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问题导游也要从“奇葩逻辑”入手

冯海宁 2022-08-18 21:17:30

近日,两条与导游有关的新闻成为热点。一条是,张女士和家人在青海旅行途中,导游因为团队中游客购物不多,对游客称,“你们在吃我的喝我的。”另一条是,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以整治导游强迫购物及不合理低价游。

眼下正逢暑假,也是旅游高峰期,涉及导游的新闻不少。譬如,“大爷不想购物给导游20元小费被训”;有导游要挟游客“知道你家地址和身份证号码,白领需至少消费8000元”;“导游卖惨道德绑架游客购物”等事件,无不吸引公众眼球,也一再损害导游职业形象。这类现象已引起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文旅部上述《通知》提出,各地要加强导游业务培训,提升导游专业水平与服务质量;要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未取得导游证而从事导游活动、辱骂游客、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参加购物活动、向游客兜售物品、擅自增减旅游项目等问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这样的整治措施,瞄准了问题导游身上存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导游曝出不少“奇葩逻辑”。比如云南一导游要挟游客,“知道你家地址和身份证号码”,潜在逻辑大概是,“我掌握你的准确信息,若不购物将实施精准报复”;其又提出“白领需至少消费8000元”的潜在逻辑是,白领收入高,就应该多消费。这种“奇葩逻辑”释放出嚣张、霸道的气息。

再比如,上述导游称“你们在吃我的喝我的”,也是典型的“奇葩逻辑”。导游言外之意是,“是我供养着你们,你们就应该按要求购物作为回报”。这种说法显然逻辑不通,既然是游客人均1600元的跟团游,怎么变成了“吃导游的喝导游的?”所以,导游这种毫无逻辑的话,让游客们觉得自己受到侮辱。

涉事导游称自己并未强迫游客购物,显然无法为自己辩解。因为“你们在吃我的喝我的”,是一种变相强迫游客购物的行为。再加上张女士反映“途中有多次购物的行程”,或表明这种言论在配合购物行程。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种“软强迫”,目的大概是让游客觉得亏欠导游,进而通过购物还导游的人情。

某些导游嘴里蹦出奇葩言论,原因之一是个人素质太低,想不出什么站得住的理由强迫游客购物,于是冒出某些荒唐言论,企图达到目的。至于这类言论是否有理有据,是否逻辑合理,则不管不顾。原因之二是,受利益驱使以强势姿态对待游客。由于强迫游客有利可图,加之游客人生地不熟,导游就比较嚣张。

所以,整治问题导游也要从“奇葩逻辑”入手。可以说,提高导游素质是消除其奇葩言论、规范其行为的最基础工作。上述《通知》提出,各地要加强导游业务培训,有助于提升导游素质。但笔者以为,不仅要提高导游业务素质,也要提高其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等素养。当导游素质提高,就能防止“奇葩言论”。

针对部分导游强势心态、霸道行径,应该加强监督监管。对强迫游客购物的导游,应该依据《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以杀一儆百。遗憾的是,某些地方处理问题导游只是批评教育,这很难浇灭“霸道导游”的气焰。

0 阅读:8
冯海宁

冯海宁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