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与朱德,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两位伟人。五十年来,周总理与朱德休戚与共,二人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怀,用一生书写了真挚情谊。
在周总理的卧室中,他的小圆桌上一直摆放着朱德的照片,这张照片里,年事已的的朱德正戴着老花镜,看着手中的文件。
能够在周总理最亲近的空间里,放着朱德照片,由此可见这是怎样可贵的友谊。
可有危害,让与周总理相交半个多世纪的朱德会在几十年后,流泪说:“这怎么对得起恩来”?
1922年11月,两位来自中国的陌生人敲响了莱茵河畔周总理的住所。
看着眼前两位风尘仆仆的“不速之客”,周总理礼貌又带着几分谨慎的询问道:“你们好,我就是周恩来,请问我可以帮助到你们什么吗?”
这时其中一位男子激动地说道:“我叫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接着他又指了指一旁的另一人说:他叫孙炳文,这一次我们是专程来柏林拜访你的。”
这是两位伟人的第一次相见,此前周总理是没有见过朱德元帅的,可是却也早闻其大名,他知道朱德当过护国军旅长,也跟随过蔡锷讨伐过袁世凯。
这一天,在周总理的住所,总理与与朱德、孙炳文彻夜长谈。
朱德、孙炳文向周总理讲述了救国救民的理想,同时他们也情述了被陈独秀拒之门外的事情。
在周总理面前,朱德没有绕弯子,他很是直白的表达了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
周总理并未直接回答朱德,他只是认真的听着,期间也会问一些问题,就比方说:如何看待如今的国内形势?”,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什么看法?”
此时的周总理年仅24岁,却已是“中共旅欧支部”的重要负责人之一,而36岁的朱德元帅却徘徊于组织的大门之外。
这一次的相见,让朱德对周总理印象极为深刻,眼前这位青年人不仅是热情潇洒,还才华出众,是个很厉害的人。
而周总理也同样的朱德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年长自己12岁的军人朴实、忠厚,可却也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执着而热烈。
1922年11月,在周总理的努力下,朱德如愿以偿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的周总理对朱德说道:以后你们对共产党党员的身份要进行保密,不可以对外张扬,因为如你们一般有社会背景的人,保密身份,这会对党的工作起到更好的作用。”
由于朱德是以“秘密党员”身份加入的中国共产党,他在结束德国之行以后,就去往了莫斯科学习,然后才回到的祖国。
1926年7月,朱德动身去往动员川军杨森弃暗投明加入革命的队伍中,到这一年的9月和陈毅领导了反对英军屠杀中国人民的活动,11月则是和刘伯承等人策划在四川泸州等地发动起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开始打死杀戮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在八七会议上,毛主席这时提出了“枪杆子中出政权”的观点,至此彻底改变了共产党的历史发展道路。
1927年7月底,中央派遣周总理担任南昌起义前委书记,负责南昌起义的指挥工作。与此同时朱德作为南昌市公安局局长,他所负责的警备工作,在这时就显得格外重要。
7月31日晚上,朱德在家中设宴宴请了南昌城团以上的各个头目,其目的便是为起义军争取时间。
8月1日,周总理、朱德、贺龙、刘伯承、等人策划下起义军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一起义的枪声也敲响了蒋介石的警钟。自此朱德也从秘密战线中到了公开战线,
在国家国家博物馆中一直珍藏着一条打着许多补丁的毛毯。
这条毛毯很是普通,可是他的经历却非同一般。
1931年,董振堂与赵博生、季振同率领第26路军17000名官兵发动了“宁都起义”,宣布要脱离国民党,加入到红军队伍。
第一次见到朱德时,董振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竟然会穿布衣、着草鞋、与士兵们同吃同住。
在感动之余,董振堂就将自己的一条淡粉红色的毛毯送给了朱德
