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将军刘华清

党史博览 2024-05-30 09:07:45

文/余玮

担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穴右二雪在南京军区检查工作,查看炊事兵行军负重情况

拄着拐杖,带着微笑,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如约步入所在中央军委办公厅所在的办公室,然后迎面缓缓走过来,同我们一一握手。刘华清的到来,似乎带来一缕春风,使空旷而简朴的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只见刘老满头银发,白衬衣衬着青色领带,和蔼的笑容,外表与着装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这一下子拉近了与笔者的心距;刘老挺拔的身材仿佛让人看到当年将军挥师鏖战的英姿。一落座,他便招呼身边工作人员给我们一行三人沏茶。其实他们早已为记者备好了茶水——在刘老的第一句问话中,笔者便品味到老将军的关爱与体贴之情及好客的平民本色。

孤军北上,转战万里,勇当长征急先锋

1935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华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此时,他已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出了整整70年的心血。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延川县后,刘华清在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的主导下,一起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歌词,填入了流行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首歌曲的曲调之中。这首军歌从红军时代一直唱到了今天,唱遍了全国。连毛泽东也十分喜欢,说过不仅要唱,还要讲解,遵照去做。

红二十五军在西进北上过程中,途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军领导教育部队一面行军打仗,一面做群众工作,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部队每到一地,都要调查了解社会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决保护群众利益,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边抽烟,刘华清边回忆往事:“1935年8月中旬,我军进入静宁县以北的单家集和兴隆镇等地。这里是回民聚居的地区,军政委吴焕先及时对全体指战员进行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教育,专门规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的经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注意遵守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他让我用毛笔把‘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写成大标语,贴到街上。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助民劳动,切实做到了秋毫无犯。”因此,红二十五军在兴隆镇受到了广大回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还有10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

关心部下,爱民爱兵,好一位“布衣首长”

“我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没有发过脾气,他们有错误的时候,也总是教育、说理。即使是较为严重的错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也没有处分过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所以,一批批同志与我的关系都挺好。一二十年来,不少同志当过我的警卫员,工作过程中的确接受了不少锻炼,但时间长了也学不到啥,我就建议他们到地方去再锻炼为好。”采访时,刘华清这样说。

刘华清在河北打游击时,身边有个警卫员,家里十分困难。“抗战胜利了,我说,你回家吧,打败日本鬼子都要回家了。回去照顾你的父母,找个老婆成个家,种种田,安居乐业。”10年后,刘华清曾专门派人看望这位警卫员,当得知他已娶了老婆有了孩子,还有几亩地,日子过得非常好时,刘华清尤为欣慰。“他在战争年代跟我三四年,很有感情,同生死,共命运,把首长当父母、当亲人,什么都照料得好,吃饭、走路、休息……”

刘华清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秘书,上海人,他的父母亲年事已高,自己家里也没人照顾。“一个儿子给我当秘书,一个女儿(他的妹妹)出嫁了。家里有困难,没人照顾,我建议他安心转业到上海。”于是,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秘书,因为个人的特长到地方成为了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工作很得力。“其实,我舍不得离开他,他也舍不得离开我,我们是忍痛离别呀。高兴的是,他在家乡干得不错,他的父母也很高兴。”一次,刘华清在上海考察,抽暇专门到这位秘书的家里看望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亲极为喜悦,说:“首长,非常感谢,感谢您的关心,儿子的工作安排得好。”刘华清却出人意料地这样应答:“我还得感谢您哩,您为国家养育了一个好孩子。”

2000年5月,老将军到上海检查身体,不见这位跟自己多年的秘书来看望,不免惊诧——以前每次来上海他都来看看,这次怎么了?一打听,他因病住院了。于是,刘华清在详细询问了病情后,由于自己也抽不出时间到医院看望,就让工作人员把自己带的钱送上4000元,以解治病之需。

中国有句俗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起工作时间长了,自然有了感情,这种感情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原则的基础上的。“警卫员、秘书、炊事员、司机、保健医生,我希望他们要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法律,不违纪,不犯法。现在市场经济,千万不能走弯路。他们还年轻,不可能对一切问题的认识都那么正确,他们需要教育,需要帮助,需要鼓励,需要信任,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予指导。我们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我有什么理由打人、骂人、吼人?”每每得悉过去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地方干得不错时,刘华清有的是说不出的高兴。他们还经常来信,来电话,有时他们来北京看看自己的首长。“我们感情非常好,我也希望他们成长、提高、发展。要干得好,学得好,为人民多做好事与实事。”

