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林彪绝对是一个天才般的存在,善于指挥的他23岁就已经成为了红四军的军长。
但我党最年轻的军级干部却并不是他,有一个人当上军级干部的时候年纪比他还要小。
此人16岁刚入伍的时候只是许世友将军的勤务兵,可仅仅4年之后,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了许世友的上级。
他到底是谁?为什么升迁会如此之快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7cabacc2cbb4274e562ed723048b23.jpg)
许世友
追随红军的少年1927年冬天,在中国共产党的率领下,黄麻起义爆发。
这场起义如同暗夜里的一束火苗,彻底引燃了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浪潮。
一时间,无数穷苦的老百姓纷纷加入了红军队伍。
在这些参军的老百姓当中,有不少年纪并不大的少年,这些人被统一安置到了童子团。
担任这个童子团团长的是一个14岁的农家子弟,他的名字叫陈海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a49acef613c01382fe66cb45870d5c.png)
陈海松
陈海松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他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
因为懂事以后上过几年村里面的私塾,所以陈海松能够识文断字,这也是他当上童子团团长的原因。
苦水当中泡大的陈海松非常认同红军的理念,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成为红军中的一员。
1929年的时候,15岁的陈海松加入了农民赤卫队,并且被乡里的苏维埃主席看中,成为了他身边的小传令兵。
这天陈海松无意间听到了一个消息,说红军队伍可能要转移,这让陈海松的心中多了一丝紧迫感。
晚上回到家里,陈海松跟父亲商量说自己想要参加红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e6f919bc3e9427ced4489504b87cad.jpg)
老实巴交的父亲咬着旱烟锅沉默了半晌,然后闷闷的说了一句“胡闹”,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父亲的不同意在陈海松的预料当中,所以他并没有太过失望,只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一开始父亲还担心陈海松会偷偷的跟着红军跑掉,可仔细的观察了几天之后,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异样,于是也就不再管他了。
很快就到了年末,除夕这天陈父到村里面买了一小块豆腐,一家人凑在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咸菜煮豆腐。
初一早上,天还没亮,陈海松就悄悄的起了床,在父亲睡觉的堂屋外磕了几个头,陈海松悄然走进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摸黑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陈海松终于看到了一支默默行军的队伍。
看不到队伍的那一刻,陈海松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就这样,刚满16岁的陈海松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正式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人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d492b95c4aa3e72a460d31dfc81041.png)
由于年纪还比较小,所以刚刚加入红军的陈海松被编入了青年团。
这天陈海松正在青年团里面参加训练,就看到一个魁梧的身影从远处走了过来。
此人是红12师34团主力营的营长许世友,他身边的勤务兵在之前的战斗中牺牲了,这一次他是专门来挑选勤务兵的。
在青年团里面转悠了一圈,许世友来到了陈海松的面前,他盯着陈海松的眼睛大声的问道:“怕不怕死?”
“不怕!”
