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们再憋屈,能有李亨憋屈?

掉进书堆的小胡 2023-02-14 15:57:19

查尔斯10岁成为英国王储,64年后才熬成国王,当时已经74岁,土都埋到鼻尖了。

李亨28岁成为大唐皇太子,18年后登基当了皇上,当时已经46岁,但好歹还剩一些精气。

看起来,查尔斯煎熬的年岁比李亨多出3倍,受的苦应该多得多,但实际上,李亨所遭受的憋屈是查尔斯的几百倍、几千倍。

公元756年,45岁的李亨经过策划,在马嵬驿逼死了杨贵妃,让老爹唐玄宗李隆基悲痛欲绝。这很可能是李亨憋屈的人生中最畅快、最解恨的时刻。

“忍了你们十几年,我终于能弄死这个毒妇,气死你这个老匹夫了!”

皇家大院里的成长经历

李亨打小就生长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

他爹是唐玄宗李隆基不假,但他母亲杨氏却不是李隆基的正牌大老婆,只是一个妾室。

生李亨的时候,亲爹李隆基还是皇太子,但李隆基的正牌太子妃(大老婆)王氏却没能给他生儿子。

话说那时候,李隆基因为担心人家说他贪图色欲、宠爱小妾,有损自己伟光正的太子形象(没跟太子妃一起努力生儿子,反倒跟小妾一起生了个儿子),于是曾想用堕胎药把杨氏肚子里的李亨给堕掉。可能后来良心发现,没办成。

等李亨刚满1岁的时候,他爹李隆基就当上了皇帝,正式成为唐玄宗、唐明皇。

母亲杨氏知道如今的皇后王氏因为一直没生儿子,社会舆论对她肯定有非议,她心里也肯定不爽。杨氏也知道自己地位低贱一些。因此,为了避免儿子将来死于皇家腹黑权谋剧情,便主动把李亨“献给”皇后王氏当儿子养。

从此,亲生母亲就无法再与亲生儿子享受母子天伦了。

皇家豪门里的事就是这样,想活命,就得有割舍亲情的觉悟与勇气。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皇后王氏对待过继来的李亨视如己出,还算疼爱。

李亨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看似充满爱,但爱里又有缺憾的生活中度过的。

大约13岁那年,继母王皇后因为宫廷内斗,被告发“过度搞封建迷信活动”(符厌事件),惹恼了李隆基,一气之下扒去皇后头衔,直接贬成良家妇女(庶民)。

没多久,悲愤的王皇后就撒手人寰。

之后,不知道身为皇子的李亨有没有跟亲生母亲杨氏再续母子情,但5年不到,亲母杨氏也离世而去。

于是,18岁的李亨再无母爱可以享受。

不过,这孩子倒也不孬。

毕竟是李隆基的亲儿子(不是第一个),从懂事开始享受的都是皇家一流教育,老爹本人也是个有能力的皇帝,所以李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历练与考验,表现总体还行。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实巴交、懂事听话、学习成绩好。

但因为在长幼顺序方面,李亨排名靠后(老三),所以一直显得比较低调。

那时候,二哥李瑛是太子,能文能武,各方面条件都比李亨强一些,老爹李隆基觉得还行,朝野上下也都没啥意见。

除了二哥,李亨还有几个兄弟,也是德智体美全面优良。所以李亨当年也没啥大的抱负,朝野对他也没啥想法,就打算这辈子老老实实当个王爷,读书、种花、喝酒、养老,岂不美哉。

可后来该他“命好”。

据说李隆基那些年特别宠爱武惠妃(离杨玉环登场还早),武惠妃得了宠,想法就多了,胃口就大了。

影视剧中的武惠妃

一般来说,这些皇帝身边得宠的妃子,最终极的人生梦想就是给皇帝生个儿子,然后让儿子当皇帝。所以,武惠妃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瑁当太子(在皇子之中排名非常靠后)。

但前提条件是现任的太子要腾出位置。

于是,根据史料记载,武惠妃搞了一场奸计。

有一天,她让手下人告诉太子李瑛跟他另外两个兄弟,说是皇宫有刺客,皇帝有危险。

太子孝顺,加上又是皇妃通报的消息,二话没说抄家伙就进了宫。

但这边,武惠妃告诉李隆基:你仨儿子要过来砍你,抢你皇位。

然后父子相见,大眼瞪小眼。儿子见老爹活的好好的,精神不错;老子看儿子拿刀带棍,一副要杀人的样子。

李隆基其实搞不清这事到底是不是有人搞鬼,但李隆基这个人跟很多权欲极强的皇帝一样,对夺权篡位这种事极其敏感。而他们老李家向来又有夺权搞政变的优良传统,他老祖宗李世民为了当皇帝,不就砍死自己亲哥、饿死自己亲爹了吗?而他自己,当年也是一路政变加砍人,才当上皇帝的。

难道有其父,不可以有其子吗?

