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王建安在部队看电影,看到桌上有暖水瓶:两小时不喝会渴死?

历史的丰碑 2023-10-19 17:23:02

作为从长征走来的老红军,在王建安不管是何时,官兵平等的作风都不可以丢掉。因为毛主席曾对她讲过:“共产党部队取胜的法宝之一,便是官兵平等……”

在听完主席的话后,王建安也是深以为然,于是他就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从未曾忘记过,对搞特殊的事,王建安更是痛恨万分。

王建安出生于湖北黄安一个村子中,他自幼家境贫困,在他年少时加入了吴佩孚的军队。

可是军阀的作风混乱,让王建安再难忍受,最后他还是选择离开了开吴佩孚的军队,回到了家乡,他在军队里一共待了两年,这段日子里,他是由收获的学到了许多东西,凭借着这些,他在当地组织了一支农民武装,并在1927年加入了共产党。

此时正值大革命失败,国共两党合作破裂,许多地方的革命党遭到了国民党迫害。

在此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也正是这一思想的指导,共产党决定在黄安、麻县一带发起武装暴动,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麻起义。

王建安积极响投身到了黄麻起义,自此他也正式的走上了救国救民的红色革命道路。

在土地革命时期,反"六路围攻"战斗中,红三十军第88师的政委是王建安,师长汪烈山则是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于是她就同时担负起了副师长和政委的职责,单独去指挥部队杀敌,他也成功歼灭了川军第一师。从这以后在军队里,王建安就成了公认的"军政双全"的指挥员,他不仅可以带兵打仗,还可以做政治思想工作。

1948年豫东战役结束以后,,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开始筹划起了攻打济南方案。为尽快拿下济南,时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副司令员的王建安,来到了西柏坡与众位领导面谈。

在王建安指挥部队取得豫东战役胜利回到西柏坡时,他一看到毛主席便立即迎上前去,然后紧紧的握住了毛主席的手。

看着激动的王建安,毛主席笑道:“建安同志呀,这一次我们想请你杀回老家去,完成一个大举动咯!”

一听到任务艰巨,王建安赶忙询问毛主席是什么任务,随即主席拿出地图,开始给王建安讲述起了即将要交给他的任务。

在当时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解放区连连告捷,仅剩余济南还掌握在敌人的手中:“军委决定先将济南解放了,你要先到山东兵团,许世友在那边担任着司令,你则是去出任副司令,这件事你有什么意见吗?”

王建安一听主席的话就清楚了言外之意,当初自己与许世友之间有些误会。1937批判张国焘时,许世友就曾准备回四川打游击,可是就在临出发前王建安感到有些不妥,就把事情告诉了党中央,让毛主席来处理。

尽管说到后面许世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是他与王建安之间也有了些隔阂。后来在抗战爆发后,尽管他们二人都在山东,可是即便是一同开会,许世友也不会与他讲话,有几次王建安也曾有意去消除掉与许世友的隔阂,不过许世友依旧对他“不理不睬”。

山东战场上,他与许世友被称为“山东双雄”,这一次给许世友当副手,二人能否密切配合?在听完毛主席对自己的安排以后,王建安没有任何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之后毛主席就邀请了王建安一同去吃饭,在吃饭时毛主席告诉他,现在许世友还在养伤,那边战役的指挥还是要多靠他:很多人说‘两雄难并立’,我看呀,应该是‘孤掌难鸣’,你们两人要同心协力,我们的战士都会跟着你们赴汤蹈火的!

在离开前,王建安手里多了一个公文包。根据王建安儿子回忆说:父亲从未透露过这个公文包的来历,可是父亲去二是把这个公文包带在身边几十年。

王建安到华东局以后,不久正在蓬莱养伤的许世友就赶到了山东兵团驻地,听闻许世友回来了,王建安觉着自己可以“交差”了。就在这时,许世友上前握住了他的手说:“我刚回来,咱们这边的情况还熟悉,建安同志你还要唱主角呢!”

