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舆情传言吓人”也是一把双刃剑

冯海宁 2022-08-09 20:57:59

8月7日,一则“一家13人滞留三亚高档酒店”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一家13口滞留三亚7天将花18万?”的话题更是登上社交网站热搜榜。8日,记者联系到新闻当事人时,徐璐(化名)直呼传言吓人。

三亚疫情及疫情造成数万游客滞留,相关话题受到高度关注。其中,“一家13口滞留三亚7天将花18万?”“每顿饭700元一人”似乎变成了三亚滞留游客的生存样本。单看这些话题涉及的数字,的确成本很高很吓人。

然而,这些数字却不真实。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直呼网上传言“花费18万元,太吓人了!”即网传“18万”远远高于实际花费。原因是续住的房费,酒店方确实根据三亚市政府的要求给予了半价优惠,帮游客省钱了。

这也澄清了此前传言“酒店半价比预订价格高”,即不是所有酒店都以变相操作对抗当地“政令”——“酒店为滞留在住游客提供半价优惠续住服务”,比如徐璐所住的酒店就严格执行当地“政令”,体现出一种担当。

而且,网传的“每顿饭700元一人的标准”是误解。因为酒店有不同的餐厅,住客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不是说我们每天必须每个人都要去吃700元一顿的餐”。显然这类传言给游客、涉事酒店和三亚均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游客不想陷入舆论漩涡被不实传言所打扰。“传言吓人”给徐璐多少造成了困扰。如果不及时澄清这些传言,一则会有更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来表达关心或探求真相会打扰徐璐;二则传言会越传越邪乎,不良影响更大。

同时,不实传言也会影响到涉事酒店形象,让人误以为酒店在发“疫情财”。但涉事酒店澄清:“18万”舆论中提及到的700元一位的用餐费用,是酒店其中一个餐厅自助餐的费用,涉事的客人只在这个餐厅用过一次餐。

甚至,不实传言会对三亚旅游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生命力。应该说三亚提出“酒店为滞留在住游客提供半价优惠续住服务”,为城市旅游形象加了分,自然不能容忍传言毁城市形象。

为更好服务滞留游客,三亚方面针对个别酒店多收房款,派专人赴现场处置;开通24小时服务的旅游涉疫专席热线电话回答游客咨询;成立工作专班解决滞留游客食宿问题……这次务实措施维护了城市形象,为抗疫助力。

其实“传言吓人”是把双刃剑存在两面性,除了制造不良影响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徐璐表示,“18万”舆论出现后,酒店与住客们进行了沟通交流,在房价和餐饮价格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酒店重视舆情值得肯定。

但如果疫情出现后第一时间,酒店方面就主动让利到位,有望避免“18万”舆情出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身处疫情中的酒店等服务业,既要积极配合当地“政令”,也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如此一来,不实舆情出现的概率低。

每个城市应对突发疫情,都需要各方积极配合。比如政府出台合理“政令”要确保执行不打折扣;酒店等服务业要多些公共担当意识,少些自私自利;无论游客还是市民要理解、配合抗疫工作,多说真话,不制造不实传言。

当然,要避免不实传言、舆情出现,除了从源头入手外,还需要社交等网络平台加强信息审核,对传言尤其热点事件的传言,要先求证再发布。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 ◎

0 阅读:6
冯海宁

冯海宁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