这么一想,李隆基就觉得眼前这仨儿子不是善茬。

谋逆造反这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尽管太子和另外两位皇子哭破嗓子喊冤枉,但最终李隆基还是狠下了心,把仨亲儿子全部杀掉。

李隆基为这事流没流泪咱不知道,但武惠妃肯定是乐死了(后来在当年年底就死了)。

这事一过,武惠妃和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就劝李隆基赶紧把武惠妃的儿子李瑁给扶正当太子。

影视剧中的李瑁

可惜,李隆基当时还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不像后来见到杨玉环那么疯癫。此时的他认为:宠爱不等于溺爱,不能因为我爱这个女人,就什么事都顺着这个女人。

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李隆基数了数自己剩下的几个儿子,觉得也就当年那个差点被自己堕掉的李亨各方面条件还行。而李亨的核心优势有两点:

一是排名靠前(老二没了,数他老三最大);二是老实听话,性格仁厚,应该没有造反的胆子(看起来)。

于是,28岁的李亨顺利入主东宫,成为皇位继承人。

其实,我敢说,面对这次人生的逆袭,李亨本人内心里的忧虑远大于兴奋。

自己当年差点被老爹堕掉这档子事,不知道李亨后来了解不了解。但最主要的是,他成长过程中,亲身体验了皇家生活表面奢华下的尖酸刻薄,亲身感受了皇帝老爹表面贤明下的冷酷狠毒,亲身经历了宫廷政治表面和谐下的勾心斗角。

为了权力地位,好端端的人夫、人父转眼间就能杀掉老婆孩子。这种生活之下,谁的san值能保持在正常水准。

太子怎么了?未来皇位继承人怎么了?说到底,你的前途和小命,都是人家的掌中玩物。

李亨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走上了东宫之主的位置。

东宫之中的憋屈人生

后来的历史证明,看似老实巴交、人畜无害的新太子李亨,其实心机极重,城府也不是一般的深。

我觉得,这都是后天养成的结果。

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情感经历,已经让他对皇家大院的人情冷暖有所体悟,算是在权谋试炼场上入了门。

成年后到成为太子的这十几年间,他不仅体会到了宫廷政治里的的玄学,也目睹了亲人猜忌、父子相残的场面,总算拥有了进入权谋竞技场资格。

但话又说回来,李亨到底有没有将来接班当皇帝的愿望?他是不是真的渴望在权谋大戏里当主角呢?

不好说。但至少,少年时的皇家宫廷教授们,没少给他灌输经世济民、匡扶社稷、建功立业的理念,顺便拍一拍当今皇帝(李亨他爹)的马屁,说“要么成为你父皇一样的明君,要么成为伊尹一样的贤臣来辅佐明君”。李亨和那些兄弟们多少会有当皇帝的小小梦想。

后来长大一点,李亨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没有机会当皇帝了,心里虽然有些小悲哀,对二哥有些小嫉妒,但也实属无奈,认命的程度更强。

再后来,命运让自己懵逼了一把,忽忽悠悠就当上了皇位接班人,或许年少时的梦想,应该会蠢蠢欲动。

但是,我认为,李亨当上太子以后的亲身经历,才是导致他极度渴望权力的真正诱因。

这种诱因,其实是对生存的渴望、对复仇的渴望。

李亨当了太子,得宠的武惠妃和宰相李林甫相当不爽。因为他们拥立武惠妃儿子李瑁当太子的计划破产了。

这相当于李亨一入职,就得罪了当红的总统夫人和国务卿。你还想当下一届总统?做梦去吧。

随后的几年间,李亨一直很低调安分,社会舆论对于他当太子总体上还是满意的。

但李林甫却没少给李亨使绊子(武惠妃已死,帮不上忙),经常拐弯抹角、欲言又止地跟李隆基表达“你儿子实在太菜、你儿子可能想造反”的意思。

李隆基啥都门儿清,但他对这些指责的态度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反而有种“想要诋毁我儿子的人,尽管骂就行”的架势。

