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已经有近30多年的时间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前期的快速发展也是很正常的。
在房地产不断的发展中,各相关的配套政策以及有利于房地产发展的土壤都已经培育起来了,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房价的不断上涨,也要看到这个行业发展的速度和趋势!
比如:房价首先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央行决定房价,而不是开发商决定房价;
再比如: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不是GDP决定房价,而是吸纳的资金总量和人口增量决定房价。
今天,我还想说的是:在中国,虽然你买房子的时候设定的按揭时间不尽相同,可能是20年、25年或者30年,但你真正有压力的供楼期只有10年!
中国开始有商品房按揭贷款服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但不同的城市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
01
一位叫王新的女士,2002年在北京北二环某小区购买了一套三居室。
当时房子全款30多万元,自己与父母凑了约20万元的首付,再向银行贷款10多万元,一贷就是10年。
而当时每月还款大约1000多元,这占到了王新当时月工资的多一半,王新一心只想“赶紧还完”。
而到了2012年,这套房子的身价如今已经涨到500多万元,月租金可达到8000多元。
02
2001年5月,颜洁在北京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
据她回忆,当时是用公积金贷了34万元,20年期,每月还款2100至2200元之间。
“那时候贷款买房心里都不踏实,睡觉还在想欠着银行的钱。”颜洁告诉记者,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身边很多人都提前还清了房贷,包括自己的弟弟。
看到房子好租,颜洁下了再买一套房的决心。“但我不想再背贷款,就选了一个够全款付的小户型。看着姐姐坐拿租金,颜洁的弟弟十分后悔提前还贷,“还不如买套房呢”。
其实,这两个人都不算最早的按揭贷款人。当年的按揭贷款的确对购房者构成了巨大困扰和压力,但10年之后,这点钱已经不算什么了。如果是20年之后,更是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货币在贬值,你的收入也在上升。
按照目前M2增速(发钞速度)与GDP增速(创造财富速度)之间的差距,人民币购买力平均每年贬值6-7%,100元人民币,在10年、20年、30年之后,将分别贬值为:48元、23.4元、11元。
以此推算,如果你买了一套房子,做了30年的按揭,每月还款1万元,那么10年之后你每月实际还款金额,只相当于按揭时候的二分之一,也就是每月4800元了。
由此可见,对于绝大多数正常家庭来说,买房子真正有压力的按揭期只有最初的10年,以后的岁月将非常轻松。
路千瑜
当年的按揭贷款的确对购房者构成了巨大困扰和压力,但10年之后,这点钱已经不算什么了。如果是20年之后,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