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不仅参与了革命,更是妇女解放事业的积极推动者,然而,她的一生中,有一个让人惋惜的遗憾——她未能生育子女。
1894年,孙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见到了一岁多的宋庆龄,谁能想到这个小女孩会在21年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定地选择与他共度一生?

宋庆龄出身名门,她出生在一个家境优渥的家族,在当时她的家庭是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拥有西方教养和生活方式的富有的家庭。
母亲倪桂珍毕业于教会学校,父亲宋嘉树创办了影响近代革命的华美印书馆,还与孙中山是志同道合、终身不渝的革命同志,一直默默支持革命。

宋家一门六杰,父亲把这六个子女都送到美国受教育,每人都学得一口漂亮英语,和满脑子的西方民主思想。

图片上是宋氏三姐妹的合影,从左起分别是: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
她们的性格和人生路截然不同,姿色各有千秋,做人做事也各有特长,大姐宋霭龄表情严肃,为人性情冷漠,不苟言笑,但她专注于理财,精于算计,深谙投资之道。

二姐宋庆龄酷爱读书,经常思考中国民主革命的意义,以她的家世,本可以过着优渥生活,不需要费心其他事,然而她为了真理和民众,偏偏选择了一条艰难崎岖、孤单寂寞的道路,甚至和家族决裂。
妹妹宋美龄活泼外向、任性,喜欢穿衣打扮、游山玩水,出入于各种社交场所,对掌握权力有深切的期望。

在少年以及青年时期,宋庆龄其实超级漂亮,吸取了父母容貌的优点,五官和脸型饱满精致,有镌刻之美,气质高贵优雅,书卷气浓厚。
此时小妹宋美龄还没长开,大姐宋蔼龄和宋母长得一模一样,宋庆龄在三姐妹中是最突出的,后来由于长期的操劳奔波,生活艰苦,宋庆龄老的有些快,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她原本的样子。

从照片中看,大姐宋霭龄长像一般,二姐宋庆龄颜值最高,小妹宋美龄气质最好。
宋家三姐妹自幼生活在非常优渥的环境中,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极为亲密,后来又一同去美国留学,然而,在同一屋檐下长大的姐妹三人,在婚恋观上却天差地别,有着不同的追求。

有幸见过宋庆龄女士的人往往会赞叹她的魅力,那种集合了美丽、高贵、智慧、坚韧、悲天悯人的东方魅力。
在我们的记忆里,她是国家名誉主席,是一位爱穿旗袍的沉稳的女士,很少有人知道她的青春时代竟是那样年轻少艾,英姿勃发。

宋庆龄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9岁时,父母就将她送入上海第一所外国教会开办的收费制女校,中西女塾就读,1907年夏天,14岁的宋庆龄就通过了清政府的选拔考试,考入了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宋庆龄自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后,即赴东京探望流亡当地的父母,其间,她邂逅了久仰的孙中山先生。

由于宋庆龄从小就知道孙中山是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英雄,也了解父亲在各方面支持他的事业,因而对他非常仰慕。
宋霭龄因婚事辞去孙中山秘书之职后,宋庆龄就继任了孙中山秘书这一职位。

宋庆龄第一次见到孙中山时,就迷上了他,即使两人的年龄差了30岁,但崇拜英雄,是少女的天性,孙中山一米五九的身躯,在美丽的宋小姐看来,竟是异常的伟岸。
但其实孙中山也是一样,第一眼看到宋庆龄,就为之心头一颤,原本有些冰冷的心,也勃勃然热腾起来。

1915年秋天,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奔赴日本与大自己27岁的孙中山结婚,婚礼上,孙中山送给宋庆龄一把手枪,说:“枪里配了二十颗子弹,十九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危急时留给自己……”这是孙中山和宋庆龄之间极为重要的爱情证物,因此,宋庆龄终身珍藏这把枪。

