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西區的李子
“呵,”他说,“明天!有时候,波罗先生,明天离现在格外遥远。”
“正相反,”波罗答道,“我发现,它总是一成不变地在今天之后到来。”
——阿加莎·克里斯蒂《沉默的证人》
日产与本田近日启动了合并谈判,预计在2026年达成。这次合并中日产是众所周知的弱势方,对一家现金流只够支撑一年出头的企业来说,你没法要求它们展现出什么逆天改命的谈判技巧。
好在——对日产来说——本田的处境也并不乐观。财报显示,本田今年4到9月4轮车业务营业利润下降了14%,今年前3季度,其中国市场的销量跌了4成,跌幅位列日系3大之首。
明天会不会来?这是一个相对论似的问题,就好像过去是否遥远,如果与现在如出一辙,过去就如同昨天,如果与现在截然相反,则恍若隔世。
来自日产汽车
就在2020年,日系还是车媒投放的大金主,丰田与本田尤其强势。那时候,它们的重要宣传产品分别是亚洲龙、冠道,两款毋庸置疑的、与性价比无关的、绝对意义上的高端车型。
甚至日系3大从2020年至2023,也都仅仅只是在个别一两年经历过动荡,甚至它们在2023年中国市场狂打价格战的情况下,财报上仍然是高奏凯歌的,营收、营业利润、净利润都实现了大幅上涨,其中日产在2023财报中还特意提到现金流“稳定”。
今年风云突变。本田今年的表现上文中已有提及。丰田3季度销量小幅上涨的情况下,净利润大跌55%。再到日产,今年4到9月营收微降仅1.3%的情况下,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均狂跌90%以上。
正是因为净利润的一泻千里,日产面对未来两年到期的债务,再也坐不住了。那两组债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2025年16亿美元、2026年56亿美元。
发布2023年财报时的日产完全没有设想到这样的情况。当时,它们对2024财年的预期还是中国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巩固北美与欧洲市场,力争全球销量增长7.5%——用增长的销量和预期中的利润,偿还到期的债务。
过于乐观的发展预期必然导致:1、大量债务;2、相信未来营收保平争胜。
在一个乐观发展市场,这样的预期显然是没问题的。然而问题是,未来之所以是未来,就在于它是未知的,房子未必明天仍然不愁卖,握在手里的黄金地皮未必下一刻仍然同行都抢着要。恒大就是这么完蛋的,万达就是这么把自己拆得七零八落的,万科、碧桂园们就是这样陷入危机的。
汽车和房地产不一样?还真不一样。房地产巨头们仅仅吃了三四十年的行业红利,就自以为摸透了规律。汽车不同,汽车巨头们吃这套行业红利已经大几十甚至上百年了。
汽车巨头的行业敏感性还不如房地产巨头呢。
来自《搏击俱乐部》
仅就日系看来,目前也的确没到绝望的地步。欧洲的新能源渗透率还在20%上下,美国的新能源渗透率在10%上下。日产遇到了麻烦,但丰田的小型车、本田的紧凑车则分别在欧洲与美国市场有不俗的表现,且当下欧美均正对中国汽车出海设置关税壁垒,这又是对日系品牌的巨大利好。
话说到这里,国内市场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样本。尤其是豪华车市场。
最近几个月,鸿蒙智行在豪华车市场上存在感越来越强,蔚来在与BBA的较量中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稳住了销量的同时,同级竞品的落地价格甚至还要更高一些。并且在BBA市场之上的超跑市场,小米和蔚来也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车骚扰本就焦头烂额的保时捷。
仿佛豪车市场瞬息之间被本土品牌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本土新能源品牌的起点是20到35万级别市场,理想靠性价比错位和大三排打开了空间,小鹏P7和比亚迪汉是在20万这个合资的真空地带打开了市场。20万级别是本土新能源品牌第一个成规模的突破口,也是之后追随者最多的一个突破口。
那之后五菱宏光MINIEV在10万以下这个本土品牌的强势价格区间打开了突破口,零跑T03跟进,在这个市场逆天改命走到今天。
再之后,比亚迪才开始在10万及以上市场开始大杀特杀。到这个时候,日系在中国的好时光进入了倒计时。
这是一条脉络非常清晰的本土新能源发展线:先是在合资品牌真空地带诞生,紧接着在合资品牌瞧不上的本土品牌强势市场生长,之后在合资品牌强势市场肆虐。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 来自SNL
当这个过程进行到比亚迪抢走日系份额的时候。国内的豪华车市场就已经在改变了,BBA和保时捷都在下滑,受本土经济形势的影响,有钱人的消费意愿也在降低,加上BBA、保时捷们创新乏力,难以勾起有钱人的购买欲望。
这两年的豪华车市场看起来还在增长,但全是BBA和保时捷——以及经销商——用持续的低价换回来的。我们都知道,豪华车市场想来是门槛最高,品牌效应无限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却在两三年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大环境的原因是基础,有钱人和富裕中产勒紧裤腰带是根本,另一方面,汽车行业的变化也很重要。
特斯拉越来越像平价品牌,国潮新能源车型绝大多数都在30万以下市场如鱼得水,理想虽贵但性价比太高且目标用户过于集中,仅仅一个蔚来吃不下所有市场。
有钱人和富裕中产看着冰箱、电视、大沙发当然眼馋,但是30万以下的国潮新能源满足不了ta们的优越感和阶级幻想,所以ta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想要转投智能新能源的消费者都在观望着。
中国的豪华车市场,是中国平价市场与入门市场的突破渗透出来的。
既然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可以渗透,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也已经在快速渗透——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市场同理——那欧美市场凭什么是不能渗透的。
事实是,欧美市场的不景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全球最大最有活力的中国市场之所以仍然如此富有生命力,也恰恰就是特斯拉和这些国潮品牌的带动。事实已经十分明显,甚至不需要用“可能”、“或许”、“大概”这样的词语来修饰,未来的全球汽车市场当然会改变,而且那个变量当然就是智能新能源。
至于欧美关税这类政策问题,不妨换个角度,至少欧洲是希望中国车企在当地建厂带动就业和税收的。另一方面,欧美当地车企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大众正发生着的事情我们都看到了,衰退同样是会渗透的,日系今天在欧美还算滋润,别忘了,短短几年前,日系在中国也相当滋润。
日产的今天会是谁的明天?谁财报上一个个看似无比稳健的数字其实暗藏杀机?当然任何可能是任何车企,本土车企也未必如看上去那么气势如虹,但如果我们像观察潮汐、观察日出日落那样去对待?
谁的明天更有把握,谁的明天心惊肉跳,那答案不言自明。
封面图片来自日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