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廖翠平,高雅,刘云璐,等.中医药及民族医药防治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OL].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10[2025-03-26].
[2]唐桂娟.哪些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高脂血症[J].人人健康,2025,(03):28-29.
[3]潘娟.“无声杀手”——高脂血症[J].健康必读,2025,(02):101.
在现代社会,高血脂症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隐患。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血管,若不及时控制,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而降脂针是一种很好的降血脂的手段,它通过注射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尤其适用于长期口服降脂药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副作用的患者。它能加速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血管斑块形成,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021年,47岁的陈光林是山东济南某物流公司的货车司机,常年奔波于高速公路上。为了按时送货,他经常连续驾驶十余小时,饮食方面毫无规律可言,服务区的炸鸡、汉堡、油条、方便面便成了他的“标配”。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还习惯喝几罐啤酒来犒劳一下自己。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规律性加上常年的不运动,使得他体重也逐渐超过了身高。家人总劝他注意身体,他却摆摆手笑道:“我这身体,扛得住!”
2021年5月19日,陈光林载着一车的货物送去机场,途中经过一段高速公路。他突然感觉一阵晕晕的,脑袋迷迷糊糊的,握方向盘的手也有些颤抖起来。他不由得心里一惊,双手赶紧握紧方向盘,深深的吸一口气,努力的让自己保持清醒的状态,这才没有酿成大错。好在这种眩晕的感觉只是短暂的,很快他就恢复了正常。这次经历让他心里有些不安,不过他还是安慰自己可能是没吃早饭低血糖了,之后多注意饮食就行了。
然而,日子一天天的照常过着,但这种头晕的症状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反而越来越频繁。有时候会在开车的时候出现,有时候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来这么两下。而且每当工作到下午时,他总会感到胸口憋闷,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呼吸也变得不那么顺畅。妻子劝他去医院看看,陈光林却总是笑着说:“没事,我这身体硬朗着呢,可能是最近太累了,休息一下就好。”

7月13日,陈光林在往5楼搬东西的时。手里的东西明明不沉,但陈光林却显得气喘吁吁的,以前扛两箱货上五楼都不带喘的,现在才三楼就快趴下了,心跳也跳得很快,感觉心脏都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这让陈宇有些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他自己边走边嘀咕着些什么,但一想到家里的经济负担,他又舍不得请假去医院检查,总想着再熬一熬,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终于,9月11日周末的午后,陈光林在陪孩子踢球时,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仿佛被什么东西撕裂了一般。他捂住胸口,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整个人瘫坐在地上,很快这股疼痛沿着左肩蔓延至手臂,让他的整条手臂都开始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孩子吓得大哭,妻子闻声赶来,见状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在医院里,医生马上为陈光林进行了血压的测量,显示为148/92mmHg,已经是一级高血压了。紧接着医生又给李勇开了血常规、血脂四项、肝肾功能等检查,陈光林的血脂结果令人震惊:总胆固醇高达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是高达7.0mmol/L,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肝功能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56U/L,谷草转氨酶49U/L,医生结合他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他为一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并伴有轻度肝功能异常。

