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我持有了8年的公司

长线如金 2025-04-01 04:34:20

读了海尔的2024年年报,总体感觉非常稳健。

全年,海尔智家共实现营业收入2859.81亿,同比增长4.29%;净利润187.41亿,同比增长12.92%;扣非净利润178.05亿,同比增长12.52%;ROE17.7%,相对上年提升0.85pct。

盈利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公司又再度加大了分红力度,分红总额89.97亿元创历史新高,分红率提高至48%(上年45%),每10股派息从2023年的8.0131元,提升至10派9.65元,同比增长20.43%。

经营端亮点

1、公司的传统强项,冰箱和洗衣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根据GfK中怡康数据,2024年海尔旗下冰箱线上零售额份额达到40.4%,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线下零售额份额为44.1%;洗衣机线下市场份额是第二名的 2 倍,线上渠道零售额份额37.9%,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

2、步美的之后,切入智慧楼宇产业也取得较大成功,营收突破百亿,智慧楼宇整体份额(国内+出口)提升1个百分点到 9.3%,进入行业前三。

3、高端子品牌卡萨帝全年销售额增长12%,继续保持高景气态势,其中加速成套产品迭代速度,推出致境套系、星悦套系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家居美学和全屋智慧科技的需求,全卡萨帝套系销量同比增长64.6%。

4、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收入1,438.14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5.43%,已超半壁江山。

其中,欧洲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20.89亿元,同比增长12.42%;南亚市场实现收入115.25亿元,同比增长21.05%;东南亚市场为公司实现收入66.33亿元,同比增长14.75%;中东非市场实现收入26.74亿元,同比增长38.25%,呈现了良好的深挖潜力。

费控成绩显著

长期以来,海尔与美的、格力最大差距不是品牌(甚至毛利率从来都是领先的),而是费用控制能力。但是自从上市公司合并海尔电器之后,费控短板明显正逐年得到改善。

2024年,由于国内市场推进数字化变革,在营销资源配置、物流配送及仓储运营等方面实现效率提升,公司销售费用率11.7%,较2023年同期优化0.2个百分点。

管理方面得益于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组织效率,管理费用率较2023年同期优化0.1个百分点。

最终,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0.45pct,自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出现回暖,达到6.85%。

市场表现并不买账

从上述成绩来看,海尔可以说展示出了一匹优质白马的应有表现,但是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在业绩公布后的第二天,股价即遭遇暴跌。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个人认为原因可能在于:1、四季度实施“以旧换新”刺激政策以来,从网上透露的蛛丝马迹销量数据看,貌似已经起到立竿见影的暴增效果,但是等待年报公布后,四季度并没有表现出格外惊喜,自然显得有些不及预期。

四季度为什么会不及预期呢?(1)所谓以旧换新明显会涉及到折扣销售,其实并不是十分有利于促进营收的增长(毕竟单价也在下行),甚至导致四季度单季的毛利率下降了不少。其存在的更多的意义,应该是在于对过往旧库存的倾销(折扣往往更集中于比较滞销的产品)。

(2)公司年底的合同负债相对于三季度末增长了207.86%,不排除使用会计平滑手段对四季度营收进行了保守确认,留点余粮给来年,避免因基数太高而发生后继乏力现象。

2、再优秀也怕货比三家,市场不会拿你和阿猫、阿狗去比,一定是和美的去比。相较于行业老大美的,无论业绩还是分红,海尔始终还是要差点意思,估值上对比美的打点折,也尽在情理之中。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价格的海尔应该也还算可以,至少公司自身对于现在的性价比是比较认可的。根据同步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公司拟于12个月内以10-2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价格不超4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约0.4-0.7亿股,占总股本0.4%-0.8%。这对于股东而言,无疑又是一则利好。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 阅读:359

评论列表

漠氏愤怒

漠氏愤怒

1
2025-04-04 18:46

八年收益怎么样

长线如金

长线如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