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病经证大纲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用“为”而非“谓”,是“造成”之义。因本府与邪成病。浮者,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此受邪之后,气血之力暂衰也。太阳病一般阳浮而阴弱,左手脉大,右手脉小。头项僵痛,谓不灵活。项者,前颈后项也。此中恶寒为要,是表层血行障碍,故发冷。此经证初起,是为总纲。以下两条分述中风与伤寒。
膀胱·足太阳之脉: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此穴为气脉相会之处,上额顶,交巅;下风池,此处针之解感冒、头痛,令气脉通四肢,后沿脊柱两侧,即肾俞外高起之肉,又谓之夹脊双关,又名辘轳关,下臀,下委中,于此处静脉放血可降血压,经外踝至小趾尖。此表支又称浮支。里支又称内支。经腰眼入里,络膀胱;又有一支络肾。太阳为寒水之经,故病则寒气、水亏。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又云:“勿劳尔形,勿摇尔精。”又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以春为发生之季节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秋日咳嗽,吃梨可平,下气故也。以秋季气上冲肺故咳。植物亦同,如花生种于地,经云:“子叶为太阴,子芽为少阳,出须为少阳生发之气。”
二、中风与伤寒脉证大纲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缓”者,不紧之义,缓和义,平稳义,非指脉迟。汗出:身上潮者,非大汗也。所谓大汗淋漓病必不除。汗出明毛窍未闭,热可外透。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紧”者,非数,乃按之不移,如脉气挣扎欲推病出。要者,背上有汗,为中风,背上无汗,为伤寒。此两证,均是外有寒,里有热,方会发病。后人云:风主疏泄,寒主收凝。
中风必发热,伤寒有已发热或不发热。受寒后心力打垮,身体功能受到抑制,故恶寒;内在起反抗之力,故发热。“或已发热”是患者自有抵抗力,故易治;“或未发热”是无阳之证,难治。解表有两条路,养阴除表、扶阳解表。如何运用需因病证而定,如上条无阳者,当扶阳以助其汗,用姜桂附,即可汗出而解。脉之阴阳有三:右为阳,左为阴;如生病则两边脉不同,如蛔虫多时可见此象,右脉大而左脉甚小,此血枯故。
后世左右之分有反者,或区分男女者,此误也。故不论男女,右大是气盛,左小是血衰。浮为阳,沉为阴;寸为阳,尺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静为低沉、不弹手,无动象。故右寸弱者,宜当审查,多有肿块。
诊脉之法:掌后高骨之上近心处为关,两边为寸、尺。又有太素脉法:脉靠近高骨者,较清;近臂中筋者,较浊。可断预后。此证无汗,干热者,当用麻黄汤。有汗是气脉尚足,而可抗邪;无汗亦可为内气已虚。故有汗用桂枝温中,无汗用麻黄开毛窍。故麻黄宣肺散寒。麻黄是发散剂、强壮剂、兴奋剂,亦可起到类激素样作用、类补药。针对肾炎的病理法当用麻黄开窍散寒。旧用黄芪煮水因黄芪固塞毛窍,不得退热除病。肌萎缩用黄芪煮水亦须辨证而为。
诊脉之分部法,左手寸关尺为心、肝、肾,右手为肺气、脾、命门。命门者,两肾间之灵空一窍。在身后正中,当十四椎处有命门穴,前应肚脐之神阙穴,左右是京门穴。
穴位中凡带“门”字者,均是气脉出入之处。阙亦是门,如故宫门前两阶间雕龙凤处,是神与天子出入之处,称天阙。此四门交叉处,即是中医、传统学术中所说之命门。所谓“脐下三寸”,非向小腹之下,乃向内三寸也。丹田者,即此四门连结之“田”字也。《黄帝内经》云:“七节之下,中有小心。”是心脏以下七节,此即命门也。命门为人身发电之总窍,即丹田之气。故腹式呼吸可壮丹田,而鼓动丹田可护身、可发力。如遇意外时,可鼓丹田以护头脑内脏;又如芭蕾演员举起时,女演员需鼓丹田气以上跃,则男演员易举之。
命门即在右尺处候之。又如右归丸补命门火。命门火衰者,其人畏寒,头脑呆傻,如帕金森病者。用硫黄起命门真火可取效。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中有许多丹药,如菩提丹暨苦参子即鸦胆子仁与滑石粉共混外包,则服之不苦,可治痢疾;升丹治疗肉烂坑欲其长起、降丹治疗皮上生瘤欲其长平等。如帕金森病者亦可效此法。
【方名】左归丸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大怀熟地黄240g、山药120g(炒)、枸杞子120g、山茱萸120g、川牛膝90g(酒洗蒸熟)、鹿角胶120g(敲碎,炒珠)、龟甲胶120g(切碎,炒珠)、菟丝子120g
【方名】右归丸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大怀熟地黄240g、山药120g、山萸肉100g、枸杞子120g、菟丝子120g、鹿角胶120g(敲碎,炒珠)、杜仲120g、肉桂50g、当归90g、熟附片60g
[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