而这天毛毯就跟着朱德经历了五次反“围剿”,再之后又跟着他走过了万里长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之后,周总理应张学良之邀请,奔赴西安,一同处理“事变”之后的一系列事宜。
此时正值值隆冬时节,陕西的气温也低至了冰点之下。
就在周总理离开延安之时,朱德把那条跟随了他多年的毛毯拿了出来,也不等周总理说话,就塞到了他的手中。
朱德说:“此去西安任重又道远,恩来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呀,千万不可以被冻坏了。”
周总理很是感到的说道:“使不得,使不得,老总我比你要年轻12岁,你更需要它。”
“这是老总你唯一的一件御寒宝物,你要是把它送给了我,那你就得挨冻咯。”
朱德:我这边你不用管,自然会有办法,可是你出门在外,更需要它。
周总理坚决不肯要,而朱德却是坚持要给,二人几番推让后,朱德说了句十分令人感到的话。
“你呀,总是说我比你要大上12岁,可是我就与你讲讲我们老家的规矩吧,我们那边,兄弟如果要出门远行,那即便是再穷,家里也得想办法让他吃饱、穿暖,不可以叫他在外面挨饿受冻。”
根据周总理的警卫员回忆说,在听完朱德的话以后,总理不再推让,而是默默接过了这个毛毯。
1937年4月25日,周总理与张云逸乘坐着一辆大卡车准备南下与国民党和谈,就在汽车刚离开延安后不久,周总理与张云逸一行22人忽然就遭到了一伙土匪的袭击,这一次包括周总理在内的22名同志当场牺牲了11人,又有7人受重伤,仅有周总理、张云逸、孔石泉等四名同志没受到伤害。
陈有才身上的那条朱德送给周总理的毛毯也在这次身中六弹。可饶是如此,他依旧拼死与敌人搏斗。
在这次战斗中,那些土匪们不仅是杀害了陈友才,还将他随身所携带的物品也狠狠砍了几刀。
毛毯便赫然在其中,陈友才的鲜血染红了这条毛毯,等到周总理拿到这条战友的遗物时,他不由泪流满面说道:“友才是替我死的,永远也不可以忘记他!”
接着总理就让妻子邓颖超把这个毛毯的血污给清洗干净,然后再一针一线缝补上窟窿,在此之后的总理就将这件毛毯一直带走身边,睹物思人。
在这一年的9月,周总理得知朱德即将率部东渡黄河与日寇一决生死,他心中充满了担忧。
要知道这一年的朱德已是50岁了,而前线艰苦的生活条件恐怕会对其身体再添重压。
一念至此,他将那条特殊的毛毯,再次交到了朱德手中。
这一次朱德带着周总理回赠的毛毯,去往了抗日御侮的征途。
每到天寒地冻之时,朱德总会摩挲着毛毯,回忆起与总理在柏林畅谈理想,依依惜别的画面。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与朱德元帅依旧时常关怀,时常问候对方,曾经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是一起为人民服务的伟大领袖。
1975年7月11日,这时候的周总理清楚或许自己的时间已是不多了,在这天他的精神还算不错,就准备与朱德元帅见一面,等到下午四点多时候,周总理叫让高振普去打电话,问问朱德是否有时间,可以的话,他想见朱德元帅一面。
对这一次的见面,周总理想了许多,他为了保证朱德元帅的健康,还对高振普交代道:
目前是4点多,等会老总要是可以来,那就是5点钟到这儿,我们大约会谈上半个小时,老总会在5点半离开,6点钟他就能够回到家里吃饭了。每天按时吃饭是朱老总多年的习惯,他呀,有着糖尿病,年纪也大了,我们不可以影响到他吃饭。假如他今天不能来,那就请老总在去往北戴河之前来一趟。”
接着高振普赶就给邓颖超打去了电话,将事情告知了对方,邓颖超则是叫他直接询问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接着高振普又给康克清打了电话,讲述了周总理的想法。
康克清说:“请你报告给总理,朱德的身体很好,他这几日没有其他安排的事。他也一直想去看看总理,也一直在等待着你们的电话。他是准备在见过总理以后再去北戴河的。”
与康克清沟通过后,高振普就将事情向周总理做了报告。
过了一会儿,周总理说:“我先换上衣服,等等去客厅去见老总,不可以叫他看见我穿着病号服。”
此时的周总理已是因患癌体重降到了61斤,可饶是如此,总理依旧如此细心,担心让朱德元帅为他难过,在总理的心中他永远是没有想过自己。
5点50分,朱德来到了医院,时朱德来了以后,周总理就赶忙迎上前去,紧紧的握住了老友的手,二人没有说话,一切已在不言中。
朱德说:“恩来,你还好吗?”
总理笑道:“还好,咱俩坐下来谈吧。”
朱德的动作有些缓慢,周总理向来就细心,这时他发现沙发高度较低,就关切的说:“老总,不如咱换一个高一点的椅子?”
