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煞朱元璋,撩拨乾隆帝,这两款洪泽美食,你吃过没?

读史 2023-09-05 16:51:58

三十多年后,面对一波又一波的食客,黄少科将会一再自豪地讲起老黄鱼馆的历史:“三十多年的老店,三十多年的味道……”

鱼馆才开时,黄少科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老黄鱼馆”的“老黄”,是他的父亲。

这个秋天一个周六的中午,阳光明媚,有一点晒人。我随着“生态福地 精致湖城”新闻文艺笔会的记者、作家、大V一行来到位于洪泽美食城的老黄鱼馆。

黄少科一副笑脸地迎了上来,又是帮着开门,又是给我们递烟。

对所有的人,他都是这样笑眯眯的,一脸幸福的模样。

每到饭点时分,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总会端着那一副永远的笑脸,一会在店门口指挥客人停车,一会又给客人递上一支烟,间或说起老黄鱼馆三十多年的发展史。

岁月流转,日月如梭,昔日的“小黄”,早已接替父亲,成为地地道道老黄鱼馆的“老黄”。

三十多年,小黄变老黄,鱼馆也换了三个地方,最早是在黄少科老家的镇上,后来搬到宁连一级公路和S328省道穿境而过的朱坝,再后来才搬到现在的宁连高速洪泽出入口处的美食城。

可以说,黄家小鱼馆的变迁,便是洪泽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国家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十多年前,随着邓公南巡,改革再掀高潮,老黄鱼馆应时而出。

当宁连一级公路和S328省道从朱坝穿境而过时,朱坝便成了南来北往生意人的落脚点,人流量暴增,老黄父子眼光极好,及时将饭店搬到朱坝。

再往后,宁连高速从洪泽穿境而过,宁连高速洪泽出入口处,便成为一个新的旅人落脚点。洪泽美食城应运而生,成为南来北往旅人的钟爱之所。老黄鱼馆也便及时搬迁于此。

洪泽是江苏的地标美食城市,鱼虾螺蟹、菱藕芡莲,无不肥美,便只是听美食民谣“春季螺蛳夏季虾,秋冬螃蟹口味佳,岔河大米香喷喷,小鱼锅贴顶呱呱”,就足以让人馋得流口水了。

这里的小鱼锅贴,又叫活鱼锅贴。最早的时候,有生活在船上的渔家,将刚捕到的体长只有一二寸的小鱼杀好,抹上一些面糊,又在锅的四周贴上一层薄饼,然后用清澈的湖水在铁锅里用急火烧煮。

及至火烧水沸,乍一揭去锅盖,汤汁四溅,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那味道,真是鲜香极了。

所有这些,本只是湖上渔家的普通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兼顾了"饭菜一锅熟"。但其鲜美的味道,注定成为一道足令所有人都垂涎三尺的美食。

关于小鱼锅贴的来历,传说中还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祖陵,便在洪泽湖边。幼年时期的朱元璋,曾随家人逃荒来到洪泽湖边,经常与逮鱼的、放牛的、讨饭的穷孩子们在湖边“讨生活”,在锅里煮小鱼,在锅边贴面饼,做法原始而简单,味道却是极美。

后来,生活在淮水和洪泽湖的渔民、穷人,也都开始这样吃。朱元璋做皇帝后,吃够了宫里的山珍海味,想起了儿时那馋人的湖鲜,还特意请了几位做小鱼锅贴比较好的洪泽湖渔妇进宫,专门做这道美食。朱元璋吃得那真是津津有味。

所以,洪泽小鱼锅贴,也经常被亲切地称为“皇帝饼”或“朱家饭”。

洪泽现在的小鱼锅贴,又有新的发展,已经很少将活鱼和锅贴“一锅熟”了,锅贴也通常不是贴在锅上,而是在锅边摊成簿饼。这薄饼还可以加上芝麻、萝卜丝,或改用玉米面、高粱面等,做成不同风味。吃的时候,既可以先将鱼汤涂抹在锅贴上,也可以用锅贴蘸鱼汤,可谓既有原韵,又添新味。

小鱼锅贴和朱皇帝有关,蒋坝鱼圆则和乾隆皇帝有一段渊源。

传说有一次乾隆下江南,因大雨被迫在蒋坝落脚。当地一位名叫“芙蓉”的美女,平日里就很会做菜,这时便被喊来为乾隆服务。

芙蓉别出心裁,特选几条洪泽湖优质白鱼,剔出来白白的鱼肉,然后用刀背将之敲成肉糊,兑水,搅拌均匀,用纤纤玉手挤压出一个个椭圆形鱼圆,放入冷水锅中,温火慢煮,待水将开时,加冷水阻之,反复多次,及至煮熟,连汤一起盛入碗中,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鱼圆,半沉半浮于汤中,又于上面点缀少许葱花。

一碗赏心悦目而又美味可口的蒋坝鱼圆便出锅了。乾隆看后,已经大赞,轻啜一口,鲜嫩爽滑,更是大赞,忙问菜名。

芙蓉莞尔一笑,轻轻答说:青龙踏雪。

乾隆龙颜大悦,蒋坝鱼圆自此名声远扬。

嘴里品尝着老黄鱼馆一桌“三十多年味道”的洪泽美食,耳朵里又听着洪泽朋友讲出这一个个有关美食的传奇故事,可真是一种享受。

这种整体令人愉悦的就餐气氛,与洪泽的文化,洪泽的民风,以及洪泽政府官员的努力不无关系。

诚信赢天下,好客名四方。洪泽美食,能走出洪泽,走向全国,多年不塌牌子,与黄少科这样的老板自觉的维护有关,也与政府的相关监督与服务有关。

“虽然客从四面八方来,很少本地人,但我们绝对不能昧着良心做生意。牌子一旦坏了,毁掉的是我们的一个地方。谁敢坑人,我们都不会放过他的。”黄少科说这话时,依旧一脸的笑容,但他的态度,是坚决的。

政府部门也有相关的监督与服务政策。比如,不仅及时动员商户,将美食城出新,给外来游客一个干净宽敞的环境,还对饭店的食材、价格等,都有严格的划线。

而且,“我们引进的知名饭店不止一家,他们之间也会互相监督,互相竞争。”高良涧街道社区站的朱聪说。

确实,整个美食城,除了“三十年老店”老黄鱼馆,抬眼望去,蔡四鱼馆、魏四小鱼锅贴王、朱大龙虾、杨四饭店,以及传承百年的老复兴等等,哪个不是洪泽地界名头极响的老牌店?

“他们之间也都互相不服气,都飚着一口气的。”朱聪说,政府的有效服务及监管,加上饭店老板对市场的自觉维护、对自家牌子的小心呵护,为洪泽美食的传播夯实了基础。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没谁能真正考证朱元璋是否真吃过小鱼锅贴,乾隆是否真吃过蒋坝鱼圆,便是那芙蓉美女,或许也只是一个美丽传说。

但这并不妨碍南来北往的旅人,将洪泽美食的味道,洪泽人民的热情,带向四面八方。

1 阅读:139
读史

读史

知古而鉴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