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最容易忽视3个真相,任何电影都从未提及,与毛主席有关

品味红梦史说 2024-12-12 04:32:00

提起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彭德怀总指挥的正确指导,以及舍生忘死的志愿军战士们。

殊不知抗美援朝能够胜利,远在北京的一位领导人同样居功至伟。

这位领导人,就是伟大的毛主席。

不论是在历史资料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大家都忽略了抗美援朝胜利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三个因素都与毛主席息息相关。

那么这三个因素是什么?

毛主席又为抗美援朝做了哪些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朝鲜人民热烈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摄影/吕厚民)

一、心系战场,调兵遣将

抗美援朝之时,我国刚成立不久,工业体系还来不及发展,因此在武器上并不占据优势。

敌人可以坐在汽车上日行千里,志愿军却只能穿着草鞋靠两条腿行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摄影/黎 民)

美联合国军拥有制空权,凭借飞机侦察敌情,给我军带来不小的伤害。

我军却连一架飞机都没有,只能仓皇躲避飞机的轰炸。

而且在冰天雪地的朝鲜,美国有专门的运输飞机,我军的补给运输却没有实现机动化。

而且美国还违反国际公约使用燃烧弹,进一步加大了我军的伤亡。

我志愿军二级英雄关崇贵用轻机枪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并击落敌机一架。(摄影/吕相友)

虽然我军获得了巨大胜利,打得麦克阿瑟仓皇退场。

可新上任的李奇微却做足了功课,抓住我军补给薄弱、火力不足、机动性差等弱点大做文章。

李奇微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军的后勤补给经常受到敌军的重点照顾,导致我军弹药补充不及时,还经常缺衣少食。

就连公路都被李奇微派兵占领,进一步加大补给运输等困难程度。

这样一来,志愿军不仅在战场上出现重大伤亡,不打仗时也会因为疾病、寒冷等原因牺牲许多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共同作战。(摄影/胡宝玉)

到了第五次战役时,我军减员情况十分严重,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可敌人不会等待我们那么长时间,李奇微一直在准备进行大反攻,战斗随时有可能爆发。

就在彭总司令焦头烂额之际,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却早就做好了应急对策。

为了补充战场上的兵员,毛主席将京津卫戍部队改编成20兵团,司令员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成武。

奔赴朝鲜之前,毛主席专门嘱咐杨成武保持冷静,以战斗的胜利促成和谈。

杨成武也不负所望,刚上战场就歼灭上万敌军,逼得敌人不得不和谈。

杨成武

在和谈期间,杨成武面对不安分的敌军,一连攻占多个高地,彻底消灭了敌军嚣张的气焰。

除了20兵团外,毛主席还为彭总司令送上一份大礼——王耀南。

王耀南

二、坑道战立大功

自从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以来,敌我双方围绕着三八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大部分战斗变为阵地战。

相对于炮火齐全的美军来讲,这种战斗十分轻松。

可我军却几次陷入困境,战斗也越发惨烈。

尤其是上甘岭战役中,美国换上来的范弗利特少将,利用炮火优势给我军带来巨大伤亡。

而上甘岭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采用了坑道战。

毛主席此时也意识到,我军并不具备打阵地战的条件。

如果一味与敌人硬碰硬,吃亏的还是我们的战士,而且很有可能无法获得胜利。

范弗利特

为了减少伤亡,也为了发挥我军的优势,毛主席决定在全军推广坑道战。

在敌军向我军阵地倾泻炮火时,战士们可以进入坑道中躲避,避免遭受无谓的伤亡。

待敌人靠近时,战士们可以走出坑道杀敌,还可以因此带给敌人更大的伤害。

但毛主席可没有时间亲临战场推广坑道战,他直接将解放军的坑道战专家王耀南派上战场。

王耀南抵达战场第一件事,就是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告诉大家坑道战的优势,同时解释放弃地表阵地并不意味着投降,而是减少伤亡给予敌人沉重一击。

看到战士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王耀南立刻督促大家修建坑道,将各阵地的坑道都挖通,以便彼此间及时支援。

自从我军使用坑道战后,敌人的炮火就无法带给我军那么大的伤亡。

到了晚上,志愿军就从坑道中涌出,向敌人发起反击,反而给敌人造成巨大伤亡。

凭借着坑道战,志愿军抵御住敌军的炮火,让美联合国军不得不止步在三八线与我军谈判。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调兵遣将以及推广坑道战外,毛主席还多次在北京指挥战斗。

三、高超的军事指挥

抗美援朝第二阶段,李奇微发现我军弱点后,一再进攻我军大后方,企图切断我军之间的联系,同时让后勤系统陷入瘫痪。

特别是在第五次战役中,李奇微指挥部队依靠机械化优势,从两侧包抄十万志愿军。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志愿军只有撤回三八线以北,才能保住这十万大军。

可在志愿军北侧,就是李奇微的部队。一旦志愿军向北撤退,就会陷入他的包围圈中。

可向南撤退又拉长了战线,同样不利于志愿军。

毛主席在这关键时刻给出建议,让这十万军队继续向南打,将李奇微的部队向南吸引,最终让敌军陷入孤军深入的境地的困境。

与此同时,其他部队立刻在北部支援,将李奇微的部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而被李奇微威胁的十万部队可以分散突击,避免更大的伤亡。

最终除了一个师指挥不力被俘虏外,其他师团级部队都成功返回了三八线以北。

此外,李奇微发现我军擅长野战但因补给不足无法拉长战线后,便针对我军设下了陷阱。

每次都让我军看到敌人,距离似乎也能追得上。

可一旦继续追赶,就会拉长战线导致补给不足,李奇微就会顺势发起反攻。

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告知邓华不要执着于消灭敌军大部队。这样不仅我军损失惨重,还可能无法到达预期目标。

不如一点一点吃掉敌军,积少成多获得最后的胜利。

就是凭借着毛主席的指挥战术,邓华最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避免了我军的伤亡。

虽然毛主席不在一线作战,但他对战场形势却极为关心,而且总能在关键时刻作出重要指示。

朝韩停战协议签署仪式

凭借着毛主席的领导,志愿军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威风,让世界各国终于不敢随意欺辱中国。

对于毛主席对抗美援朝的贡献,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1.维普:毛泽东与中国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7,共15页

2.维普:论毛泽东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指导——《政工学刊》 2023年第12期5-7,共3页

3.维普:从抗美援朝看毛泽东的高超政治智慧——《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2-45,共4页

0 阅读:67
品味红梦史说

品味红梦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