影视剧中的李林甫(右)

实际生活中,李亨一直在老爹李隆基面前表现得低调懦弱、孝顺听话,完全是一副“我命由爹不由天”的样子。但李隆基刻在基因里的帝王猜忌就是不能使他对眼前的儿子放心。

所以,李隆基一直默认朝中的宰相势力对太子李亨进行打压,要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没法成长、没法壮大,永远没有跟自己作对的能力。

又或者,李隆基或许也知道,李亨这孩子很可能遗传了他老李家的优秀基因,那种他祖宗李世民和他李隆基身上都有的“腹黑基因”。

只要老子活着,就得把你小子的“腹黑基因”摁得死死的。

这一点,李亨感受的清楚明白。所有来自那些臣子的指责和污蔑,背后都是老爹的默许。他只有安然忍受这些以下犯上的侮辱,才能保住太子位,更关键的是——保住小命。

而李隆基似乎对于虐儿子有了某种精神快感,后来他在李林甫的势力之上,又引入了杨贵妃(杨玉环)、杨国忠一党,来助李宰相一臂之力。

杨玉环原是李瑁的妃子,长得多好看大家都知道。而那个阶段,武惠妃早死,李隆基空虚,色欲之心难以满足,后宫佳丽对于他来说有些审美疲劳。

等到李隆基见了儿媳妇,才打开了“禁忌之恋”的新领域,而且相当能刺激老头子的多巴胺(李隆基已经50多了)。

然后就是先私密,后公开,最终杨玉环成了李隆基的宠妃。

影视剧中的杨玉环和李隆基

然后一人得宠,鸡犬升天。杨玉环的堂表兄弟杨国忠因马屁功夫一流,成为李林甫的左膀右臂(后来接替李林甫),杨玉环的其他姐妹因为样貌基因都不错,也被李隆基收纳,另外一些七大姑八大姨就不用多说了。

这些杨家人,没一个善茬,都是典型的暴发户,有钱就横的那种,朝野上下恨他们恨得要命,但有皇帝罩着,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为首的杨国忠也看太子李亨不爽,他知道,一旦老头子李隆基倒台,李亨上位,肯定不会给他们杨家好看。于是千方百计想要做掉李亨,扶持自己势力的太子。

影视剧中的杨国忠

杨家得势的那些年,李亨更憋屈了。

但凡有朝中官员跟李亨说些客气话,老杨家第二天就会上疏打小报告,这人八成得丢官;但凡有地方官来京汇报工作,然去太子走走礼节,老杨家照样给他穿小鞋,八成降职查办。

再后来,老杨家甚至直接拿太子府的人下手,把李亨身边的一个公务员杜有邻活活打死,李亨一个字都不敢说。然后地方有个王忠嗣的节度使对李亨有好感,直接被老杨家污蔑谋反。李亨对此仍然爱莫能助。

更有甚者,之后那个撅帝国墙角的少数民族军阀头子安禄山都敢调戏李亨,而且是在公开场合调戏。

那时李亨当太子的第十个年头(747年),颇受李隆基宠爱的安禄山到长安城向李隆基汇报工作,当时,李亨也在老爹旁边坐着。

安禄山给李隆基三拜九叩,拍了一通马屁之后,就没搭理别人。

礼仪官员就催促安禄山:“伙计,你还没向太子行礼呢?”

谁知安禄山依旧不搭不理,反而故意对着李隆基问:“陛下,我是胡人,没见过世面,我说这个‘太子’是什么官啊?”

李隆基说:“太子,就是我以后的接班人啊。”

没想到安禄山却说:“哟,小的我只知道陛下您是一国之主,还不知道有太子接班人这回事呢?”

