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忠谠、人为短长——卫成公谋害忠臣、亲弟,重登卫侯之位

伯虎 2023-02-12 21:04:36

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夏,经过前期周密的准备,晋文公联合了姐夫兼老丈人秦穆公,即将发动对郑国的‘惩罚性攻击’;可就在伐郑之役马上要开始前,鲁国国君鲁僖公出面向晋文公求情,请他放了之前得罪过晋国、因此被废黜君位、关押于王都雒邑的卫国(前)国君——卫成公(虽然晋文公以霸主身份废黜卫成公君位的理由是‘抛弃社稷、滥杀忠臣’,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晋文公有意公报私仇)。

伐郑之役迫在眉睫,关键时刻,晋文公不想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废)卫成公来影响自己的大计;于是,在周天子默许、鲁僖公又献上厚礼的前提下,晋文公顺水推舟,答应了鲁僖公的请求,同意将卫成公释放,以安定诸侯盟友、同时树立晋国的霸主声望。

虽然晋文公同意释放卫成公,但他在之前废黜卫成公的君位之时,已经让卫国大夫元咺改立卫成公的弟弟公子瑕为新任卫侯,即卫中废公了;因此,即使有鲁僖公的求情,和周天子的默许,晋文公也料定卫成公被释放后一定会回国夺权,但晋文公并不能断定卫成公回国后,就一定能顺利地击败元咺和卫中废公,重掌卫国的君权,直至和自己再次作对(再作对也不怕,那就是卫成公自己要作死)。

所以,晋文公才送了个人情给天子周襄王和盟友鲁僖公,松口放了已经被关押在雒邑两年之久的卫成公。至于卫成公脱困之后的命运,那就全在他自己以后努力了。

而幸运地保住了性命、得以从监押中脱困的卫成公,从雒邑王都平安离开后的下一步计划,自然就是要谋求回国复位(如同晋文公所预料的那样)。在心腹甯俞的建议下,卫成公偷偷派身边的亲信秘密回国送信,联络了对卫国执政元咺和国君中废公不满的卫国大夫周颛、冶廑,请他们里应外合、配合自己重新复位;为了表示诚意,卫成公还授意亲信以自己的名义对二人许诺说:

“如果能帮助我回国复位、除掉乱政的叛臣(指卫中废公和元咺)的话,我恢复君位后,就任命你们二人为卫国的新任执政卿士,代替元咺的位置。”

得到了卫成公的密信以及加官晋爵的承诺后,周歂和冶廑思虑再三,为了今后在卫国的官禄和地位,他们决定迎卫成公回国复位、并寻机诛杀卫中废公和元咺,谋求富贵。

另一方面,为了麻痹国内的弟弟卫中废公,卫成公在从雒邑返回国都楚丘的途中,又命甯俞一路上不停地宣扬:

“卫侯虽然获天子隆恩开释,但已无脸面再回到卫国,这一次就要去楚国流亡避难,以后也不会再回来了。”

可在暗地里,甯俞给密友、卫国大夫孔达又送了一封私信(卫成公授意的),请他按照信中的策划,配合周歂和冶廑,依计行事,将执掌楚丘防卫的元咺给先期杀死,以防后患;而周颛和冶廑得到甯俞让孔达转交的指令后,趁着元咺带人巡查楚丘各城门的时机,率各自家族私兵突然发难,将毫无防备的元咺刺杀于楚丘东门之内。

杀死了元咺后,周颛和冶廑再接再厉,带着私兵一边向城内的公宫中杀去,一边命人沿路大喊:

“国君已经从王都返回,齐鲁之师也奉国君的命令集结于城外,预备平叛;国人们都闭紧门户、不要乱动!”

当时,楚丘城内的卫国大夫和国人们不知事情的真假,于是纷纷关门闭户,不敢外出。

因此,周歂和冶廑得以顺利地率军杀进卫国公宫之中,将国君中废公瑕和他的同母弟公子仪杀死(《左传》是说中废公被杀,《史记》是说中废公出逃、不知所踪;这里用左传说法)。

杀死了卫中废公和公子仪、以及元咺之后,周颛和冶廑拿着卫成公和甯俞给自己的几封密信,召集了还处在懵懂中的卫国大夫们,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并要求大家共同出城,去迎接在城外等待事情结果的卫成公进城。