见陈海松没有被自己吓到,许世友非常的满意,他哈哈笑着拍了拍陈海松的肩膀说道:“胆子不小,就你了。”
许世友将军的悍勇在红四方面军里面是出了名的,打仗的时候他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ad397b02dc696acbc2009721f94e9f.jpg)
跟在这样的首长身边让陈海松成长的非常快,因此上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营传令班的班长。
别看许世友将军平时大大咧咧的,但其实他的心思非常的细腻。
在发现陈海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之后,他就开始有意的培养陈海松,让他担任了战斗连的排长。
1931年,双桥战斗爆发。
在这场大战当中,17岁的陈海松作战勇猛,率领自己排的战士们悍不畏死的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结束以后,冲在最前面的陈海松身受重伤,脸色苍白的倒在了阵地上。
伤愈归来之后,陈海松被调任到了十三师,担任政治部宣传队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3159a7a113eb45da5e92efb12c5e15.png)
因为跟张国焘的人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陈海松这个宣传队长没有当多久就被撸了,以普通战士的身份来到了第十二师。
十二师的师长是陈赓,他是一个务实的人,对陈海松这样的年轻战士非常看重。
因此很快陈海松就凭借着自己优秀的表现成为了十二师三十六团政治处的宣传队长。
在接下来的商潢战役和潢光战役中,陈海松率领的宣传队不但为部队筹集了不少的粮食,而且还策反了一部分被围困的敌人。
这让师长陈赓特别高兴,公开表扬了陈海松,还把他调任到了特务连,担任特务连的指导员。
此时的陈海松才刚刚满18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2b334bef8c56116e7cd0329716e21ad.jpg)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川北,陈海松被任命为三十六团三营的政委。
当上三营政委没过多久,红四方面军就遭受了四川军阀田颂尧的三路围攻。
当时陈海松奉命率领两个连的兵力在沙泥坪阻击敌人的主力。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陈海松让战士们提前就修筑好了防御工事。
战斗开始之后,陈海松一直都坚守在最前面,并且不断的鼓舞士气,丝毫不给敌人有可乘之机。
这也让敌人连续数次的攻击都无功而返,最后敌人的指挥官只好灰溜溜的带着自己的队伍撤了下去。
这一战也让红四方面军的高层见识了陈海松的能力,所以战斗结束后不久,陈海松就被提拔成为了三十六团的政委。
此时的陈海松还不知道,一场杀身之祸正在悄悄的向他靠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89cc63239c717d521f7842acc5821f5.jpg)
三十六团的团长是许世友,当得知有新的政委要来的时候,他非常高兴,早早就在指挥部里面等着。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等来的人却是自己之前亲自所选的勤务兵。
看着笑语盈盈的陈海松,许世友愣了好几秒,然后才哈哈笑着和陈海松聊起了过往。
能够和自己的老首长在一起搭档,陈海松也是非常的高兴。
这天陈海松正在团指挥处研究着作战地图,忽然警卫员跑进来说前线抓到了一个自称是来联络起义的敌方奸细。
警卫员的话让陈海松的脸色微微一变,抓起武装带就朝着前线赶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a0b7b57aa8e4e8e323892f9cbaf38a.jpg)
见到这个可疑的联络员之后,陈海松详细询问了很多问题,然后断定对方并没有说假话。
所以他当即命令前线驻守部队接应敌人这一个连的投诚。
敌人投诚过来的这一个连表现很不错,一直都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只有几个人在战斗胜利以后持枪逃跑了。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没有想到红四方面军负责肃反运动的政治部主任以此为借口把陈海松抓了起来,并准备要执行枪决。
早就对肃反运动不满的许世友得知此事之后非常愤怒,当即就把官司打到了张国焘和徐帅跟前。
最后在徐帅的介入下,总部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最后发现这一切跟陈海松根本上就没有任何关系。
这才让陈海松被无罪释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289938a8c9659f5d941b05a0823ef0.jpg)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扩编成立了第九军,19岁的陈海松担任第九军教导队政委。
几个月之后,陈海松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被调任到红二十五师担任师政委一职,从团政委到师政委,这也意味着陈海松连胜了三级。
“一年升三级”这在红四方面军里面还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红二十五军的军长是陈海松的老上级兼老搭档许世友,在他们二人默契的配合下,红二十五师所向披靡,接连打了好几个漂亮的歼灭战。
万源保卫战能够胜利,红二十五军在里面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f825c6246f074906c2f65693b163a4.jpg)
