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海天味业,林园爱股再扑街

长线如金 2025-04-04 04:28:52

早在金龙鱼上市之初,我就曾撰文对该股表达了强烈的看空情绪,认为先天基因不佳,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第二只海天味业,并不具备太高的投资价值。

此观点一出,当时立刻引来了许多金龙鱼粉丝的强烈批判。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几年时间过去了,金龙鱼最终一地鸡毛,用实际表现证明我的观点完全正确。

2024年,金龙鱼没有辜负我的评价,再接再厉继续扑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88.66亿,同比下降5.03%;净利润25.02亿,同比下降12.14%;扣非净利润9.72亿,同比下降26.42%。

如果对比初上市时的2020年,会发现上述三项数据的累计表现分别为+22.54%、-58.29%、-88.94%。营收勉强稳住的同时,盈利状况着实是凄惨无比。

ROE值更是再创新低,在原本就极低的基础上,持续同比下降0.46pct,只有可怜的2.7%。

为什么会如此糟糕呢?

严格说,公司的主营业务米、面、油产品都属于刚性需求,扛经济周期能力强,基本不应该受消费低迷的影响。这也是营业收入之所以能够稳住的原因所在。

至于盈利端的表现为何会这么差,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缺乏产品定价权所致(由于米油产品事关基础民生,所以必须接受物价指导,不可随意定价),而这几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十分猛烈,直接给公司造成了剧烈的冲击。

然而,按照一般的观点,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未必全都是坏事,因为有时候原材料价格也会朝有利于下游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利好。例如上游产量上升,往往会改变供需关系,导致原材料价格下降,将大大有利于下游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率。

可是这一点在金龙鱼身上却毫无作用。根据2024年年报的说法,金龙鱼的的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销量较去年均有所增长,但是主要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及大豆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而下降,最终还是影响到了公司的业绩。

也就是说公司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产品跟随原材料降价,抵消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要命的,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营业成本上升还可以说是客观原因,称得上非战之罪。但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你不但不能维持原价,捍卫自身利润率,反而得跟着降价,就显得非常坑了,实在想想都叫人有些头皮发麻。

一家2000多亿营收的公司,一年扣非净利润连10亿都赚不到,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说明净利率低得基本快没有了,细看下2024年仅为可怜的1.03%,如果看扣非净利润,净利率更是只有0.4%的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公司的股权回报率一直很低的核心症结所在。

除了营收下滑,拖累盈利之外(庞大的规模下,营收下滑将导致规模效应反向作用,抬高平均单位固定成本)。报告期内,金龙鱼将所持有的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部分合资公司中的股权,与鲁花集团进行了换股交易(注)。该交易实现税前利润 3.89 亿元,同时基于股权交易价格与原始投资成本的差额,公司需要缴纳所得税5.50亿元,真心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对于这种公司,咱们最好是离得越远越好。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 阅读:1491
长线如金

长线如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