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左侍郎能直接升任工部尚书?过于乐观了,至少还差着五级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0-09 16:31:08

工部左侍郎如果要升到工部尚书有多难?恐怕在很多读者印象中,这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稍微够一够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是这样认为的话,那就有点天真了。

借着这个问题,御史带着各位来了解一下清代六部堂官的升转问题,以及其中一些不太为人知的官场潜规则。

六部堂官升转的法定基本流程

影视和文学作品中那些一日数迁,皇帝越级提拔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现实当中肯定是极为少见的。重要官员的任用和提拔,也必须要符合国家的体制,遵循按部就班的规律。

言归正传,清代的六部按吏、户、礼、兵、刑、工进行排序,工部排名最后相对而言政治地位也最低。不过这种比较是建立在同等职务上的,即尚书比尚书、侍郎比侍郎。即工部尚书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地位都要高于吏部左侍郎。

六部的堂官的调任现象十分普遍,在官员本身没有犯错的情况下,一般遵循的是从贱部调到贵部的原则。

如工部尚书调任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调任刑部尚书,或工部侍郎调任兵部侍郎等等。这种岗位调动官方的叫法为“转”。很多史料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如某官员的履历上写着工部侍郎转兵部侍郎。

因是从贱部调至贵部,政治地位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提升,所以京师官场中都将转认为是一种升迁。

相反,贵部堂官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调到贱部的,如兵部侍郎调工部侍郎,一旦出现就意味着降级,这不符合正规的人事程序。所以说只要做到了吏部尚书,并且没有在工作上出现失误,是不会调到其他五部去任职的,最差的是原地不动退休,或是再进一步升任协办大学士。

这个是绝不是御史瞎咧咧,清末曾任吏部司官的胡思敬记述:侍郎、尚书之调转升迁“视六部繁简次序,以调任为升迁”,并对这句话作注:“旧例,由工调兵、刑,转礼、转户,至吏部,则侍郎可升总宪,尚书可升协办”。

何谓旧例,说白了就是惯例,至少在光绪朝之前都是这么操作的。可以这么理解,工部左侍郎如果晋升,最现实的岗位就是兵、刑二部左侍郎,因刑部专业性较强,对官员的司法素养要求较高,所以转兵部左侍郎的概率更大。

如果在兵部左侍郎上干得好,下一步是不是就会升任礼部左侍郎了呢?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大的变数。

明清两朝对礼部堂官的任职资格极高,规定必须是进士出身才能担任礼部尚书、侍郎。显而易见,如果是进士出身,那么就可以转礼部左侍郎,若反之则转户部左侍郎。

户部左侍郎任满考核一等,下一步是不是就该轮到吏部左侍郎了呢?也不一定,因为吏部居六部之首,明代时吏部左侍郎与其他五部尚书平起平坐,清代不那么明显大致也差不太多。所以户部左侍郎转到吏部,不一定就会担任左侍郎,有很大概率出任右侍郎。即便是转为右侍郎,这笔买卖也不亏,同样也是属于升迁。

工部左侍郎到工部尚书至少差了五级

如上所述,工部左侍郎要升到工部尚书,必须按步就班一个部一个部的轮转,在任的时间倒是没有硬性规定,但是哪怕就是短暂中转,也不能少了这一流程。

刨去刑部和礼部不算,从工部左侍郎至吏部左侍郎,中间至少要过四道关。那么是不是熬到了吏部左侍郎就可以顺利进阶工部尚书了呢?

答案其实已经隐藏在前文了,即“至吏部,则侍郎则可升总宪”。就是说到了吏部左侍郎这个级别,也无法晋升工部尚书,中间还有一个总宪呢。

熟悉清代官制的读者应该了解,总宪是对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尊称,秩从一品。然清代的都察院排名在六部之后,一把手左都御史的地位还不及工部尚书。

也就是说,吏部左侍郎的下一个BOSS就是左都御史,只有谋到了总宪一职,才会按照法定程序提名为工部尚书。

听起来感觉很复杂,其实只要搞懂了其中的原理就一通百通,原则只有一个:晋升路上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

既然提到了六部堂官的升迁问题,顺便也说一下降级问题。清代官制中有一个规定,叫“堂不降司”,这一原则一直被严格遵循的。

“堂”即指部院堂官,不仅限于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等长官都称堂官;“司”即指各部院的司官,主流是郎中、员外郎以及主事。

堂与司是两个阶级鲜明的层次,在清代官制中极少出现堂官降为司官的。打个形象的比方,比如户部尚书因罪因过被降级,哪怕是到钦天监当个正五品的监正,也不至于沦落到与司官为伍的地步,在古代封建等级社会来中,这就是为官者的体面。

16 阅读:12548
评论列表
  • 2024-10-10 18:08

    评论区大多数都看出来,这就是纯扯淡。以清朝为例来讲规则,本身就是扯犊子。为什么这么说,清朝六部制虽然是仿的明朝,但是它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制衡。明朝非翰林不能入阁,在内阁制执行日久以后,文官集团对君权进行制衡,封还圣旨不执行,皇帝的中旨不得内阁认可就不好使,在相互制衡中,大家就要守规则。清朝要有非翰林不能入阁(军机处)的话,全体满人都得上街游行去,也没有部门能制衡皇权,所以皇帝说我的规矩就是规矩,军机处也没有封还旨意的权力。作者列那些什么轮转完全没用,要知道清朝还可以设满尚书,一部俩尚书都有,满汉官职交错,不伦不类,到了后期直接捐道台起步要什么轮岗。比如说,康雍年间的田文镜只是个监生,当监察御使进言有功就直接升内阁侍读学士,监生当几年浊官直接转清流了。然后又因为举报有功放出去当了山西布政使。完全靠的皇帝一句话的事。

    三生三世对对对 回复:
    汉尚书没啥权利,所以很多时候是是种待遇。权利都在满尚书,管部皇子那里,所以清宫戏里那些身居高位的汉人,其实大多是汉八旗,或者包衣奴才。
  • 2024-10-10 09:52

    历练五个左侍郎位置,还得历御史位,这是六个级别历练了,不可能如此(除非上面没空位升不了)!应该是同级位加练一二个位置,然后升御史,升尚书!就好比如今的正厅,从市长位至书记位再调同级书记位,这事实上是同级位历练,然后就是升副省(好比升御史位),然后升正省部(尚书位)!正厅位历练五次?极少吧?

  • 2024-10-09 22:08

    礼部第一

    狐狸 回复:
    说的没错礼部为尊,吏部为贵,礼部掌教育礼仪祭祀为头等大事,礼部尚书是会试主考官,法定可以收门生扩充影响和名声的机会,而且内阁出缺,礼部尚书优先入阁,至于吏部尚书是明代皇权用来制衡内阁的,不会进入内阁。
    小雪 回复:
    吏部
  • 2024-10-11 16:14

    大意没啥问题 实际不可能 太教条了

  • 一看这王八蛋就是他么的扯蛋!

  • 2024-10-10 16:09

    扯蛋

  • 2024-10-10 14:47

    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撸到城门官,还堂不降司

    用户10xxx25 回复:
    赐死
  • 3
    2024-10-20 23:23

    胡说八道

  • 2024-10-10 17:39

    半桶水

  • 2024-10-14 09:40

    瞎比比!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