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捧红傅恒乾隆花了多大代价?保守估计10万兵马外加400万军饷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1-06 17:15:28

乾隆一朝最当红的大臣只有傅恒与和珅,两人得宠的性质完全不同,和珅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乾隆宠信,属于主动出击型的;而傅恒是乾隆花大力气硬捧上来,属于被动接受型的。

那么乾隆是如何捧红傅恒的呢?第一次金川之役即是明证。

乾隆十三年,当前线传来金川失利的消息,乾隆忧心如焚,时任户部尚书的傅恒主动请缨,表现出为国分忧的积极态度。但是乾隆经过再三权衡后,还是决定派出威望更高的首席军机大臣讷亲前往。

从傅恒主动请战的这一刻起,乾隆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傅恒替换讷亲成为未来的宰辅,这一年傅恒升任协办大学士。

讷亲本非知兵之人,抵达金川后畏首畏尾,使得战事陷入胶着,乾隆帝一怒之下旨将其押解京师,在途中赐死。

乾隆十三年九月,命傅恒暂署川陕总督,随即晋升保和殿大学士,并被赋予经略金川的重任。要知道,此时的傅恒不过才27岁,此前从未经历战阵。

显然傅恒在军中缺少威信,此去金川能否得胜还是未知数。乾隆为此做出常规之举,赐给傅恒花翎二十、蓝翎五十,银十万两,让他用来嘉奖前线立功将士。

傅恒出征之日,乾隆命皇子和王公大臣等送至京郊,无形中增加了傅恒的威望。同时还特命户部拨出白银四百余万两,还从川陕临近省份调集满汉官兵三万五千人,加上前线原先的六万人,数量已逼近十万。要知道,叛军莎罗奔手中不过才区区几千人马。

不客气地说,如此富裕的仗就是让御史穿越过去打估计也是十拿九稳。可即便是这样乾隆还是不放心,为了保障前线与京师的信息畅通,沿途各驿站也都整饬一新,人员、马匹照平日三倍配置。

傅恒就这样带着万千宠爱和满目期待上了战场,这年底,傅恒率军抵达金川。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乾隆的嘉奖谕旨也紧随而来,称赞傅恒“公忠体国,纪律严明,军行甚速”,同时晋傅恒为太子太保,加军功三级。

还没有正式开战就得了嘉奖,有清一代恐怕只有傅恒享受到如此的待遇。傅恒内心也是诚惶诚恐,生怕辜负皇上的信任。次年正月,傅恒亲自督师攻下数个暗堡,并向乾隆表态,不出意外将在四月奏捷。

然而意外还是出了,数月间清军屡屡出战,官兵十分疲惫,加上道路崎岖难行,军需供应乏力。傅恒是铁了心要拿下金川,而这一点刚好又是乾隆最担心的。

乾隆心里很清楚,金川之战打到现在已经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仅是巨大的军需消耗就让朝廷头疼不已。如果战争的本意是为了取胜,那么在斩杀讷亲、张广泗以后,以岳钟琪为主将是最合适的方案。

岳钟琪是三朝元老,久在川、陕、甘三省任职,只要朝廷放心,可以说就没有岳钟琪打不赢的仗。不过乾隆继续用兵金川的本意并非是为了取胜,而是利用这次机会让傅恒建功立业。

因此当傅恒略有小胜后,乾隆就决定让他班师回朝。谕旨中说:“经略大学士傅恒乃朝中第一宣力大臣,岂能因为若干荒微小丑而久久淹留在外?”

傅恒毕竟年轻,对乾隆的心思也不太理解,在他看来,得到皇上如此信任和重赏,唯有肝脑涂地、战死沙场方能报效皇恩浩荡。

乾隆一看傅恒根本没有理解自己的苦心,他再次发布上谕让傅恒立即班师回朝。为了让傅恒彻底明白自己的用意,乾隆干脆表态,说此次金川之役用兵时机不对,太过劳民伤财,自己并不愿意继续这场战争。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傅恒再傻也不敢有任何反对的意见了,他开始着手撤兵。让乾隆和傅恒都料想不到的是,这个时候,莎罗奔居然主动请降了。

莎罗奔主动请降说起来也有一段故事,雍正时期用兵青海时,莎罗奔就曾派兵跟随岳钟琪,他对岳钟琪的忠勇十分敬佩。后来实行改土归流的时候,岳钟琪又为莎罗奔说了好话,让其成为金川的部落首领。

傅恒对莎罗奔请降一度不相信,他试图对其设计诱杀,但乾隆得知傅恒这一意图后指示他不如就此接受莎罗奔投降,一方面可以显示天朝的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有个台阶下。

负责招降的正是岳钟琪,据说众土司之前认为岳钟琪早已逝世,故而无所畏忌。等岳钟琪进入城寨,众人穿甲伏在道旁,岳钟琪看着莎罗奔,掀髯笑道:“你们还认得我吗?”众人惊呼:“真是岳公啊!”纷纷围绕着他下拜,争先请其入帐。

莎罗奔亲自奉茶汤献给岳钟琪,岳钟琪一碗饮罢,又要了一碗,然后宣布“天子威德,许以不死”。莎罗奔等心悦诚服,“顶经立誓”。

莎罗奔、郎卡及众土司随岳钟琪渡河来到清军大营,正式举行了归顺仪式,大金川之乱就此平息。

客观地说,自傅恒担任经略后,出谋划策的岳钟琪,打仗出力的是岳钟琪,深入虎穴谈判的还是岳钟琪。

但是最后战功都记在了傅恒身上,凯旋回京后傅恒晋一等公,赐四团龙补服。有了金川之战功,傅恒自然而然成了军机处和内阁的掌门人。

1 阅读:82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