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起病于婴幼儿期。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自闭症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也开始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
很多人会将自闭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孩子”,这一称呼来源于其独特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自闭症儿童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交方式都与常规儿童有所区别,因此会给人一种与常人相隔甚远的感觉,而且自闭症儿童往往会因为其病症而变得孤独,就像天上孤单的一颗星星一般。
近年来,医学界一直在努力寻找早期识别自闭症的方法,如果能够在婴幼儿时期发现自闭症,通过早期诊断与干预,就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顺利成长。
2013年11月,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刊登了一篇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一般来说,正常发育的婴儿会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开始注视人脸,他们会看着他人的眼睛,以学习社交暗示(如面部表情、语调、肢体姿势等)。然而,自闭症婴儿往往难以“读懂”这些社交暗示,并且他们往往也不喜欢进行目光接触。
除了这一点外,还有一些早期迹象可能暗示孩子存在自闭症或其他发育障碍:
1、一岁前不会咿呀学语、指向物品或做其他有意义的手势;
2、16个月大前不会发出任何有意义的单词;
3、到两岁前仍无法用两个字组成简单的词组;
4、当别人叫TA名字时,TA没有回应;
5、会突然遗忘之前学会的语言或沟通方式;
6、很少注视他人,很少听人说话;
7、很少笑,看到其他人笑时也没什么反应;
8、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玩”玩具;
9、痴迷于排列物品;
10、会过度依赖一两样物品或玩具,难以转移注意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上述某些迹象,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他是自闭症孩子。自闭症的确诊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观察和判断,医生往往要通过与孩子进行长期互动甚至跟踪,才能得出最准确的判断。
浩爱指出,无论是“地球人”还是“星星的孩子”,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特质和能力。“星星的孩子”其实也希望与“地球人”建立友谊。早期侦测和干预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将“地球人”与“星星的孩子”隔开,而是希望通过更好地了解彼此,拉近双方的距离,促进更好的融合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