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林徽因工作的照片,真不敢相信,一代女神竟成了这样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4-02 02:58:34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 年 4月1日是林徽因逝世 70 周年忌辰,1955年的这一天,她在同仁医院病逝,享年51岁。

在告别了人世之后,林徽因的遗体被安放在了北京市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这里不仅是众多为中国革命献身的英雄们长眠的地方,也成为了林徽因这位非同凡响的女性最终的安息之所,她的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

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林徽因的名字刻在了那里,成为了永恒的记忆,她的墓碑并不张扬,正如她低调而深远的影响,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智慧和美丽。

每一位前来凭吊的游客,或许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地回想她那充满才华与情感的一生,以及她留给这个世界的宝贵遗产。

51岁,不过是才刚年过半百的年龄,人生还有将近一半的日子没有过,林徽因就英年早逝了,实在是让人惋惜。

生前,她才华横溢、名满天下;逝后,她声望不减、早成传奇。

这张照片里的这位女子正在认真的伏案工作,其实,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林徽因先生。

可以看出,图片上认真工作的林徽因,身体已经消瘦的不成样子,面部也有些凹陷,看起来有些病态,真不敢相信,一代女神竟成了这样。

那么你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为何林徽因51岁就早早去世了吗?

1934年4月,林徽因在《学文》上发表了名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笔下优美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直到她辞世百年之后,后人读她的文章还是很津津乐道,所以,好的作品永不过时。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也成为林徽因一生中最出名的一本文学作品,但是林徽因一直未说明,关于“四月天”究竟是农历还是公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

从诗句来看,雪融、芽嫩、花开、燕归,都是春天的盛景,但是农历的四月已届立夏,不比农历三月,春暖花开、百花齐放,而且林徽因毕竟写的是诗,为不是论文,所以应该是公历四月。

林徽因创作此诗时年仅三十岁,但是谁也没想到,甚至当时的她自己也浑然不觉,距离她生命的终结仅余二十年光阴。

林徽因的肺病,始于学成归国后的北上,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应张学良之邀,前往沈阳的东北大学组建建筑系,长女梁再冰就是时隔一年后在沈阳出生的。

但是由于当时的东北条件有限,当时发现自己已经染上肺病的林徽因,不得已只能在1930年返回北平养病。

次年春节,林徽因陪人前往协和医院就医,岂料,她的医生察觉异常,一经检查,发现她肺病已相当严重:不但需独自静养,而且不能与孩子接触。

林徽因的肺病就是从此刻开始,就跟林徽因如影随形,不管她哪,肺病都一直折磨着他,甚至还影响了她的事业。

一次,准备前往敦煌考察的林徽因,途中因为肺病,只得返回,此时林徽因的肺病已经严重到了影响她的工作。

1937年,日寇的枪声在北平卢沟桥骤然炸响,梁思成与林徽因于山西佛光寺大殿勘测完毕后,同往协和医院体检,梁思成患颈椎病,而林徽因肺部已出现空洞,相较之下,林徽因的病情更为严重。

医生告诫她,以她目前的身体状况,恐难以经受路途的颠沛流离,果不其然,行至湖南时她肺炎发作,高烧不退,要不是路途偶遇了一位在日本留学过的女医生,林徽因恐难活着抵达昆明。

