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巴菲特卖比亚迪这件事颇有微词,认为老巴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没必要过于迷信。
看到这种说辞,我觉得颇为可笑,巴菲特当然不是万能的,观其投资生涯,错误的时候也时有发生。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老巴对企业的理解,是绝大多数专业投资者拍马都及不上的,更何况是更为弱小的业余散户。

你觉得老巴不一定正确,固然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作为一名连财报都看不明白的散户,你出错的概率其实远大于老巴出错的概率。我实在不明白,又哪来的底气对于自己基于从众心理建立起来的观点,如此盲目地自信呢?
说巴菲特观念老化,不懂比亚迪,那么请问当2009年比亚迪仅9倍PE时,懂比亚迪的各位大咖又在哪里?老巴不动如山,坚定持有比亚迪十几年,大赚25倍,和2021-2024年才开始高位追涨比亚迪的人相比,到底谁更懂比亚迪呢?
诚然,老巴也会看走眼,但是仔细研究过老巴的投资履历,会发现看错案例大多源于对企业本身的评判,而出于回避市场情绪过热作出的决策,几乎没有出现过错误。事实上,巴菲特从来没有否定过比亚迪是一家优秀企业,卖出的理由仅仅只是因为价格太高了。

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中石油的故事,2002-2023年巴菲特以每股1.62港币的平均价格拿下了价值4.88亿美元的中石油,到了2007年以12元港币左右的价格开始抛售,兑现了大约40亿美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巴卖出之后,中石油继续上涨,当年的最高价达到了20.25元港币。如果换在今天,肯定又有很多人说这不卖错了吧,这么早就落袋,白白浪费了后续巨大的涨幅。
显然,这些浅薄的脑袋压根看不到鱼尾所隐含的巨大风险,唯有当潮水退去,才能发现到底谁在裸泳。最终好景不长,中石油的泡沫开始破裂,一直坍塌至今,再也未能恢复到过去的高度。
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明白什么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高企的渗透率,我们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逻辑从构想到普及已基本完成兑现,剩下的也只有下半场的鱼尾行情而已。老巴这种低位布局者,早已盆满钵溢,将剩下带刺的肉留给一众击鼓传花者,又有何不可?

现实中,很多人都喜欢抄高手的作业,老巴也好、国内众多著名投资人也罢,都有不少人会跟随公开信息进行买卖操作。但是这些抄作业者往往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携带私货,能迎合自己心理嗜好的就抄,与自己观点意见相左的内容就选择像鸵鸟一样视而不见。
在这种习惯的作用下,经常得出的效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当你选择抄作业,也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某方面的无知,所以最好就像学生时代抄好学生的答卷一样,要抄就完整一点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开始
人不可能都对,但巴菲特做到大部分时候对
游戏人间
炒股改变不了命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改变命运。投资赚的是自己命里的钱,投机则不是,投机是赌博,命里的钱反而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