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小偷误偷潜射导弹图纸,吓出一身冷汗,将图纸撕碎扔进粪池

紫星薇辰说历史 2025-02-15 11:35:32

1982年7月6日下午,一个身材消瘦,神色慌张的年轻男子鬼鬼祟祟的走进了公共卫生间。

在确定卫生间里面没有人后,他从自己怀里面掏出了一个装满资料的公文包。

然后就见他快速的打开了公文包,把里面的资料撒了个粉碎,并和公文包一起扔进了粪池中。

此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把公文包里面的资料撕碎丢进厕所呢?

不翼而飞的导弹图纸

1982年5月开始,辽宁大连的某海军招待所内就陆陆续续的进驻了很多陌生的面孔。

这些人来到这里,是为了进行一项绝密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意义重大的“8291工程”。

“8291”指的其实就是82年9月1号,这天导弹专家们将要在海面下用潜艇发射一枚我们自主研制的远程导弹。

这次行动的意义非常重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首长们都密切的关注着此事。

7月6日,“8291”工程的丁总工程师携带运载火箭的绝密图纸入住了海军招待所。

至此,潜海发射火箭的所有专家都已全部到位,火箭发射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7月的大连天气异常闷热,这让一路上风尘仆仆的丁总工程师感觉到浑身非常的不舒服。

于是他把手中的公文包放在了床上,然后走进了客房的洗浴间。

还不到十分钟,丁总工程师就一脸惬意的从洗浴间走了出来。

下意识的往床上看了一眼,还在擦头发的丁总工程师就脸色大变,只见原本应该放在床上的公文包竟然不翼而飞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得丁总工程师魂飞魄散,他顾不上穿衣服,立刻就喊来了招待所的警卫人员。

即将要发射的导弹图纸不翼而飞,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情。

所以招待所的警卫人员第一时间就封锁了现场,很快大连市公安局的刑侦人员也快速的赶了过来。

在公安民警们调查的同时,导弹发射指挥部的负责人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张爱萍副总理。

老将军听闻此事之后沉吟了几秒钟,然后命令工程暂停,并且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快速破案。

为了尽快的侦破此案,中央派出的刑侦专家、海军基地的相关人员和当地公安局联合成立了专案组。

在案情分析会上,上级专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此次的图纸盗窃案到底是不是境外间谍所为。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导弹的图纸真是被境外间谍盗走的话,那么不但这一次的发射任务将会夭折,之前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可能要推翻重来。

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在场的众人都不敢轻易的下结论,一时间会议室里面的空气都有些凝滞了。

“我认为这是一件普通的入室抢劫案,可能跟境外的间谍并没有关系。”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里面的寂静。

说话的人是谁?他为什么敢下如此结论呢?

被理顺的破案思路

说出此话的人是当地公安分局的王局长,他在一线工作多年有非常丰富的破案经验。

见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王局长站起身开始讲述自己的看法。

“案发之后我带着人第一时间就对丁总工程师所在的房间进行了检查,在窗户上发现了好几枚可疑的指纹和半截掌纹,这很可能就是偷窃人员留下的。

如果偷图纸的是敌方的间谍人员,他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这是一个思路,但理由还不够充分。”专家听完王局长的话严肃的接了一句。

面对专家的质疑王局长没有解释,而是开始讲述另外的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我市的一个工人疗养院发生了一起偷盗案,小偷也是通过窗户进入房间盗走了好几百元现金、200多斤粮票和两盒高级香烟。”

“你认为这两次偷盗事件是同一个人做的?”

王局长点了点头:“我昨天详细对比了两扇窗户上留下的痕迹,发现相似的地方很多,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

几个专家对视了一眼,然后其中一个比较年长的专家开口问道:“那么你认为接下来我们的侦破工作应该如何展开?”

“这个偷窃的人很可能就藏在市里面的某个地方,所以我觉得应该继续加大排查的力度。”

专家们最后认可了王局长的思路,于是一张大网在全市范围内张开。

一时间无数的公安干警和解放军战士出现在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所有形迹可疑的人都受到了严格的盘查。

在全方位的排查下,的确有不少可疑的人员被抓获,但经过审问发现他们都不是“7.6盗窃案”的嫌疑人。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但案情却没有任何有效的进展,这让专案组的人压力都特别大。

这个过程中王局长也曾质疑过自己之前的判断,但每一次的复盘都证明他的思路没有出错。

既然思路是正确的,那么抓不到人只能说明这个人不是个惯偷,他可能还有别的其他身份。

想到这一点王局长的脸色一下子就难看了起来,因为这样的人找起来太困难了。

要是对方发现事情不对就此收手的话,案子可能真的会陷入到死胡同里面。

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但王局长却并没有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

因为这一切都只是他的推测,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说出来除了会打击大家破案的积极性,再没有任何的好处。

所以他只能继续投入到忙碌的排查工作中。

又一天过去了,但这个该死的小偷依旧没有出现。

那么他究竟藏在哪里?专案组的工作人员能不能尽快把他找出来呢?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案子陷入到困境的时候,两名警察在当地的一个海滨浴场里面抓到了一个变态流氓。

这个家伙本想趁着人少偷摸溜进海滨浴场的女厕所,结果正好被巡逻的警察给逮了个正着。

一开始大家并没有多想,因为这个变态的流氓名叫刘迎福,是当地一家电机厂的正式工人。

这种耍流氓的案子一般都比较清楚,照章办事就可以了。

但王局长在亲自见过这个人之后,却敏锐的发现此人有些不对劲,他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似乎是藏着什么事情。

