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李铁映看报时发现小叶丹后人消息,立马下令:请来北京

品味红梦史说 2024-12-11 05:36:44

1995年的一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李铁映在报纸上看到一条特别新闻,内容是记载一位彝族首领后人生活困难的消息。

李铁映在看清楚那位彝族首领的名字以后,立刻将这件事重视起来,并派出身边的工作人员到四川大凉山核实消息的真伪。

没多长时间,被派往四川的工作人员就为李铁映带回了核实结果。

那就是报纸上的消息确定无疑,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后人目前生活困难,孩子们已经到了上不起学的地步。

李铁映在得知这一情况以后,立马下达命令,那就是将小叶丹的后人请来北京,由政府照料他们的生活!

那么,有关彝族首领小叶丹究竟有着怎样一段历史往事?他的后人们后来又是什么情况?

一 长征路上的结拜兄弟

1950年刘伯承带领大军解放大西南的时候,就专门吩咐过部下,前往大凉山寻找自己的结义兄弟小叶丹。

中央已经准备好让他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要知道在革命队伍中只有同志和战友一说,可从来没有讲过因为和某位高级领导有着江湖结拜兄弟这种情况,就给予官职的。

而刘伯承之所以会讲出这种话,自然也不是因为江湖义气这么简单,原因就是这位彝族首领小叶丹对革命有着巨大贡献。

在长征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帮助,中央红军就要步入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的后尘。

那是1935年5月,蒋介石为了进攻中央红军,特意亲自乘坐飞机到达云南昆明指挥大军,想要在大渡河以南地区重军围困中央红军。

在中央红军的转移道路上,蒋介石一面调遣部队围追堵截,一面用飞机抛撒了大量传单。

里面的内容都是诋毁红军的,想要以此断绝红军一直依靠的群众路线。

当时中央红军想要赶到大渡河渡口有两条路,一条是利于行军的“官道”,另一条则是经过冕宁县的彝族人民控制区到达安顺场。

相比于这条“官道”,彝族控制区的形势要更加复杂,那里千百年来都是少数民族生活和聚集的地方,他们十分排外,常常会攻击贸然进入这里的汉人。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走“官道”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

可蒋介石也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所以将大量军队都布置在了官道大路上,等着红军赶到。

毛主席鉴于这种情况,就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找到最佳行军路线,在避开国民党的追击部队的同时,安全到达渡河点。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位亲历石达开覆灭历史的当地老秀才宋大顺贡献了极大力量。

他当年自从看到石达开带兵覆灭于此,就像思考围棋残局一样,想着有什么破局的方法。

中央红军抵达这里以后,毛主席为了了解当地情况,就找到了宋大顺,宋大顺告诉毛主席,当年石达开之所以会在此地陷入绝境,很大原因就是彝族控制区的原因。

石达开的部队在那里遭到了彝族人民的四面攻击。

所以损失惨重,最后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因此红军只有平安从那里通过,才能强渡大渡河。

毛主席很重视宋大顺的这番见解,就派出两员大将当开路先锋,到彝族控制区处理好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获得彝族人民的帮助,然后平安经过这里。

二 彝海结盟

这两员开路先锋分别是刘伯承和聂荣臻,他们都是四川人,对于这里的风土人情要更加熟悉一点,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够处理得当。

刘伯承深知自己身上任务的艰巨性,一面翻阅书籍了解彝族人民的习俗,一面找向导想要和当地的彝族首领搭上关系。

在红军小分队进入彝族控制区侦察情况的时候,刘伯承还再三叮嘱他们,如果遇上彝族人民,无论如何都不能开枪,否则就军法从事!