刘华清在中央领导岗位工作时,曾多次受中央委托,到各地考察工作。每次,刘华清都注意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生活疾苦,密切党群关系,这其中有不少事在地方被传为佳话。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亲人八路军……”1993年1月,刘华清到延安参加纪念双拥50周年活动。在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旧址前听到《拥军秧歌》,老将军是那样的亲切与耳熟,当年战场上,老百姓慰问八路军的情景又浮现眼前。

激动之中,刘华清情不自禁地走进人群,和当地群众一起扭起秧歌。他的舞步虽较为缓慢,但心里却年轻,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回响在杨家岭上空。在枣园,刘华清专门走访了当年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回忆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听说被称为“延河畔上不老松”、“国防教育热心人”的老红军张文清家中有困难时,当即嘱咐军分区的同志一定要想方设法帮他解决生活难题。

刘华清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尽管很忙,会议很多,但只要有时间,就下部队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他们的父母相信人民军队,把子弟交给了我们。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爱护他们。部队应重在教育、引导,从思想政治上关心士兵,爱护士兵。”刘华清对少数基层干部带兵简单粗暴,打骂体罚士兵极为反感,主张要以父母心、兄弟情关心士兵,对士兵成长进步负责。“干部只有爱兵,才有资格带兵,才能把兵带好。作为一名老兵,我有责任对基层干部进行传、帮、带,把我军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传下去。”

每到部队调研,刘华清总是设法争取多安排点时间下连队看看,多到基层走走。1996年4月的一天上午,他走进某部八连三班宿舍,战士们正在学习。他随机问了几名战士的姓名、籍贯、入伍时间及工作学习情况,大家回答得令他很满意。他又临时动议到炊事班。炊事班正在准备午餐,菜板上放着中午准备吃的土豆、青椒、猪肉。

刘华清于是细问了几样蔬菜、肉类的价格,并掐着指头算起账来。从战士的伙食标准、主副食的价格、农副业生产的补贴,到全连每月的消费总量、每人每天的平均数,他了解得清清楚楚,认为司务长讲得实在没水分,令人信服。在场的干部无不为首长如此关心连队伙食管理的情景所感动。

在刘华清办公室东北角,一座比例为1:35的长征二号LM-2E航天模型十分抢眼,足见我们首长与航天的难解情怀。这个航天器似乎也诠释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回,在发射现场,正待发射的导弹弹体被身边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及时发现焊接部位有一些焊溜与咬边。由于是特殊金属材料、特殊物体的焊接,这些部位要求质量又十分苛刻,在这紧迫的攻坚任务前,一时没人敢应接。

良久之后,只见一位技工头戴焊罩、手持焊枪稳稳走过去,来到巨大弹体旁细细观察焊接部位,然后他娴熟地操起焊枪,对弹体进行了整形焊接。一道刺眼焊光划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所有人齐刷刷地注视着一道道刺眼飞逝的焊光,直到焊光突然停了,大家仍然盯着焊光消失的地方。经验收,焊接部位一次点焊成功,不但已焊透、焊牢,没有丝毫的气孔与夹渣,而且美观。“啊,焊接成功了!”

刘华清不由得喊了一声,惊醒的人们一下子涌到焊接的导弹旁。“同志,你立了大功,为国家挽回了数千万元的损失。”刘华清上前紧紧握住这位工人师傅沾满油腻的双手,连说感谢。从此,这位共和国的将军与一位普通的工人师傅交上了朋友。前几年,这位老师傅不幸去世,刘华清得讯后亲赴这位普通人的追悼会……

关注老区,支持建设,梦牵家乡大别山

言及家乡,这位大别山之子的思绪回到了儿时。1916年10月,刘华清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花桥乡刘家院子(今大悟吕王镇刘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在家乡,他曾任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黄安中心县委书记,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等职。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记。从他少年时期投身革命,驰骋沙场,回家的路就总是很漫长漫长,但他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出“恋乡”的情结。刘老最遗憾的是自参加革命后,再也没同自己的父母亲见上一面。

刘华清参加革命一走就是14年,一直杳无音讯。母亲思儿心切,白天站在大路边眺望,夜晚坐在床边哭泣,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老人家眼睛哭瞎了,身体拖垮了,不久抱憾含恨离世。父亲领着全家艰难度日,好不容易熬到全国解放,在三年困难时期也与世长辞——在家的兄弟怕影响将军的心情和工作,没有写信告诉他,因此,他也就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两位老人,脸朝黄土背朝天,养育了一代开国将军,而自己却常常连饭也吃不上,只能喝又苦又涩的苦菜汤……所以,刘华清每次回故乡,总要到父母的坟前走一走。当走到父母的坟头时,他流泪了,也许是在回顾自己的经历和苦难的家庭,深感忠孝不能两全……

1989年2月11日,巍巍大悟山寒气袭人,滠水河面还浮着薄冰。“将军回来了!”“老将军从北京回来了!”刘华清回到大悟县吕王镇刘垸村时,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涌上村头。老大娘、老大爷都含着泪花说:“好不容易盼回来,一定要多住上几天!”