就这样,卫成公未遭丝毫抵抗,便顺利地返回了国都楚丘,重新复位。随后,卫成公宣布将入卫国太庙,祭祀卫康叔、卫武公等卫国先君,表示自己已经重登君位。而周颛、冶廑两位功臣也奉卫成公之命,穿着卿士的礼服,准备跟随卫成公一起去宗庙祭祀,然后接受卫成公的册命,正式成为卫国卿士。

可就在入太庙祭祀之时,先进太庙大门的周歂不知何故,突然‘遇疾而死’(有可能是急性心脏病)。走在后面的冶廑眼见周歂突然暴亡,心中恐惧不已,认为这是当初二人受甯俞和卫成公鼓动,杀害卫中废公与元咺,因此神明降下惩罚所致;于是冶廑当场向卫成公称病辞官,不敢接受卿位,并脱去卿士礼服,赶紧回家隐居,总算是保了住一命。

卫成公倒是不信这个说法(也有可能周歂之死就是卫成公搞得鬼,不然哪有那么巧的事),周歂暴死、冶廑辞官,正好给自己省了两个卿位;于是,卫成公还是按照原计划祭祀了太庙,并同时宣布复位。

顺利复位后,卫成公想要赐封不离不弃忠心护主、又协助自己成功复位的甯俞为卫国执政正卿,以嘉奖其功;可甯俞不愿意接受卫成公的赐封,百般推脱,还极力推荐让孔达继任;卫成公拗不过甯俞,于是便改任孔达为卫国正卿。

随后,孔达向卫成公提出建议,请卫成公将元咺与中废公之死的责任,全都推在已死的周歂和隐居的冶廑身上,以安定卫国朝野、平定国人之心。卫成公对此不置可否,不过从此不再提及周歂和冶廑的功劳。

就在卫国发生内乱之时,晋文公已经率军出征郑国,并联合秦军包围了郑国国都新郑,伐郑之役正进行到关键时刻;所以,对于卫成公的复位和自己所扶持的卫中废公、元咺被杀之事,晋文公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也许是顾及不过来了);卫国内乱、政变这件事情,就这么被轻轻地揭过去了(春秋时期,这种事情不要太多,晋文公虽然是诸侯霸主,可也不能一一处理到位;何况他自己都是抢夺了侄子晋怀公的君位、从而登上晋侯之位的)。

有关此事,孔子他老人家在著写《春秋.经》时,写的是——‘周(歂)、冶(廑)杀元咺及子适(卫中废公字子适)、子仪’。(《春秋.经》是孔子所写,《春秋.左传》是左丘明所写)。

这里,对卫中废公被杀,孔子并没有使用臣子杀害主君时的‘弑’字,而是直接用了‘杀’字;他老人家这是认为——元咺事先逃亡晋国,又向晋文公状告自己的主君,导致卫成公被废黜君位、一度囚禁,这是‘以臣谋君、以下犯上’,不是为臣之道(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卫成公确确实实是个昏君)。

因为自己的指控导致卫成公被废后,元咺又奉(外君)晋文公的指使,改立了公子瑕为新君,这就更加不符合当时的礼法了,卫中废公(公子瑕)的执政合法性,也得不到有力的‘周礼’宗法支持;因此,在记载卫中废公被杀时,孔子用的是“杀”字,而不是“弑”字(就是不承认卫中废公的国君地位,而体现卫成公的正统君位)。

而经过这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后,卫成公总算得到了不少铭记于心的经验教训,此后执掌国政时,时刻牢记谨慎、低调之道,再也不会刻薄用事、苛刻待人,卫国的政局,因此也安稳了数十年。

对于楚丘(河南滑县)这座给自己带来不少厄运、同时又因政斗而死了三个弟弟(叔武、公子瑕即卫中废公、公子仪)的国都,卫成公实在是厌恶得很,于是在复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29年),卫成公便将卫国国都从楚丘迁往了帝丘(河南濮阳)。

而在帝丘,卫成公又平平安安地当了三十年的卫侯,直至周定王七年(前600年),卫成公薨逝于帝丘,终年不详,估计也过了五十岁了。

而卫成公因故被废黜君位、囚禁数年,之后又获释回国,然后联络卫国大夫杀害弟弟卫中废公瑕以及执政大臣元咺,最终得以顺利复位的惊心动魄故事,在两千年后又重新演绎了一遍,那就是大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夺门之变”!

