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胡耀邦拍着一位院长的肚子说:亩产3万斤,你肚子有多大?

帝哥说史 2025-01-26 20:32:21

1959年元旦刚过,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决地清理劳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指示精神,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前往西南地区视察。1月8日,胡耀邦来到贵州省独山县。

胡耀邦

1月9日上午,按照独山县委的日程安排,胡耀邦来到距离县城10多里的尧梭管理区视察。当年为了农业生产实现“大跃进”,尧梭设有一个“青年农业科学研究院”,共有会员36人,专搞农业科学种植研究,其研究实验的项目有“农田深翻”、“小麦卫星”高产田、丰产大坝等,农田深耕要求达到4.5—5尺,小麦卫星高产田要求每亩下种250斤,收获3万斤。

胡耀邦听完管理区领导的汇报后,便要去看“科学院”的试验田,他到试验田后,问正在那里劳动的“科学院”院长韦兴科:“这‘卫星’田是你们种的吗?”

韦兴科回答说:“是我们‘科学院’种的。”

“这块田有多少亩?”

胡耀邦和群众们

“1亩。”

“下了多少种子?”

“250斤。”

“计划收多少?”

“计划收3万斤。”

胡耀邦听后走过去,微笑着拍了拍韦兴科的肚子说:“收3万斤,我看你的肚子究竟有多大哟!计划收这么多,你要建多少粮仓呀?”他又回头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这样下去,苦的是庄稼人啊!”

这天下午,胡耀邦来到店下大队参观丰产坝,他问陪同的管理区党总支书记黄安诚:“你们这个丰产坝的田翻了多深?”

黄安诚回答说:“深翻有5尺。”

胡耀邦听后笑着说:“哎哟,这就神了,牛高四五尺,人高五六尺,田翻5尺深,那人和牛怎么下田干活呢?”管理区的领导听后你看我,我看你,谁都答不上话。

随后胡耀邦来到大队会议室,他问黄安诚:“这屋子能坐多少人?”

黄安诚回答说:“最多也只能坐20来人。”

“坐40个人行不行?”

“那就太挤了。”

“坐80个怎么样?”

“那就像装鱼罐头了。”

“再加10倍的人怎么样?”

胡耀邦和乡亲们合影

“那就只有人重人、人压人,非挤死、压死、闷死不可了。”

胡耀邦这才笑着说:“那你们一亩田播250斤麦种,又是怎么回事?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既要呼吸也要通气的嘛!这叫自然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办事,到头来只能是事与愿违啊!”黄安诚等人听后恍然大悟,表示后面立即整改。

1月15日,胡耀邦来到贵州省湄潭县视察。当时“大跃进”正在全国兴起,《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文章《鼓足干劲生产,敞开肚皮吃饭》,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胡耀邦却对此表示质疑,他在向湄潭县“双千人活动分子”大会讲话时,大声地问参会人员:“《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的提法对不对?”会场一片哗然,没有人敢回答。

胡耀邦又对大家说:“同志们,这两句话不完全对,应该修改一下:‘鼓足干劲生产’前头应该加‘继续’二字,‘敞开肚皮吃饭’前头应该加‘准备’二字。我们现在粮食生产还没有过关,粮食还不够吃,吃饭还要节约,要继续鼓足干劲生产,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了,才能敞开肚皮吃饭,所以现在只能准备敞开肚皮吃饭。”

胡耀邦

胡耀邦的讲话给了参会人员很大教育,在那个“左”倾思潮盛行的年代,他敢于实事求是讲话,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0 阅读:332
帝哥说史

帝哥说史

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