、一体一貌、具有地域时代的特性,无论是工稳的小篆还是古拙自然的大篆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侧面反映出了篆书的艺术性和书写性。提到了书写性也刚好贴合了本文的主题,书法展赛一直秉行着: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原则。原创和个性往往同自然书写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展赛评选的一个主要标准。每次征稿启示都有很明确的约束,这些约束一方面对应到投稿者,一方面是对应到评审规则,所约束的对象便离不开投稿和评审。约束的细则会左右评审的风向,风向往往会造就了潮流,旗帜的指向便是创作者投稿的方向。

篆书的投稿依然没有逃脱准则“紧箍咒”,方向的指引决定了投稿的取法,稿件的取法往往取决于创作的质量。追求个性,最能代表的是金文大篆一类,如此便减少了工稳书风入展数量;提倡百家争鸣,各代表性书体就有了机会,趋向于平均分配入展指标;植根传统反对形式化,过度拼接染色作品立马减,创造写意类大篆,近几年就不见了踪迹,这些都是掌舵和定调决定的。十一届国展“紧箍咒”太紧,导致的取法雷同、形式雷同,放不开手脚的作品往往从字径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届中字偏多,取法主要集中在金文和汉篆上面,取法明清技法篆书作品入展数量较少。十二届国展放开了部分约束,“紧箍咒”松了许多,这届国展可谓是品种齐全,虽然大篆占主导地位,但取法明清技法的成为了新宠,直接取法和间接取法赵之谦一类的书风有23件,占入展的总数25%,分析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当代学院派的学生们,他们的嗅觉超出常人的灵敏,这23件作品主要被青年书家所“瓜分”。

明清书风的“抬头”不光体现在篆书上面,篆刻、行草、隶书也是如此,明清书风入展形成了一个潮流,十三届国展明清书风占19%,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王福庵、杨沂孙等共17件,占入展总件数的19%,可以看出明清书风在展赛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书友会问从金文大篆到“明清风”是偶然还是必然?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现象,有四个主要原因:

其一:版本的清晰度及资料的完整性,在继承古代经典的同时,借鉴明清篆书资料进行理解过渡,技法上进行借力,对技巧丰富性有很大的帮助。

其二:明清书家的取法,往往是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进行生发演变,因战争等原因融合中尚有不成熟处,可以沿着明清先贤的思路,结合当下创作元素,磨合中推陈出新。

其三:明清书风个性较强烈,清代和民国碑风盛行,对篆书有一定的冲击,出现了抛弃了刻意求工的制作。善篆者多写善刻,很多大家都是製印的高手,书从印入,印从书出,追求斑驳线质,篆籀苍茫,追袭明清书风既是上探秦汉大篆的“加油站”也是多帖融合的跳板,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四:明清书风的特征具有时代性,金文大篆的融合,篆隶的转化,金石趣味的点缀,将明清篆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篆可追秦汉也绕不过明清。

小结:

篆书投稿的取法方向大篆书风依然是主流,十三届国展较纯正的小篆仅有6件,金文大篆之外,取法明清书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篆书追求展厅效果,字径越来越大,追求丰富的线质是不够的,从书写性上升到思想的表达,创作出形神兼备的展赛作品须从改变意识开始。工不胜巧→巧不胜拙→拙不胜韵→韵致趣味→衬托出神采。

以上是四海易术个人观点,有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希望这篇短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四海拱手!

0 阅读:0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