李隆基听罢,乐得不行。

李亨当时是什么表情咱不知道,但他一定不敢发火,甚至都不敢露出怒色。

影视剧中的安禄山(右)

那时候的太子李亨,几乎就是有个“太子”的名号而已,这帝国朝堂之上,但凡有点势力的人,都敢瞧不起他。

除了愁和恨,李亨的感情世界,没有多少别的东西了。

那时候,李亨的头发都快熬成坦格利安型了。

李隆基、杨玉环、杨国忠、安禄山...你们有种别让我活着,只要我活着,早晚亲手把你们送进十八层地狱。

畅快淋漓的复仇表演

当怨恨与复仇成为一个皇太子精神世界的支柱的时候,他一定会渴望尽快成为皇帝,然后用手中的权力,酣畅淋漓地报复曾经折磨自己的人。

公开羞辱李亨的安禄山,在8年后叛变,使劲地撅老李家的墙角。

在这个壮硕的胡人猛汉和他的军队面前,大唐简直没有一个能打的。他们从东往西打,东都洛阳很快陷落,大军直逼潼关。

此时的70岁的李隆基面对女人还宝刀未老,但面对叛贼却英雄老矣。满腹权谋诡计的他被吓得不轻。

为了保命,他当时甚至都想把烂摊子直接交给太子李亨,让后者即位,然后自己跟杨玉环姐妹们养老避难去。

杨国忠知道后吓得半死。他赶紧找到杨贵妃姐妹说:“李亨一上位,咱们几个肯定先玩完!”

杨贵妃于是亲自出马,在李隆基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说不能将皇位“内禅”给太子。

由于李隆基“为爱而惑”,加上自己确实还没有当皇帝当过瘾,最终取消了这个计划。

杨贵妃的杀身之祸,由此日益临近。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在安禄山攻破潼关,距离长安也就是几步的路。

惊慌失措的李隆基最终带着杨贵妃姐妹和杨国忠等人,以及太子李亨等少数几位皇族,在3000多禁军的护卫下仓皇出逃。

这3000多禁军中,有2000多人由太子李亨指挥、负责殿后。

说实在的,当初得知安禄山造反,要来长安灭老李家全族的时候,李亨也挺害怕的。

“没想到自己竟然可能窝窝囊囊地死在了曾经侮辱自己的野蛮人的手里。”

这憋屈的一辈子要在更大的憋屈中落幕了。

更可气的是,曾经还有那么一点希望,可以在临死前当几天的皇帝,满足一下小小的奢望。结果还被老杨家给搅和了。

能不气吗,能不憋屈吗?

然而,眼下,一直不受待见,毫无实权,受尽冷落的李亨,突然因为负责殿后掩护,掌握了随行禁军三分之二的兵权。这可是紧急情况下的天大特权,可以说在当时直接掌握着老李家核心皇族的命运。

不过一开始,还是得办点正事。

李亨确实想负起责任,维护李家天下,顺便保住自己的命。但是,这3000禁军,跟领导一起跑的时候太着急,没带够粮食(几乎没带)。

出逃第二天,禁军将士又饿又累,人心瞬间就散了。

大家开始牢骚,说“领导无能”、“领导胆小”、“国政腐败”、“百姓遭难”,然后变成抗议,进而骚乱,并逐渐开始出现“都怪老杨家”、“都怪那几个杨姓狐狸精”等言论。

负责指挥者3000人的李亨,面对牢骚、抱怨、骚乱,也爆发出了人性中的狠毒——对仇人的狠毒。

然后,李亨与禁军指挥官陈玄礼沟通了意见,两人对局势的认识基本一致,对解决危局的看法也基本一致。

于是,对李亨来说:是时候了,就在今天。

不久,军队行进到马嵬坡。

禁军将士们终于不愿走了,一个个跺着脚开始飚脏话。

然后,杨国忠成为第一个出气筒,一群人拉着这个吓得半死的家伙,然后你一刀我一刀,直接把人砍成好几块,人头则插到长矛尖上示众。

再接着,全场最高军事长官陈玄礼来到李隆基座驾前,告诉他:陛下,您要是弄死姓杨的妖妇,今天这事就算完了。要不然,我也管不住这千把号人。

然后,李隆基老泪纵横,为了保命,还是同意让杨贵妃去死(至于是自己上吊还是被别人勒死,都无所谓了)。

太子李亨,注视着这些事情,像一个旁观者。

看着大卸八块的杨国忠,痛不欲生的老爹,吓得死去活来的杨玉环。李亨的心里只有一个字:爽!