对宋庆龄而言,孙中山既是丈夫,又是救国英雄与革命导师。
在她心中,爱情与革命已然交融,他们共处的十年间,生活艰苦且充满坎坷。

这张照片就是在孙中山途经日本演讲的时候拍的,一路上孙中山发表了演讲,所阐述的政见深得人心,影响广泛,但是由于一路舟车劳顿加上带病北上,到天津的时候孙中山就病倒了。
追随孙中山的10年间,她曾孕育过一个生命,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场意外中导致流产,以至于终身未生,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不但在健康方面受到严重的损害,精神上所蒙受的创痛,尤为严重。

这对宋庆龄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更加不幸的是,仅仅两年后,孙中山也匆匆告别人世,孙中山去世时,宋庆龄只有三十二岁。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坚定与勇气,在那个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时代,她勇敢地追求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了与孙中山并肩前行。

宋庆龄终身未曾生育子女,为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过于寂寞,宋庆龄收养了警卫秘书隋学芳的女儿隋永清,后来妹妹隋永洁出生后,也经常到宋庆龄的上海寓所玩,姐妹两人给她那清幽的寓所增添了生气。
这对姐妹花自出生后不久,就陪伴在宋庆龄左右,与她一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二十余载岁月。

但宋庆龄毕竟是一代伟人,她胸怀博大、爱心诚挚,在后续革命生涯里,她心系万千儿童,长期投身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疼爱孩子,将博大母爱奉献给全中国儿童。

这是1981年,宋庆龄在维多利亚大学,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时的珍贵留影,此时她已经88岁了,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此时她坐在轮椅上,身体很虚弱,病魔缠身,身边随时需要有人照顾,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的照片。

孙中山走后,宋庆龄没有再嫁,漫漫岁月中,宋庆龄遇到了李燕娥,当她以女佣的身份走进宋庆龄的生活时,宋庆龄也没有想到,未来的半个世纪岁月中,两人一直互相陪伴,直到死神才将她们分开。

李燕娥出身悲惨,父母早逝,16岁时不堪忍受二流子丈夫的虐待,离开家庭投奔上海的老乡谭妈,谭妈做过宋庆龄的保姆,于是就把李艳娥介绍给了宋庆龄当保姆。
李燕娥成了宋庆龄的贴身丫鬟,主要照顾宋庆龄的饮食服装出行,甚至还充当了贴身保镖,时间久了,两人的关系显然已从主仆关系发展成亲密的姐妹与好友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给了李燕娥一笔丰厚的遣散费,足够她下半辈子生活,李燕娥却没有要这笔钱,而是留在了宋庆龄身边,主要工作就是照顾管理宋庆龄在上海的旧居,和孙中山先生的遗物。
1979年,李燕娥不幸患上子宫癌,宋庆龄心急如焚 ,亲自把李燕娥接到北京给予最好的治疗 ,最好的照顾。

可惜,癌细胞已转移,1981年2月5日,李燕娥弥留之际,她抱着宋庆龄的头,含着泪说:“我去了以后,谁来照顾你呢,我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啊!”
焦虑煎熬中的宋庆龄,除了热泪盈眶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最好的姐妹去世了,宋庆龄悲痛欲绝,当李燕娥的骨灰盒被送到宋庆龄寓所时,她迎上去,把脸紧紧贴在骨灰盒上,不住地抚摸着,泪水打湿了盒面。

为了日后能够和李燕娥葬在一起,宋庆龄将李燕娥葬入了宋氏墓园,与父母臧在一处。
面对人们的质疑,宋庆龄坚定地说道:“她是我宋家的一份子!”100多天后,88岁的宋庆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她已交待好后事,拒绝与丈夫合葬,而是选择与父母、李燕娥葬在上海的万国公墓。

宋庆龄一生挚爱孙中山,但是对她而言,李燕娥是陪伴自己半个多世纪的人,这份感情,难以割舍,她就不能让李燕娥一个人孤独地长眠地下。
最终,工作人员遵从了宋庆龄的安排,将宋庆龄和李燕娥合葬在一起,两人之间动人的感情,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孙中山宋庆龄牵手十年:革命与爱情融为一体(组图)2014年03月12日

文摘报—— 流言下真实的宋庆龄2019年0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