根据女儿梁再冰的回忆,三年的昆明生活,是林徽因短短一生中作为健康人的最后一个时期。

在这里,她开始尝到了战时知识分子生活的艰辛,当时还因为梁思成年轻时车祸受伤的后遗症时时发作,脊椎痛得常不能坐立,林徽因就不得不卷起袖子买菜、做饭、洗衣。

之后又从昆明到四川宜宾李庄,因为梁思成患破伤风无法同行,林徽因不得不独自一人把母亲和两个孩子带到人地两生的李庄,一到李庄就肺结核复发且病势凶猛。

到了李庄,林徽因的肺病复发了,当时在湖南的那场四十几度的高烧历经半个多月才退下去,这早已侵蚀了她的身体。

肺病需要静养,可这长期以来的颠沛流离,又要顾老又要顾小,何来的静养?林徽因病情复发,只能躺床上,病情稍微有点好转了,她就闲不住了。

白天她拖着瘦弱的病身上街打油买醋,晚上就在微弱的灯光下给梁思成和孩子们缝补几乎不能再补的衣服。

林徽因虽身患疾病,然身体稍有起色,便卧于床上忙碌起来,她忙于整理资料、撰写读书笔记,精心为梁思成撰写《中国建筑史》做准备。

林徽因躺着的那张小小的简易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尽管身体状况不佳,林徽因也依然承担了家庭中的许多事务。

她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在病痛中协助梁思成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绘图校对和手稿撰写工作。

梁思成很多的手稿也是由林徽因润色修改的,或许林徽因在家庭中没有“保姆式”的照顾梁思成,但她和梁思成一生共患难共甘苦,她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的工作伙伴。

等到1941年4月,梁思成终于来到李庄时,林徽因已经是一个不停咳嗽的病人,且从今以后再未能如正常人一般生活,即便如此,她还是在病榻上工作不辍,并和梁思成一起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撰写。

抗战胜利之后,受好友费慰梅之托,美国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对林徽因进行了检查。

因为林徽因的病已经到了中后期阶段,检查结果不出意料,林徽因双肺与一个肾脏均已感染,医生告诉费慰梅,林徽因的生命最多再有五年便会走向尽头。

这个结果,费慰梅并没有告诉林徽因,林徽因也没有去问,但费慰梅认为:“我想,她全知道”。

1947年末,结核菌侵袭了林徽因的肾脏后,她只能在北京接受了肾切除手术。

三年后,林徽因参与了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然而,此时她的身体已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自由活动,只能在床上半卧着写写画画。

1950年,以梁思成为首的一个清华建筑系教师小组,参加了国徽图案的设计工作,林徽因是其中一个活跃的成员,林徽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参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

为了此项设计,她曾反复比对、钻研世界各地区、各时代的花草图案,笔下每朵花、每片叶,皆经她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描画。

然而,对林徽因来说,这竟是一部充满遗憾的未完成之作,1954年秋,她的病情急剧恶化,以至于完全不能工作了。

她每日于床上艰难地咳着、喘着,常常彻夜难眠,她的双眸依旧深邃,但是眼窝深陷,身形消瘦得骇人,脸上毫无血色。

五五年初,梁思成得了重病入院,紧接著林徽因也住进了他隔壁的病房,待到梁思成病势稍有好转后,每天都到林徽因病房里陪着她,但此时的林徽因已经衰弱的很难讲话了。

三月三十一日的深夜,林徽因气息微弱,她突然轻声对护士言道,想要见一见梁思成,护士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

然而,林徽因已无力再等,就在黎明将至的前一刻,悄然离世,那最后的话语,终是再无机会言说。

出生在农历四月,去世在公历4月,这是林徽因一生与4月的缘分。

不管是感情家庭,还是事业人生,她都拎得清,经营得有滋有味,让所有女人羡慕。

她的一生,饱读万卷诗书,遍行万里路途,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堪称民国大女主之楷模。

参考资料:

凤凰网读书——林徽因,被世人误读最多的民国才女 2022-10-18

齐鲁壹点——梁从诫:母亲后来说过,徐志摩的情趣中有时也露出某种俗气 2020-04-01

11 阅读:5537

评论列表

用户0000001

用户0000001

8
2025-04-06 09:26

林徽因先生走的是时候,不然以先生性格,再过两年后果不敢想象。

用户11xxx35 回复 04-06 19:24
林先生不只是助理,亲力亲为。中国建筑史数据很多是林先生测量的。梁先生手工绘图牛!可能其它人也牛,但是看到我那本书,觉得前辈牛坏了。70年后都不敢质疑

传说中的路人丁

传说中的路人丁

4
2025-04-09 06:16

林家满门忠烈[点赞]

用户11xxx23

用户11xxx23

2
2025-04-08 11:59

[赞][赞]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