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少年时代,小编在中学英语课本上读到一篇课文,里面大概提的是A先生很富有,但却没什么朋友,而B先生虽然很贫穷,但却有一群好哥们。当然,这篇课文对于杜绝中学生存在嫌贫爱富的想法确实有很积极的意义,但是,现实却很尴尬:那就是穷人是最没有亲情的。
1、古代真相很多人相信听过这样的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穷人家里都没有亲情,从亲子关系可以看出来这一点。
在古代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因此一个家庭想要保证安全,就需要人丁兴旺——当然换个说法是人力资源丰富。对于当时的穷人来说,人丁可是翻身的重要资源。
首先人丁意味着劳动力。和现在没有大学学历就不能就业不同,在过去,小孩子差不多3岁就可以成为家里的辅助劳动力,从事一些辅助劳动,稍微大一些就需要去从事劳作了。因此多一个男丁就意味着多一个劳动力,多一笔进项。
当然古人对于残障孩子也是没有亲情的。在古代,弃婴比比皆是,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弃婴不能承担劳动力的功能。
其次意味着武装力量。在过去乃至2020年的农村,如果家族里人丁兴旺,往往就可以称霸一方,反倒是人丁单薄的,就容易成为牺牲品。在过去,如果财主家后继无人,也可能成为吃绝户的对象,而穷人如果能繁衍出一大群的子弟,那么则可以依靠人多势众,成为村里新的霸主。
第三,人丁意味着财富。在2020年代的当下,尚且存在把自己的子女卖给人贩子获利的情况,更何况在古代?其实彩礼还真属于封建文化的残余——过去农村人卖女儿,娶妻方买断女人的一辈子,才需要支付彩礼。而对于过去穷人来说,女儿可以卖,必要的时候,儿子也可以卖。
因此综合这些来看,在古代穷人眼里,子女都属于被利用的工具而已,既然是工具,又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2、现代情况当然即便是现代社会,穷人也没有什么亲情可言。
现在很多穷家长把自己翻身的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比如自己可能初中都没读完,但却幻想自己的子女能通过高考考上985甚至清华北大,然后带着全家一起腾飞。当然这无疑是天底下最可笑的事情。
而家长对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毫不在乎,对于当代家长来说,自己的子女不过是自己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和炮灰而已,亲情当然也是丝毫不存在的。甚至小编曾看到一个家长表示:自己全家翻身的希望可就在孩子身上,所以必须让孩子努力考上985,甚至宁可自己的孩子因为承受不了学业压力而跳楼或者进入精神病院也无所谓,因为如果这个孩子跳楼了或者成了精神病患者,那么就再养一个,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为止。
其实这样想法的穷人家长不在少数,在他们眼里,亲情都是自己给下一代洗脑,愚弄下一代的宣传。真正的想法依旧是把下一代当炮灰、耗材和工具。
所以,狗屁的穷人亲情!
所以说到这,有必要说一句:鸡娃可耻。吃儿孙饭更可耻!
越传统的越穷越野蛮
前几天,我哥说我曾经说过一句大话。惊愕之下,我立刻否定:我没说过这句话。我老婆一旁附和:他真可能说过这种话。正在吃饭的儿子轻轻一句:以爸爸的个性,不会说出这种话。我不由自主:到底是儿子最(亲)。年纪已老,我最大的心愿是儿子能过得好一些,不必为了日常生计,太苦太累。这不叫亲情吗?
人穷,有家难回……!不代表所有人哈!
不能一棍子,六十年代大家都穷,亲情不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