这些前去侦察情况的红军战士们将刘伯承的话牢记心中,而彝族人民在遇到红军战士以后,很快就将我方当作侵犯领土的敌人。

拿着武器对战士们进行了殴打,很多人的枪支和衣服还被对方夺走了,可就算如此,战士们也没有违反军令,没有朝着对方还手。

前去侦察的战士们带着被攻击的消息去面见刘伯承,刘伯承很快就搞明白了对方的首领名为小叶丹,是彝族首领中的少壮派,有着极高的威望。

刘伯承派人去和小叶丹取得联系,告诉他红军没有任何恶意,就是路经此地。

只要能够安全经过就行,不会侵犯彝族人民的领土,也不会破坏他们平静的生活。

小叶丹一开始对于这些话是不太相信的,他在得知有武装部队靠近自己领地的时候,就召集族人准备打仗。

可没想到自己派去的人和红军起了冲突以后,对方拿着枪都没有还击,并且也不抢东西。

但凡是交易粮食也比寻常的价格更加公道,宁可睡在荒郊野外也不进村落。

红军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引起了小叶丹的好感。

他觉得这支部队与往常遇到的国民党军队有着很大不同,就派出了自己的亲信管家沙马尔格去见刘伯承,看看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沙马尔格作为小叶丹的管家,经常代替首领与外界接触,因此听到过一些关于红军的消息。

在得知他们是为了穷苦人打天下以后,对我军十分有好感。

在与刘伯承沟通的时候,沙马尔格为我军出了一个主意,只要刘伯承同意,顺利经过彝族控制区这件事可以高枕无忧。

那就是彝族人非常重视义气,只要刘伯承愿意和小叶丹成为结拜兄弟,红军就属于自家人了,小叶丹一定会帮助红军安全抵达渡河点。

刘伯承作为革命将领,本身对于这种江湖仪式是很反感的,但此时为了红军大部队的安危,就同意了沙马尔格的这个建议。

三 后人由政府照料

小叶丹听说红军大官要与自己结拜以后,很快就放下了以前对汉人的偏见。

最后两人在1935年5月22日,在红军战士和彝族人民的见证下,于彝海湖歃血为盟,正式结拜为义兄义弟。

仪式结束以后,刘伯承将陪伴自己多年的手枪送给了小叶丹,对方则将自己的坐骑送给了刘伯承,以此作为结拜信物。

有了这层关系的保障,小叶丹带着自己的队伍全程护送刘伯承通过彝族控制区,后面等到毛主席所在的中央纵队抵达以后。

小叶丹也是全程护送,一共花了七天时间,将所有红军队伍送到安顺场渡河。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小叶丹也被革命思想感化,愿意带领彝族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最终成为革命的一份子。

刘伯承走后,小叶丹牢牢记着大哥的叮嘱,带着属下进行武装斗争,最后被敌人勾结内部反对势力而残忍杀害。

当时刘伯承正带领八路军活跃在抗日战场上,并不知道小叶丹遇害的消息。

从彝族控制区一别,等到15年以后,刘伯承才率领大军进军大西南,进行最后的解放战争。

四川解放以后,刘伯承派人去寻找小叶丹,一面是惦记这位结义兄弟的安危,一面则是他当时挽救了红军,对革命有着重大贡献,按理应该有所奖赏。

可刘伯承派出的寻人队伍只带回了小叶丹被害的消息,他的后人为了躲避仇敌追杀,也隐姓埋名在大凉山内,不知所踪。

后来一直到刘伯承去世,都没有放弃寻找小叶丹的后人,只是大凉山面积太大,有关小叶丹后人的消息一直没有传回来,最后刘伯承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铁映清楚这段历史,所以在报纸上看到小叶丹后人的消息以后,立刻派人将他们接到了北京。

当时小叶丹的妻子和四个孩子已经相继离世,剩下的只有孙女果基曲比嫫,孙子沈建国,以及外孙伍龙。

在政府的照料下,这几个孩子都被推荐入学校读书,毕业后政府原本准备将他们安排在北京工作,但几人坚持回到家乡,帮助族人发展。

参考资料:

1、小叶丹:彝海结盟谱写民族团结之歌——金台资讯2022-07-29 08:07

2、彝海结盟:父亲刘伯承与小叶丹在长征路上的民族礼赞——人民网2016年08月22日10:30

0 阅读:22
品味红梦史说

品味红梦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