医生严肃地告诉陈光林:“高血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不会立刻致命,但会悄无声息地损害你的血管。你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必须立刻开始治疗。”考虑到陈光林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医生建议他尝试注射降脂针。离开医院时,医生还嘱咐道:“打针只是辅助你降低血脂,并不是意味着全靠它了,你必须要改变你的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糖的摄入,戒烟戒酒,并保持适量运动。并且定期复查。
陈光林听完医生的解释后也感到后怕,决定接受医生的建议。从那天起,他每半个月就要去医院注射一次降脂针。同时在生活中也做出了改变,他戒了夜宵,早餐从油条豆浆换成燕麦牛奶,烟酒这些之前生活的“必需品”也逐渐淡出了他的视野,每天晚上准时11点睡觉,同时,陈光林还逼着自己跟着健身视频跳操,天气好的时候还去小区跑跑步。
注射降脂针和改变生活习惯后,效果确实立竿见影。陈光林感觉自己的体力有所恢复,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几个月后复查时,陈光林的血脂已经大幅下降,总胆固醇降至6.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降到了4.5mmol/L。看到检查结果,陈光林非常开心,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控制血脂的有效方法。之后的一年里,陈光林一直坚持这样的生活习惯,并且每半个月就去打一次降脂针。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命运却在他最放松警惕的时候,给了他一次沉重的打击。2022年8月13日,陈光林刚从床上起来,胸口突然有一阵疼痛传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左肩也传来一阵酸麻感,仿佛有蚂蚁在皮肤下爬行。这种怪异的感觉持续了大概十多分钟就莫名消退了。他扭了扭脖子,以为是颈椎病发作,便也没有多管,只是简单的用热敷贴缓解不适。
10月19日,陈光林和妻子一起去超市购物。当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家时,突然感觉胸口一阵疼痛,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难受。这疼痛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心脏上撕咬一般,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手中的东西也散落一地,双手紧紧地捂住胸口,脸色也变得苍白了许多。妻子见状,吓得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到了医院后,医生立刻为他安排了各种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结果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至33U/L(正常范围:0-24U/L),肌钙蛋白I升高至2.78ng/mL,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ST段抬高,心肌酶谱异常升高。陈光林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经过紧急抢救,陈光林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病情也暂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他的脸色依然十分苍白。他躺在病床上,满脸疑惑地对医生说:“医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直都按时打降脂针,复查血脂也控制得挺好,生活习惯也改了不少,烟酒都给戒了,高油高脂的东西更是不敢碰,怎么还会心梗呢?”
医生理解他的心情,耐心地安慰道:“您先别着急,我们也在找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您病情的复发可能和后续的生活习惯以及对降脂针治疗的一些误解有关。”随后,医生详细询问了曾斯尺这段时间的生活细节,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陈光林在打降脂针期间,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医生一脸严肃地说:“很多人以为打了降脂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降脂针虽然能有效降低血脂,但它也是有讲究的,你虽然按时打降脂针、饮食清淡、坚持锻炼了,但是却忽略了三个致命的细节,如果还不及时更改的话,那么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心肌梗死迟早会找上门来的!”

一、对饮食控制的忽视
虽然陈光林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注意控制饮食,但他并没有完全理解饮食对高血脂症治疗的重要性。陈光林虽然减少了油炸食品,却酷爱用酱菜、腐乳下饭,每日盐摄入量远超6克标准。而且他喜欢吃一些加工食品,如方便面、火腿肠等,这些食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和添加剂,是隐藏的高脂肪来源。他还习惯用大量的油来炒菜,认为这样炒出来的菜更香。然而,食用油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过量使用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进而加重血脂水平。高盐饮食导致血压持续升高,血管内皮在高压冲击下不断受损,为胆固醇沉积创造了温床。
二、间歇性运动加重心脏负担
陈光林在得知自己的高脂血症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运动导致的,他开始有意识的去运动。但他的运动方式极不规律,属于典型的间歇性运动。工作忙的时候,连续几周都不运动;一旦有了空闲时间,就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比如一口气跑十几公里或长时间打篮球。打大降脂针期间,陈光林的这种间歇性运动给心脏带来了沉重负担。在长时间不运动后,身体机能下降,心脏的储备能力也随之降低。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心脏需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供血量,以满足身体的需求。然而,由于陈光林本身患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血管的扩张能力受限,无法迅速为心脏提供足够的血液。同时,大降脂针可能会对心脏的某些代谢过程产生影响,进一步削弱心脏应对突发负荷的能力。最终引发了急性心肌梗死。
三、同时服用相互影响的药物
除了打大降脂针,陈光林还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他并没有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也没有意识到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却不知道这些药物与大降脂针会产生不良反应。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时,相互影响了彼此的药效和代谢途径。大降脂针原本通过特定的机制调节血脂,而其他药物的介入干扰了这一过程。一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大降脂针的疗效降低,血脂控制不理想,血管粥样硬化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叠加,对心脏和血管造成额外损伤。
(注:《47岁男子每半个月打一次降脂针,1年后却发生心梗,医生:没注意3件事》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