刘华清不停地挥动着双臂,大声喊着:“乡亲们好!我回来看望你们啦!”这个老汉要把将军拉到自己家里去坐坐,那个大娘端来了花生、瓜子儿……在儿童时代同刘华清一起读过书、放过牛,后来又一起扛过红缨枪的刘宏顺老人显得格外兴奋,拍着刘华清的肩膀直嚷着:“你在北京那么忙,哪有时间回穷山沟?”

刘华清拉着他的手,无限感慨地说:“就是千忙万忙,也忘不了大悟山!”沿着石板路,穿过曲折的小巷,刘华清急匆匆地想去看望老战友刘海儒夫妇。当得知两位老人已去世时,刘华清心情很沉重地说:“我回来迟了,再也见不着他们了!”听说两个姐姐来了,刘华清又急匆匆地去看望。刘润湘老太太惊喜地站起来,一把抓住老弟的手,热泪直流。她是刘华清的叔伯姐姐,已83岁了。当年她同刘华清一起扛过红缨枪,为红军站过岗,送过情报,搞过宣传,“大姐,上次是1965年回来看的你,一晃又20多年了,就是时间再长,我也忘不了你啊!”刘润湘老人仔细打量着刘华清的脸,看了许久,才颤抖着声音说:“三弟,回来看看好呀,我们都想念你。我活不了多久了,能见三弟一面就心满意足了。”

同亲姐姐刘润清见面,他心情更为激动。姐姐提出要把大女儿的户口转出来,将军的双眼湿润了。他记得,在自己还不懂事的儿童时代,就是靠姐姐纺线织布挣钱读书的。那昏黄的油灯下,姐姐纺线,弟弟读书,常常相伴劳作至深夜;在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姐姐是靠节衣缩食照顾父母的,她常常饿着肚子,把少得可怜的食物留给双眼失明的母亲吃……今天,他又见到风烛残年的姐姐,深情厚谊说不尽,用什么相报呢?刘华清向姐姐赠送了礼品,又安慰姐姐说:“都转出去,怎么办呢?没文化,不能工作,给组织上又添麻烦。全国这么多农民,都转户口安排工作,国家怎么承受得了?我们为国家工作的人,不能干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事情。”姐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又安慰弟弟说:“不合政策就不办。”临别时,姐弟俩还在一起合影留念。

“我们兄弟6个,一个姐,一个妹,大哥二哥是农民,现在只有一个弟弟还健在。今年4月份,我弟媳从湖北来北京看我,他们年纪大了,我也年纪大了,每年看我一次,我回去很少。我弟弟,是一个典型的农民,一辈子种田,老老实实种菜,养儿育女,老观念,什么也不想,什么娱乐也不会,连扑克牌、玩麻将都不会,很老实忠厚。”当记者进而问地方政府是否曾帮他的弟弟安排过工作或给予过什么照顾时,刘华清连连摆手——当地政府也没安排,也不应安排什么工作,当然也不应给什么特殊照顾。

在离开家乡70多个春秋里,屈指算来,他只回了4次家乡,而且由于工作的缘由,每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然而,这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将军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感念,因为那是一方生命的热土,因为那里是养育他成长的山川。看到家乡还较为困难,发展较为迟缓,老将军心底里有说不出的酸楚。吕王镇中学校长曾请首长题写校名,刘华清很高兴:“吕王是个老苏区,反动派杀了好多人,内部肃反也杀了不少的人,把老百姓都杀怕了。解放后,怕读书,怕参加工作,所以这里很落后,跟外地差距很大。治穷,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科技。”

关于校名的表述,开始还讨论了一番,镇长说写“大悟县吕王镇吕王中学”,县人大主任说:“就写‘吕王中学’,这样管得长远一些。”刘华清赞同后者的意见,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下了“禹王中学”四个大字。吕王镇由吕王城得名,吕王城解放前叫禹王城。把“吕”写成“禹”,足见将军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地一名均记忆犹新。

其书,本来遒劲豪迈,饶有气势,但他却谦虚地说:“写得不好,你们看不中的,到北京我再好好写一幅。”回到北京后,刘华清还真的另写了三幅校名。在书写时,认为繁体“学”字不好写,还特地翻了字典。

家乡要修马路、建水站、修水库,投资不够,每每找他,他从不认为是给自己添麻烦,总是非常支持,乐于相助,为家乡、为老区的建设出谋划策。尔后,看到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新变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刘华清打心眼儿里高兴。