多年破案的直觉告诉王局长,眼前这个人的身上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

于是他专门带人调查了刘迎福的过往,结果还真的有了一些很不错的收获。

熟悉刘迎福的人告诉王局长,说这个刘迎福不是个好人,平时总是鬼鬼祟祟的,所以街坊邻居都不喜欢他。

“他要是好人怎么可能从消防队里面离开呢。”

一个街坊阿姨的这话一下子就让王局长的眼睛亮了起来。

回到局里之后,王局长就申请了搜查令,第一时间带人赶往了刘迎福的家中。

很快他们就从刘迎福的家里面找到了一叠粮票和两个香烟的盒子。

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精神大振,因为之前工人疗养院失窃的两包香烟正是这个牌子。

“局长,这个刘迎福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小偷,你是怎么发现的?”

看着智珠在握的王局长,一个公安干警忍不住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

“因为他之前做过消防员。”

“消防员怎么了?”

“还怎么了,你知不知道消防员都善于攀爬,这就说明刘迎福完全具备作案的能力。”

面对确凿的证据,刘迎福交代了自己之前偷窃工人疗养院的事情,但他却坚决不承认自己偷盗过导弹图纸。

刘迎福的否认并没有让王局长着急,他自信满满的让人采集了刘迎福的指纹和掌纹。

之前小偷在丁总工程师的窗户上留下了好几枚指纹和半截掌纹。

只要刘迎福的指纹和掌纹跟丁总工程师窗户上的吻合,那么这件案子也就水落石出了。

在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指纹比对的同时,王局长再一次提审了刘迎福。

一开始刘迎福各种的不配合,但当王局长告诉他7月6日当晚小偷不小心在丁总工程师的窗户上留下指纹时,他终于慌了。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刘迎福终于松了口,承认就是自己偷走了丁总工程师的公文包。

这让王局长大喜过望,迫不及待的问道:“现在公文包和图纸在哪里?”

看着眼睛瞪得溜圆的王局长,刘迎福战战兢兢的小声说道:“都被我扔进粪池了?”

“那个粪池?在什么地方?”

刘迎福都已经承认了,王局长为什么还要追问粪池的下落呢?

水落石出后火箭顺利发射

这一次潜海导弹的发射事关重大,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一丝的差错。

所以就算刘迎福已经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盗窃经过,但工作人员还是必须要找到被他丢弃的导弹图纸。

只有百分百确保图纸没有被境外间谍获取,潜海导弹的发射才能继续进行。

刘迎福销毁图纸的地方是公园的一个厕所,这里面的粪池都有人定期的清理。

当王局长等人赶到的时候,粪池都已经被清理过三次了,这无疑给找图纸的工作增加了更多的障碍。

难度虽然特别大,但图纸的踪迹必须要找出来,否则此次潜海导弹的发射只能被迫中止。

经过多方打听,工作人员在一个叫辛寨子乡的地方找到了粪池中的肥料,但此时这些肥料早已经被施到了菜地里。

站在味道刺鼻的菜地边上,专案组的人脸上都布满了苦笑,刘迎福这家伙当时自作聪明的举动可把破案的工作人员给害苦了。

为了从长势良好的菜地里面找到残存的图纸碎片,专案组调集来了大量的武警和解放军战士,决定把菜地整个给翻一遍。

纸屑在长时间的浸泡中早已经脆弱不堪,所以寻找的战士们根本上就不敢用太大的力气,只能弯着腰用铲子一寸寸的开始搜寻。

小心翼翼的连续翻找了好几天,一个年轻的小战士才终于从土坷垃里面找出了一团破碎不堪的纸张残片。

有了发现之后,大家寻找碎纸片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最后战士们在这块肥沃的菜地里面找出了十多张残缺不全的纸张碎片。

经过技术人员的详细对比,最后确认这些碎片就是“8291”工程绝密文件的一部分。

这个好消息让专案组工作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是落了下来。

至此震惊中央的“7.6盗窃案”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

结案以后,在张爱萍将军的指示下潜海导弹的发射任务再一次被启动。

因为破案的过程耽误了一个多月,所以这次潜艇发射导弹的计划没有能够在1982年的9月1日照常施行,而是推迟到了一个月之后。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就绪以后,新华社在这一年的国庆节发布了一条新闻,表示中国将在10月7日至26日之间完成一项重要的发射任务。

没过多久,我国自主研制的巨浪一号导弹就从海里面一飞冲天,完成了自己神圣的使命。

巨浪一号导弹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射导弹发射能力的国家。

这既是我国核武器技术的一次飞跃,也是我国海军力量的再一次提升。

此事过后,给“8291”工程带来了巨大麻烦的刘迎福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后半生只能在监狱中度过。

结语:

再狡猾的狐狸都是斗不过猎人的,刘迎福本以为自己将导弹的图纸销毁以后他就可以逍遥法外了。

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最终还是被人民警察给揪了出来,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

这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要知道因为他的这一次偷窃,差点就导致我国潜海导弹的发射被迫中止。

幸好一切都只是一场虚惊,最终巨浪一号导弹还是成功的完成了发射。

参考文献:

中国绝密导弹图纸失窃案——潘姣娣.文史月刊 . 2010 (11)

惊天大案解密:中国80年代导弹图纸失窃案始末——保密工作 . 2011 (03)

0 阅读:0
紫星薇辰说历史

紫星薇辰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