虽然相隔了两千年(实际上是两千零八十七年:从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至明代宗景泰八年、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但两段历史却出奇的相似,几乎可以一一对应——————

两次成为卫侯的卫成公就是‘土木堡战神、瓦剌留学生’明英宗朱祁镇;

卫中废公则是辛辛苦苦维护大明社稷、最后不得善终的明代宗朱祁钰;

卫国执政元咺自然是护国有奇功、结果冤屈而死的大忠臣于谦于少保;

卫国大夫周歂和冶廑就是阴险狡诈、利欲熏心的‘夺门三佞’徐有贞、石亨、曹吉祥(春秋版比大明版的奸臣名额少了一人);

作为卫成公内应的卫国新任正卿孔达似乎可以对应明英宗第二次登基后的首辅李贤;

就是卫成公的心腹亲信甯俞不好找在大明的对照者,实在要安一个例子的话,也只能勉强用明英宗在瓦剌留学时的忠实侍从、后来复位时为了报恩而特意封授官爵的锦衣卫指挥使袁彬来作为对应了。

当然,鲁僖公((其实是代替主君出使晋国,向晋文公求情的鲁国大夫臧孙辰)也可以对应仅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以及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礼品)就打动了瓦剌太师也先,说动其释放已经“出国留学一年”的明英宗顺利回国的时任大明礼部左侍郎兼鸿胪寺卿,后来的大明礼部尚书、掌左军都督府事、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后来改功臣号为“奉天翊卫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兴济伯杨善(之后六个头衔,都是明英宗复位后赐封给杨善的官衔、爵位)。

最后,这里还有个滑稽之处——要是按照这样的标准一一对应的话,那么‘天下共主’周襄王岂不是成了春秋版的傀儡大汗脱脱不花?而诸侯霸主晋文公更是赫然对应出兵伐明、俘获明英宗的瓦剌首领、太师淮王也先了?这可就大大地乱了套了。

所以,以上所补充的‘两段历史史实对照’,也就是个嘻哈玩笑,当不得真的,大家看看就好,不必深究其内在的联系和对照因素,更不要上纲上线,甚至上物业以‘歪曲历史’的理由去告我,谢谢大家。

卫国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将把关注的重点转回到郑国————

就在卫成公返回楚丘、唆使国内的内应周歂和冶廑发动政变、杀害弟弟卫中废公和执政卿士元咺,重新复位成为卫侯的这一年秋天,也就是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九月,在先入郑国的前军已经巩固了在郑国境内的营地、并做好了接应后续军队的准备后,已经谋划了一年之久的晋文公与秦穆公突然大举出兵,两面夹击,分别从北方和西方攻入了郑国境内。

而晋文公和秦穆公所采取的伐郑出兵理由,就是——“郑国背弃天子、投靠楚国、讨伐同宗(晋国)”,及“郑伯当年对流亡路过郑国的晋侯(晋文公)傲慢无礼、不予接济,并驱赶晋侯”。

这一次出兵伐郑时,晋文公、秦穆公都已经年老(大概都在七十左右、秦穆公可能还要大一些;这里用的是《史记》中记载的年龄),但为了自己的功业,和国家的利益,这两位老国君还是不顾年高体衰、精力不济,坚持亲自率军出征、讨伐“不敬盟主、归附敌国”的郑国;可见,晋、秦两国对于此次伐郑军事行动的重视程度。

而那个被当做‘儆猴’(楚国)的‘倒霉笨鸡’郑文公,自以为之前已经向晋文公输诚、敬服,并老老实实奉晋国为盟主,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因此完全没有做好防备晋军前来攻伐的防御准备,算是基本‘躺平’,郑国的防卫事宜也是一塌糊涂。

而猛然听闻晋军和秦军已经联合出兵、向郑国发起猛烈进攻的消息后,郑文公猝不及防、头脑一片空白,完全来不及做出任何应对措施;而郑国军队在此之前也没有接到任何防御晋、秦两国军队的通知,因此也是手忙脚乱;当郑国上下还在慌乱集中军队、预备分头抵抗入侵的晋、秦两军时,晋文公和秦穆公就已经率军深入了郑国腹地,同时占领了若干郑国重镇,并策划着对郑国的下一步围攻了。

这种危急的局面,是郑文公以及郑国社稷所面临的生死关头,却意外地成就了另外一个普通郑国大夫的保国功绩和在后世史书中的大名——‘烛之武’,要登场了。

2 阅读:142

伯虎

简介:专注于历史事件、人物探究,追寻鲜活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