朱德摇了摇头,表示了拒绝。
这一次两位伟人在客厅里谈了二十多分钟,之后周总理不愿意去耽误朱德的吃饭时间,就叫他先回去,临别之际,朱德对周总理说道:“下次我来看你时候,你务必要好起来呀。”
二人握手告别,那天周总理一直目送着朱德坐上了车,然后才回往的病房。
可是朱德元帅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与总理的告别,竟是他与周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
有些离别,或许已成了最后的告别
当周总理去世时,朱德元帅的身体也不是很好,那天下午他还接见了外宾。等到他回到家中,就见妻子康克清心情沉重地对他讲要对总理的离世做一个思想准备,同时康克清还说:“目前总理病情又出现了恶化。”
听到消息的朱德心情很是沉重,过了许久他才说道:总理的手术之前不是挺成功的吗,怎么就忽然恶化了?”
在那天朱德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以后,打开了家中的收音机,没过去一会儿就传来了周总理逝世的讣告。
听闻消息的朱德整个人都呆住了,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伴随着收音机里面传出的阵阵哀乐,加上他回眼看到家人落下的眼泪,这一刻朱德才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一瞬间,这位开国元帅之首的朱德不自觉间留下了眼泪,他呆呆的坐在了沙发上。
这时妻子康克清还告诉他说,总理的遗愿是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地和江河里。对这件事,朱德没有想象中的意外,他下意识的喃喃自语道:
以前人们死后都是用棺材埋在地里,再后来时代进步了,死后就要火化,这是一次革命。周总理他为了党、国家、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位真正彻底的革命家。你们也都要去了解一下总理的革命史。”
住的就去往了北京医院参加周总理的遗体告别,当时的他穿着是整洁的军装,他在女儿朱敏的陪同下乘车而去。
路上的朱德就把自己的军帽给摘掉了,以此表达对周总理的敬意,可是当时他的身体并不好,他的女儿也很是担心朱德会冻着,于是就不停的的将父亲帽子扶正。一直到走近总理遗体时,朱德这才将军帽彻底摘了下来,然后他用左手将其托起。
在走进厅里的那一刻起,朱德眼泪就再难控制住,等站到周总理遗体前时候,朱德更是老泪纵横。
此时已是90岁的朱德元帅,他几乎是靠着家里人撑着他才可以勉强站稳。可是他忽然就在那一瞬间站直了身子。
低声说了一句:“恩来!”
接着,朱德元帅先是向周总理的遗体鞠了一躬,然后他再站直身子,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缓缓的抬起了自己的右臂,用右手再次向周总理敬了标准一个军礼。
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可却是让在场的叶剑英、宋庆龄、李先念等人皆是情难自禁,全都哭了起来,随之全场留下了眼泪。
这也是朱德元帅此生最后一次敬军礼。
回到家中的朱德一连数日都天吃不好睡不着,无数的悲痛几乎击垮了眼前这位90岁的老人。
1976年1月15日,周总理的追悼会如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时秘书问朱德道:老总,周总理的追悼会,您还参加吗?”
朱德点头道:“恩来的追悼会,我是一定要去参加的”
可就当朱德即将要上车的时候,他的双腿此刻却是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的身体,怎么也没能站起来。朱德坐在沙发上一边叹气一边说道“唉,看样子这次是去不成了,这怎么对得起恩来呢!”
等到周总理的追悼会举行时,当天朱德通过电视转播全程见证。伴随着电视传来的阵阵哀乐、悼词,朱德再次流下了眼泪。
一眨眼就就是过去了几个月,此时的朱德生命也是到了最后的关头。
他在生前就曾对子女讲:“我是无产阶级,在我死以后你们没什么可以去继承的。”
到临终时,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这里有两万元的存款,还请告诉康克清,让她把这笔钱交给组织,作为我的党费。”
这笔钱,他攒的并不容易,因为即便是在建国以后,朱德成了元帅,可是他却从未领取过自己的津贴。
7月5日,李先念、邓颖超、聂荣臻等人前来看望他,此时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大元帅,看着眼前的战友们,他想去与众人握一下手,可是他的胳膊却是怎么也抬不起来了。
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妻子康克清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朱德看着哭红了的双眼的妻子,忍不住调侃的说:“我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的了,就是没吃饱过。”
这是一句简单的玩笑,可是其背后却隐藏着现代社会难以想象的艰难。然而这份艰难却是他们的常态。
没过多久,朱德的的病情急转直下,在抢救无效后,这位共和国的元帅溘然长逝。
按照习俗,需要给朱德元帅换上新衣服然后才可以入葬,可是他的妻子康克清却是向众人说:朱德元帅已经很久没买过一套新衣服了。
朱德元帅的一生是节俭的,也是温柔的,他一生坚强,可却晚年时对自己的几位老战友才会忍不住自己的情绪,留下了令所有人为之心疼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