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枪击案嫌疑人疑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与违法暴力真的相关吗?

我不是精神病 2025-02-11 14:09:10

综合瑞典《快报》、《晚报》和瑞典电视台于当地时间5日报道称,瑞典厄勒布鲁市校园枪击案嫌疑人身份已得到确认。

嫌疑人名叫里卡德·安德森(Rickard Andersson),现年35岁。他于当地时间2月4日中午在厄勒布鲁市的一所成人培训学校向人群开枪,随后举枪自杀。枪击事件共造成包括嫌疑人在内的11人死亡,另有6人受伤。据悉,安德森是该成人培训学校的前学员,曾报名多门数学课程但都未完成,最近一次课程是2021年,此后他从该学校退学。

据报道,安德森近年来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工作也没有社交,此前并无犯罪记录。据其同学描述,安德森在高中期间性格突然变得孤僻和安静,习惯用连帽衫遮住脸并用手捂住嘴。安德森的亲属透露,他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当地时间2月9日,瑞典警方通报称,仍在对本月4日发生在该国厄勒布鲁市的校园枪击事件进行调查,目前尚未找到犯罪嫌疑人明确的作案动机。

回想往年的案例,因“精神病”导致枪击案并不少,比如2012年5月底的西雅图枪击案、2021年密歇根牛津高中枪击案、2023年荷兰乌得勒枪击案…等等。那么,枪击案和精神病,到底有没有相关性呢?精神问题真的会导致暴力行为吗?

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将这两件事关联起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家阿佩尔鲍姆指出,产生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人往往希望生活是安全、可预测,且有意义的,当人在想到某人会失去控制自己思想或行为的能力时,他就会产生恐惧感——尤其是在知道对方存在精神病时。此外,人还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会关注环境中那些异常的事物,所以,当看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犯下暴力行为时,大脑对该事件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杜克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斯旺森说:“很多人并不会去细想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他们通常只会想要一个简单易懂的解释,所以很多人就把枪击案的发生原因归咎于精神疾病。”

“然而,这种条件反射下得出的结论,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还会让精神病患者承受莫须有的污名,他们的社会评价因此变得更低,社会生活也更雪上加霜。”斯旺森继续谈到,“诚然,确实有一部分枪击案和暴力事件是由严重精神病患者导致,但这种情况属于少数,很多大开杀戒的凶手并未患有可诊断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躁郁症等等,2004年的一项对60多宗谋杀案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凶手在杀人期间存在精神错乱现象。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大规模枪击案中,枪手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案件所占比例还不到全年枪支杀人案的1%。”

还有一些统计显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虽然会存在暴力、违法行为,但程度通常不严重,多只有口头攻击、打人等,很少有杀人情况,而且这些违法行为往往是针对他们的熟人,而非陌生人,且规模也不大。

斯旺森还强调,即使那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犯下了违法行为,其犯罪原因也不能只归咎于精神疾病,很多因素会更容易导致人犯罪,例如酗酒、药物滥用、童年遭受过虐待等,都可以增加行为暴力的可能。“实际上,精神病理(psychopathology)对人类暴力的唯一作用是非常小的。”

所以,虽然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对控制中度、重度精神病患者数量有好处,但它并不能用于解决枪支暴力问题。决不能把枪击案的原因归咎于精神疾病,这只会让人们无端对精神疾病产生“想当然”的恐惧,这种莫须有的恐惧也只能让精神疾病患者的处境更加恶劣。

0 阅读:2
我不是精神病

我不是精神病

寻找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