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道在于动态平衡

斯威国学 2024-10-28 08:58:37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章的字面意思。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天运行的规律,不是和开弓一样吗?瞄点高了,就往下压一点,瞄点低了,就往上抬一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的规律,是用有余去补充不足,追求的是动态的平衡。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的规则不是这样,是用不足去奉养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什么能够用有余来补天下的不足呢?只有遵循天道的人。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所以圣人有作为却不居功自傲,事情做成功了,也不会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圣人是不太愿意让人民对他有崇拜感的。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要理解本章内容,首先从广泛流传的社会现象马太效应开始。马太效应的名称出自《马太福音》第13章第12节,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什么意思呢?就是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越来越弱,富的人会越来越富,穷的人不只是一直穷,而且会越来越穷,整个社会的不平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剧。

很多人是因为下面的故事而理解马太效应的。

有个国王要出门游玩一段时间,临走前给了他四个手下每人十锭金子。一年以后回来,第一个手下对他说,老大,我用您给我的金子挣了100锭金子回来。国王点点头,不错,来人,赏100锭金子。第二个手下报告说,老大,我用你给我的金子挣了1000锭金子。国王挺高兴,来人,赏1000锭金子。第三个手下向国王报告,老大,我挣了一座城。国王很高兴,那么这座城就是你的了,你自己当个小领主去吧!

最后一个向国王报告,亲爱的国王陛下,您给我的金子,我一直都在细心地呵护着,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呢!

是吗?那你拿出来吧!国王说,你用不着金子,它在你那里没有什么用处。

这个故事我在第四十四章讲过,当时是从驾驭物质能力的角度切入的。由于这个故事有助于理解本章的内容,我这里重复讲一遍。

马太效应类似于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人道,人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西方人作了大量的研究,比如说,人际关系能力强的人擅长交往,社交范围广,而能力弱的人由于不擅长与人交往,朋友圈难以扩大,变得更加封闭,成为社恐,甚至不敢出门。

学校里,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成绩,而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会陷入学业困境,因为他们得到的资源和支持较少。

‌职场‌上也一样,表现出色的员工会得到老板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奖励,从而发展得越来越好,而表现平平的员工可能容易被忽视,无法升职加薪。

大公司更容易招来优秀的人才,发展壮大自己,而小公司很难招来人才,甚至生存都很困难。

在家庭当中,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未来成功的机会很大,穷人可能因为缺乏这些资源而难以进入高薪职业领域。

总之,马太效应和老子的人道描述的这社会的状态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贫穷的人无论从知识到财富都陷入恶性循环,难以翻身。

你会觉得,这太不公平了,是的,人道就是这么不公平。基于马太效应的西方文化基本上止于此了,毕竟《圣经》为大,否则资本不会那么猖獗地横扫全球,将很多国家陷入贫困而毫无愧疚。资本只是工具,资本的背后是逐利的人,上层只要掠夺到金钱就行,他们也无意于扶贫,底层人民什么样,那是他们的自由。

但是,别忘了,人道之上还有地道、天道,天道是公平的。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是中正的,不会偏向于多,也不会偏向于少,而是用多余去补不足的部分。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有天道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概念。

这个社会,有有余者和不足者这两个阶层。老子的时代,周王朝礼崩乐坏,昏庸的上层是有余者,他们收受苛捐杂税,占据绝大多数的资源还不满足,底层人民就成为了不足者,是苦不堪言。所以,老子提出,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必须需要遵循天道的原则,才能长治久安。

我们中国人做事就很符合天道的规则,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将过度集中的资源分给底层人民,获得人民的拥戴。现在提出共同富裕,并且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

天道是什么样的呢?天道就像开弓射箭一样,瞄点高了就要往下压一点,瞄点低了就要往上抬一些,过头了就要损掉,不足了,就要补起来。这其实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们经常讲营养均衡,运动平衡,收支平衡,心理平衡,物理学上力的平衡等等。无论什么样的平衡,都有基准点,定基准确,才能实现动态平衡。那么,天道的动态平衡如何运用在管理和家庭当中呢?

前面讲了,人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在管理和家庭当中非常常见,人们做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事情,不仅没有意识到,甚至认为是正常现象。

多年前认识一位老太太,她的状态非常好,由于专业能力非常强,七十多岁还在做顾问,全国各地到处跑。后来了解到她有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成器,每个月都需要老娘倒贴。这个老太太眼看儿子们不行,就把希望寄托在孙子们身上,为了孙子,她才那么拼。

发现问题没有?自始至终,都是老太太一个人在努力。

一阴一阳为之道,也就是说,阴阳在道当中,阴阳无论怎么变化,都脱离不了道的环境,道就叫自然法则,道法自然。家庭是一个道,在一个家庭当中,也是要实现阴阳的动态平衡。如果大家都是阳,父母阳,孩子也阳,阳阳是死的。那么,父母的阳压过孩子的阳,孩子就变阴,也就是说,父母主动,孩子就变被动,被动的孩子哪有学习的欲望,生活的欲望。而要想实现孩子的成长,父母,尤其是母亲为阴,变成能承载一切的大地,这样孩子才能在土地上扎根、生长,孩子的阳会越来越壮大。父亲作为引领者,榜样,引领孩子成长。而这位老太太违背了天道只讲人道,她一直是这个家庭的老大,抑制了孩子们的成长。

看下面这张图,无论白过多还是黑过多,都有很大的问题。

我这样讲,可能好多做父母的都会很难受,我为家庭付出那么多,省吃俭用供孩子吃,供孩子喝,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上学、上补习班、上钢琴课,不对吗?

用事实说话,关键看效果。如果你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反而越来越不爱学习,不爱动,不感恩,这充分说明你的行为是无效的。

想想最初,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很简单,健康成长,快乐就好。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慢慢地开始发生了变化。亲对子的关注点从以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慢慢地关注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能让父母满意,那么,父母尚能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如果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让父母满意,亲子关系就会发生偏移,父母从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中心,就转变成为以管理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中心了。

家长强调孩子必须要听话的时候,很少有家长会看到孩子生活的情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照顾孩子的感受,转变成了以家长自己的感受为主。从原来的宝贝你真棒,到现在的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怎么那么蠢呢?

这张弓的瞄点已经偏离,瞄的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点了,整个家庭失去了平衡。

这时,一定要坚持一点,就是以被教育者为核心,而不是以自己的感受为核心,第一,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是后者的话,就算孩子有两个博士学位在手,实现的也不是孩子的人生理想,而是父母的人生理想;第二家长是要帮助孩子确定自己未来可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要求孩子你长大后一定要做世界首富还是国家领导人。一个核心的身份,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念,从而培养出符合这个身份的三观,以及调动他所有所学习到的资源为这个目标和身份而努力。

老子说,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在家庭当中,作为一个家长,瞄点在于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变得强大起来,而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能干,多么厉害。

父母过于强大,孩子就变弱。天道的规律是用有余去补不足,而人道却往往做反了,是用不足来奉有余。对孩子来说,父母已经够强大了,为什么父母还要用孩子来证明自己更强大呢?顺应道的规律走,自然会有正向的结果,违背道的规律做事,也一定会有负面的结果。

4 阅读:141

评论列表

时觉空罗智能

时觉空罗智能

2
2024-11-04 03:38

天地动静,顿悟大道[点赞][点赞]

斯威国学

斯威国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