当时红四方面军最能打的三个师里面,红二十五师的名声是最大的,还被总部授予了“攻入猛虎、守如泰山”的奖旗。
这一切跟陈海松的优异表现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不久之后,徐帅就力排众议把陈海松提拔为红九军的政委。
当时许世友将军还只是红九军的副军长,因此从级别上看,陈海松已经成为了许世友将军的上级。
短短4年的时间,从一名勤务兵成长为军政委,这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史上都是从没有发生过的。
陈海松以20岁的年龄担任正军级的职位,这也打破了林彪之前所保持的记录。
要知道林彪从朱老总手中接过红四军军长职务的时候,也已经年满23岁了。
在陈海松担任红九军政委后不久,红九军的副军长许世友被调任到红四军担任军长,至此“许陈”这一对老搭档才算彻底被分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6e6dabe1e5da64fc68cb3db02111d1.jpg)
陈海松不但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在指挥作战方面也非常的厉害。
1935年广昭战役当中,红二十五师和国民党胡宗南部打了一场遭遇战。
由于缺乏重武器,这一次战斗中红二十五师并还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副师长还在战斗中牺牲。
之后陈海松接管了部队的指挥权。
在他的指挥下,红二十五师没有和敌人硬碰硬,而是从侧翼插到了敌人的后方,斩断了敌人的退路。
这一下子让陕西的国民党部队不攻自溃,局面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ee55c2e14d15f9dd1b811373108438.jpg)
为了继续策应中央红军的北上,陈海松率领红二十五师参加了渡嘉陵江战役。
当时红二十五师渡江的地点在阆中以北。
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再加上附近的船只都被国民党的驻防部队给收缴,所以想要渡江几乎不可能。
在如此困境当中,陈海松一面命令部队秘密的造船,一面以疲敌战术麻痹国民党的驻防部队。
当对岸的国民党部队放松警惕以后,陈海松率领先遣连偷渡成功,只用三天的时间就攻克了阆中。
这一仗,陈海松率领自己的队伍和红四军的一个师默契配合,以“围点打援”的战术大破敌军,差点俘虏了四川军阀邓锡侯。
陈海松的指挥能力就连朱老总都赞不绝口,曾公开表扬陈海松,称赞“绥崇丹懋战役”中他的表现是“模范的隘路战”。
不止如此,之后朱老总还亲自为这一仗写了战后总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3a982d72ae9960fba9e972894e306c.png)
1936年红一、红二、红四三大方面军在会宁顺利会师以后,毛主席和朱老总都亲自接见了年少有为的陈海松,并任命他为西路军的政委。
西路军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打通延安和新疆的联系。
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因为当时盘踞在此地的是臭名昭著的马家队伍,他们不但有大量的骑兵,而且还有飞机和数不清的大炮。
最后由于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高层的指挥失误,西路军惨遭大败。
在危急关头,军长孙玉清和政委陈海松还被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下令免职。
这无疑让士气已经非常低落的西路军又遭受了一次重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02b9cbfb35a224eb88421ca1caf609.png)
1937年3月12日,陈海松率领800多名疲惫不堪的红九军残部到达了梨园山口。
为了掩护幸存的第三十军和总部机关撤退,陈海松独自带着十几名警卫排的战士们借助险要地势阻击追赶的敌人骑兵。
靠着坚强的意志,他们硬生生的阻击了敌人一个多小时。
最后身上到处都是弹孔,血都已经快要流干的陈海松壮烈牺牲,年仅23岁。
得知陈海松牺牲的消息之后,党中央的高层都悲痛欲绝,他们在延安宝塔山下为陈海松等烈士举行了追悼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867c211a847deec7ded9269f9956e4.jpg)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当中,牺牲了无数像陈海松一样优秀的指战员。
他们如果没有倒在国民党的枪口下,那么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定能够大放异彩,开国将帅里面,也一定会有他们的名字。
只可惜历史无法被逆转,作为后来人,我们只能通过文字记载去了解他们的激荡过往,瞻仰他们的伟岸英姿。
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会永远都被中华儿女所铭记。
参考文献:年轻有为的红军政委——陈海松——实践(党的教育版) . 2019 (06)
陈海松: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政委——张治宇——党史博采(纪实) . 2006 (09)
红军少帅陈海松——长征中牺牲的最年轻的军级指挥员——张治宇、李向阳——世纪桥 . 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