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褚遂良我学褚遂良,各有各的学法,用投稿来检验创作思路

四海易文字 2024-09-29 04:20:45

学书多年,很想用投稿来验证一下自己,正常情况下书法创作有三大方向:

之一:将一种字体写的很纯,纯得像字帖一样,评委一眼就可以看出取法的宗源,再在选纸上加以配合,写出原帖的古韵来,这一类的作品通常属中小字,笔法、字法、纸张颜色、印章点缀、字径大小同帖互相吻合,追求原汁原味,很多评委还是很喜欢这类的作品。

之二:同系统兼并融合

就是直白一点,首先技法在同一系统之中,相互兼并融合,不会出现技法“打架”的情况。例如,学拙朴一类然后再转向流美精细一类,技术起舍就是个难题。同一体系中相互转换兼并算得上是条捷径。学颜可将颜的中后期作品进行相互穿透;学欧,可以兼并大欧(欧阳询)和小欧(欧阳通),学二王学米芾学东坡居士都是如此。在同一体系中进行融合,更利于添加自己的个性,1+1=2,如果1+1再加一点个人的思想便等于3的话,往往容易走向成功。关于国展、我们经常看到1+1=3的作品,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之三:非同一体系进行兼容

这个很容易理解,例如隶书加一点草法笔意偶尔会有一点《石门颂》的感觉;将篆书加隶书,多了方正笔法,被人称为篆隶,沈曾植提出:“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认为篆隶杂糅风格的汉碑才是上乘古法。马一浮也曾说:“汉分无他巧,须识其源于篆势之变。我们看吴昌硕写的隶书就是篆隶的一种结合。以此类推,写赵孟頫的楷书可以融入二王的行草书;写蔡襄、何绍基的楷书,融入颜真卿的行草………国展中这样的成功例子太多了,举不胜数。

相比之下,创作国展作品,之二之三种是最多的。选择之一的方式,往往对传统技术要求很高,在继承上要下大功夫,这种功夫并不是长时间临摹一种字体就可以达到的,我们用循环来理解会更加确切一些。一定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书写和思考是并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为了将这种表达形式说清楚,四海易术详细的举两个例子:

这两件作品,一眼看出是取法唐褚遂良的技巧,看下面两张图片

上面的那一件是福建——杨世飞老师创作,内容是苏轼《南安军学记》;下面那件是广东岳增武老师创作的《李密陈情表》。这两件作品写的很纯正,字径、笔法、字法同原帖高度的重合。杨老师取法是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岳老师取法是褚遂良的《倪宽赞》,熟悉褚字的书友一眼就能看出庐山真面目,两件作品写得非常的纯正,精雅、自然。这种纯正的书风入国展,打消了很多书友的顾虑,很多书友认为独取一家,投稿国展往往是没有机会的,这两件入国展的作品就是对有这种顾虑的一个回答。

如今的国展,走“纯正风”路线方向是不会错的,往往出问题就是在对国展的理解上,国展有国展的标准,掌握笔法字法远远是不够的,展览有展览的标准,要符合展厅的要求,我们看这两件作品的细则:

两位作者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时间,所创作的褚体书法,满张满写的书写方式,大胆的利用了缩密对比,不约而同的做了如下几件事:

①、将纸写满,主体界格

②、左右进行“大小配”处理

③、纸张的颜色进行深浅搭配

④、墨色进行黑赤搭配

⑤、单字很多借用原帖

⑥、字径同原帖相合

不转弯抹角的解释,字如字帖,形式同当今的国展风貌相吻合,大字小字相配合,深浅纸张相融合,黑红墨色相搭配……既有时风又有古意,笔墨当随时代,古为今用,活学活用。表面看上去是原帖的照搬,实际上是用了许多巧力,高级灰和酒泌红宣纸的运用,深仿古和浅仿古的比例,既高级又跳跃,评委喜欢,老百姓也非常认可这类的作品。

以上是四海易术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请参考性的阅读,四海拱手!

0 阅读:12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