刘华清在研读军事著作

大悟县国防教育中心需要一架退役飞机和一辆退役坦克,他在任时签字“请总参装备部在淘汰的装备中解决”。当一辆退役坦克在解放军的护送下开进大悟山时,群众奔走相告:解放军送坦克来了!前几年,修京珠高速公路,地方为考虑经济发展,很企望高速路过大悟,以带动老区经济发展。这想法,刘华清认为十分得理,也符合国家有关扶助老区发展的政策,于是立马向国家交通部反映此情况。

很快,通过了新规划的方案。2002年春,大悟县县委书记来京看望刘老时,很感激家乡山旮旯里走出来的老革命为家乡、为老区的发展出了力。呷了几口家乡人送来的茶,轻轻咳嗽了两声,他说:“我没有忘记家乡,家乡人也没忘记我,家乡这些年来看我的可多了。”刘华清每逢在报刊、电视上看到家乡的新变化、新发展与新成就,兴奋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今天,关注家乡发展的他经常收到家乡人的来信,接待家乡人的来访。

戎马一生,纵横驰骋的刘华清,不仅如此,他对生活、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同样充满了眷恋,他视自己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的革命老区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些年,刘华清在视察各地时,都不忘到革命老区走一走、看一看。他忘不了在那些艰苦的岁月,是革命老区人民用满腔的心血,支援了革命战争,养育了人民军队。

珍惜今日,回忆昨天,似水年华凝巨著

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首次通过电视艺术手段,以全方位、全景式的构图,从整体战略高度,形象地展示了中原突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001年3月24日,电视剧开拍前,刘华清在家中听取了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湖北经济电视台台长赵征对筹备情况的汇报后,说:“这段历史很重要,从来没有全面表现过,拍成拍好意义重大。要从政治上、战略上突出中原突围的重要历史作用。”他还欣然出任该片的总顾问,为该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讨论创作计划、组织剧本创作和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中,他一直给予了关心与支持,希望剧组同志反复查对史料、确保该片在重大史实上准确无误。

2001年5月,《中原突围》在历史发生地湖北大悟县宣化店镇开机拍摄。2002年“八一”前夕,《中原突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首播。刘华清认为该片战争场面壮观宏大,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体现了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的主导思想。那时期,刘老每晚8:00时整便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他对剧中李先念的扮演者徐平的表演很赞赏,连说:“演得好,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中原突围的发生地在湖北,剧中人物李先念、郑位三、王树声、张体学等均为大别山人,与自己是同乡,宣化、黄陂等地点就是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因此,刘华清在看《中原突围》时,感觉十分亲切。

刘华清退下来后,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体虽不如以前,但也恢复了正常。或许是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离岗的老人学习和工作时间似乎依然不减昨天。他每天总是设法抽出一些时间来,看文件、看报、读书,有时到办公室坐坐,了解情况,与工作人员联络感情。当然,散步、打桥牌、玩麻将、下象棋、听京剧、看电视剧与录像带这些兴趣爱好,他还是保持着,还偶尔下下厨房露一手炊事哩。

从1998年下半年起,刘华清在为《中共党史人物传》撰写小传的同时,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纵横捭阖的内容交织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其重要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回忆录写了4年,讲了写,写了讲,写了改,改了又补充,总算有了个初稿。许多东西要回忆、走访、调查与整理,要花不少精力。要么不写,写就要对个人的历史负责,对党和军队负责。”要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和亲身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梳理,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好在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拿出了初稿,可说了却了一桩心愿。

采访中,刘老说:“人到老年,格外注重感情,格外怀念过去那些充满深情和友谊的事,对老战友、老部下的思念之情越来越重。”凡是老同志逝世,只要发来讣告,他都发唁电、送花圈。在京内的,能参加遗体送别的,他一般设法去。“这是一种友谊、情感的表达。人老了,向往的是平稳、自由、安静的生活。平民出身的人,无论官多大,职位多高,到头来他还是个平民,是个布衣之人。”专访结束前,工作人员递上一张某中央领导的讣告。当时,因在全神贯注接受采访,他没有顾及,不知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之后又见自己的战友离开了人世,自己是何种感情。

道别前,刘老很客气地坚持并站着同笔者合影留念。笔者建议他拿本书翻阅摄张生活照时,他很配合地从身后的书柜里随手取出一部人物志,笑了笑:“我知道,你们是叫我装样子,摆姿势。”相机定格的那一刹那,我们宛若阅读到一位平民式的将军……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

7 阅读:448

党史博览

简介:高层次,大题材,深揭秘,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