这时候距离攻城时间还有六天,许世友三人经过研究后决定部队秘密前往济南附近集结。为能让众人同心协力,顺利拿下济南城,许世友请王建安喝起了酒:“自延安一别,这是你我是第一次喝酒。酒到意到,过去的也就让他过去吧,以后谁也不准再提了。”

说完许世友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而王建安也是被许世友的这份真诚所感动,二人冰释前嫌,联手上了战场,仅仅是用了8天时间便把济南城给拿了下来,同时也将王耀武给活捉了。自此以后就有了一句传言:“虎啸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后来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是这样说的:“两只虎,一位是廉颇,一位是蔺相如,毛主席让这俩位在济南城下演了出《将相和》。”

许世友曾这样评价王建安:“尽管说为门战场上会时常起争执,有时还会拍桌子,可是我们却从不拆对方的台,我们这些部队带的,为的就是打胜仗。”

1955年9月,在那场授衔仪式上,战功赫赫的王建安没能出现在授衔的名单上,这也令许多人感到疑惑。

有关他授衔的传言便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是因为王建安做人太过自满,也有人说王建安本该是中将的军衔,可是有其他考量才会迟迟没有定下来。

实际上,这些都不是是真正的原因,之所以授衔仪式上没有王建安,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身体出现了问题,没能赶上那一年的授衔仪式。

1956年国防部大楼,彭德怀与黄克诚,亲自为他授予了安上将军衔以及三枚一级勋章。

之后的王建安长期担任副职,他担任过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他的许多领导以前都曾经是他的手下,可是对此他从不抱怨。

叶剑英说他:“建国以来,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王建安同志很不容易啊!”

1975年,毛主席在看完王建安汇报的材料后,察觉到了对方的变化,他不再像授衔时那般骄傲自满,他做到了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名利。这也让毛主席感到很是慰,决定再给他更大的责任。

8月,中央发布命令:“任命王建安同志为中央军委顾问。”自此王建安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任命的第一个军委顾问。"

接见第一批军委顾问罗瑞卿、谭政、陈士榘、陈再道和王建安时,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说道:“中央叫你们来出任军委顾问,是要你们给军委担任参谋助手,为全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在担任军委顾问后,王建安便按照毛主席与中央军委的指示,充当起了军委的参谋助手,他不久将下部队搞调研,这也成了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

调研那段时间里,王建安始终坚持毛主席提出的实事求的工作作风,他从不弄虚作假,发现调研中的不正之风以后,他也会立即点名批评。就因为这件事,他还得罪了许多人。

那些被王建安得罪过的人,对他自然表现的很不满意,找机会就向上面告状,甚至于有些人还告到了了叶剑英那里。

有次,叶剑英将王建安叫来,让他汇报调研的结果。在看到王建安后,叶剑英说:“有人在告你的状呢!”

在听完叶剑英的话后,王建安也清楚这是什么人在告他状,可他依旧满不在乎地说道:“肯定是那些我批评过的人吧。”

看到王建安猜得不错,叶剑英笑了笑,就表达了他对王建安工作的支持:“你的批评是得对,今天咱们照个相吧!”

1976年6月,王建安去往了天津考察,在晚上吃饭时,他说:这一次为去了两个厂子,发现里面有些机器多是罢工状态,一群人坐在在厂子里可是什么事也没得干,领导们整日里把政治运动挂在嘴边,这样的状态如么行,天津的人民难道都不用吃、不用喝,整天说说话就能把日子过好了?”

听完王建安的话,在场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后来有次王建安去某师调研,恰巧当天晚上师里放电影,王建安当下就觉得去“凑热闹”,可是等他去以后,却是发现竟给他安排好了“首长专座”:有条桌、藤椅、茶缸、水瓶,可是战士们却坐在背包上。

这让王建安很生气,他愤怒的问道:“你们摆这个做什么?”

对方回答道:方便首长您喝水。

王建安不满的说:“两个小时不喝水,还会渴死呀?你们要坐你们自己坐, 反正我是不坐。”

说完他就拿起一个小凳子,坐到了战士们中间,官兵们见到这一幕,随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还有次王建安去自己以前待过的部队检查,在吃饭时,他看见桌上摆满了好酒好菜,于是她很是生气的说:“不就是吃个便饭吗?这可以叫便饭嘛?中央说不准请客送礼,我们这些高级干部更不能去带头,不然中央的指示就没办法落实到位,赶紧把桌上的酒菜都撤下去吧!”

这时候有位领导为难地说:“您看,现在都准备好了,就下不为例吧!”

可是王建安却说:“不可以去搞下不为例,事情很好办嘛,酒还没有开瓶,收起来;菜的话,你们可以卖给隔壁的干部灶。”

1977年,王建安去往了厦门一支部队视察工作。就在他视察的时候,忽然后面走来了一批部队领导。等看到来人以后,王建安有些不高兴了,他说“你们来做什么?”

领导们:“我们来给首长您带带路。”

王建安:“怎么还怕我丢了不成?你们去的话,那我就不去了。”说完这句话,王建安便一个人向前走去,原地留下了一群领导面面相觑,他们也只好乘车离开。

在视察中,王建安从不去搞特殊,他会时常在开饭前半个小时就到部队,下了车他就会前往战士们的食堂,和战士们一同吃饭,聊天,因为大部分都战士们都不认识王建安,这也让他更能了解真实的情况。

当时因为经常在外边视察工作,王建安的衣服也会出现各种破损,于是她就自己随身带着针线包。等到他看到衣服破了以后,就会趁着晚上休息的时候,自己去缝补。第二天继续去视察工作。

1978年3月,徐向前担任了国防部长。

为更好的了解部队的情况,徐向前找到了王建安,他满是担忧的说道:最近为一直在考虑,咱们的军队现在究竟可不可以打仗?现在说的都好,可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呢?建安同志你是指挥打仗的,为希望你可以去了解下真实情况!”

听完徐向前话的王建安,他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来,坚定地说道“是!徐帅!”

为可以获得更为真实的数据,王建安就按照此前工作经验,他每至一处都不会提前告知,也不会去听军队领导汇报,而是径直的去往了连队,去实地考察,他听说有部队的训练成绩非常好以后,就会去看一看。

在这支部队的营房半里外,王建安与他的秘书没有任何征兆的就出现了。接着他来到了在这支部队的养猪圈里,这时候的她看见有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在收拾猪圈,一边收拾,还一边哼着歌。

见到他们到来,这个小伙子抬起头看了一眼,然后又忙碌了起来。这是的王建安清楚,对方是简单这样的场景许多次,才不会意外。

王建安也没有去责备对方,而是走过去询问道:“小伙子呀,你这养的猪挺肥的嘛,每周可以宰一头吗?”

听到王建安的询问,这个小伙子回答道:不可以的,按照规定,存栏猪必须达到连队人数的三分之一。上个月我们宰了两头,没达到规定的数量,不过是为应付参观检查,还从其他连队借来三头,猪刚到的时候还挺不合群的,把耳朵都给咬伤了!”

听到这里王建安笑道“是吗?这样也可以?”担心王建安不相信,这个小伙子刚准备要解释,可这会却是响起了起床的号声。

接着王建安察看了战士们的宿舍,他用手摸的时候,却是发现子有些潮湿,于是她就让战士们把被子抱出去晒晒。

听到他的话,战士们摇头道:这可不行,被子一晒就叠不整齐了,今天有首长要来检查。

这一句是王建安听到最多的,几乎是他问话的时候,都会有。

等到他这一次视察结束后,就给给中央军委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里他写道:“搞这样自欺欺人的把戏,平时还可以马虎过去,可要是到了打仗时候,那就得付出血的代价!”

在工作中有着严格要求,生活里他也保持着两袖清风的优良传统,他常常和周围的同志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共产党的干部只可以当人民公仆,要讲廉洁,首先必须从党的高级干部做起。”

王建安的几个孩子一直是在外地工作,组织上劝他将几个孩子调回北京,这样也有个照应,可是王建安坚决不同意。有次他的妻子牛玉清听说按规定可以调一个子女在身边工作,于是就试探的询问他。可王建安回答说:

“孩子们不是私有财产,只要我还没死,他们几个人一个也别想调回来。”

后来王建安积劳成疾,医生就劝他少吃一些猪油,可当时王建安家里客人多,植物油不够吃,因此秘书就瞒着他购买了10斤花生油,得知消息的王建安很是不高兴,他对秘书说:

“这件事看起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他超出了规定。假如高级干部都这么做了,那岂不是把党风全给带坏了!”

在王建安离世前不久,他曾与妻子一起看电视,当看到电视里中外国政要离世以后都会举行隆重的葬礼,他就对妻子讲道:我死以后,就不要开追悼会、送花圈了,把为的骨灰撒到老家的土地就可以了。

1980年7月25日,王建安与世长辞,在他离世当天,他的妻子牛玉清就向组织讲述了他生前的遗嘱。

当时王建安病重以后,他的消息在外地的子女都没有一丝获知,等他离世以后,几位子女匆匆赶来,这天牛玉清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商讨起了王建安的身后事,最后讨论成了五个“不”:

不开追悼会;不送花圈;不组织遗体告别;不通知生前好友;不请负责同志护送遗体火化。

等到一个后,他的战友与部下们才知道这件事,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惊,王建安离世竟会一点消息都没有,众人互相追问,可结果却是都不知道。

13 阅读:3531
历史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

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