马嵬坡之变后的第二天,李亨带着2000多禁军,与唐玄宗分开,北上指挥平叛。而只顾着逃命、全然没了当年英雄气概的唐玄宗李隆基,则带着残余的1300多禁军,逃入四川境内。

二十多天后,北上抵达灵武的李亨,在部下的拥戴下,在灵武自行即皇帝位,为唐肃宗。而此时,李隆基还蒙在鼓里,他没想到这个他向来看不起的儿子,竟然宣布自行即位。

这一年,老爹李隆基71岁,儿子李亨45岁。

一直到儿子“称帝”后近一个月,李隆基才在成都得知,自己已经成了“太上皇”,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装作一副为儿骄傲的样子:“看见没,我儿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

而明白的人都懂:老家伙,你也有今天。

不过,李隆基为了面子上让自己好看,没有忘记让人传话给儿子李亨,说,军国大事,最好还是跟你爸汇报商量一下。

但在那个年月,那种父子关系之下,好不容易登基的儿子李亨,还会听亲爹的话吗?

压抑十几年,历经九死一生,终于从老子手中夺来的帝国最高权柄,怎么可能还回去?

老爹,我让你活着,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一年多后,李亨在名将郭子仪等一批能人的帮助下,光复长安。此时,无奈成了太上皇的李隆基,在得知长安城已经光复稳定后,最终决定回家看看。

回程途中,李亨表示“自己亲爹要自己亲自派人护送”。于是,李隆基的随行护卫被李亨下令解除武装,并全程派兵挟持“护卫”。

当路过马嵬坡时,李隆基想给杨贵妃改葬,没想到李亨派来的一个叫李揆的礼部侍郎当即反对说:“老领导,您想多了吧。当初要不是您护着姓杨的一家,咱大唐会是这幅熊样。您再搁着哭姓杨的妖妇,信不信旁边这些大兵揍你。”

当然,李揆没有点出,那个指挥杀死杨贵妃的幕后策划者——当朝皇帝李亨,还在远远监视着父亲李隆基。

无奈之下,唐玄宗只好取消了为杨贵妃公开改葬的决定,改而派人偷偷去迁葬祭祀。

今天,李隆基也尝到了当年儿子李亨们的滋味。

回到长安城后,李隆基被儿子李亨软禁控制起来。李亨手下的宦官李辅国,有一次甚至带着500骑兵,公然带刀威胁太上皇,吓得李隆基差点从马上摔落下来。对此,李隆基私下对

心腹宦官高力士说:“孩子长大了,胳膊肘往外拐了,不孝顺了。”(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殊不知,这不都是自己造的孽。

晚年的李隆基,这位曾经英明神武,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君王,只能是经常在他被软禁的太极宫中看着杨贵妃的画像,静静发呆。

这种报复,对于李亨来说,已经很满意了,比直接让老爹死了更解恨。

憋屈的一生如何落幕

接下来的李亨(肃宗)时代,并不长久,仅仅持续了6年时间。

当了皇帝的李亨,并非不想把皇帝当好,但有两个现实的超级阻碍:

一是安史之乱尚在。安禄山虽死,但其余叛党势力庞大,割据一方,大唐已经开始yangwei了;二是自己心理性格早已扭曲,能力也有限,虽不是昏庸无能,但也谈不上贤明,也说不上有什么魄力,跟他爹当年鼎盛时期相比,差得太远太远。

坐上帝位的李亨,很快显露出他爹当年那些昏聩的影子。

李亨的皇后张氏,虽然人聪明,也跟随李亨吃苦受罪许多年,但得了权力之后,渐渐专横,颇有武惠妃和杨氏姐妹的风范,仗着李亨恩宠自己,没少搅合朝政,也经常干预李亨立太子的事情。

李亨因为早年经历,不再信任任何势力的官员,只觉得只有身边的太监才是最忠诚的,因此宠信宦官李辅国,后者也骄横一时,并导致后来唐朝宦官集团长期掌权乱政。

李亨本人,也开始爆发出老李家的猜忌基因,对身边的官员和自己太子都很忌惮冷血。

自己在不经意间,步了老爹的后尘。

李亨当皇帝没活几年,就像一个长年精神紧绷、身体疲惫的人忽然过上一种安逸平静的生活,于是各种疾病就会忽然爆发,身体也会忽然垮掉。加上时局混乱,国家艰难,把李亨仅有的心气与经历也磨得差不多了。

那一年是762年,幽禁中的李隆基终于熬不住思念与寂寞,直接把自己饿死,享年77岁。同年,儿子李亨也在操劳中染病去世,享年51岁。

父子俩去世一年后,763年,安史之乱才被平定。

看来李亨这辈子,注定是憋屈多,而舒心少。不管他愿不愿意,甘不甘心,他的人生,注定就是这样。

当然,李亨前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跟他一样活的憋屈的太子不在少数。

至少,问问那些千古一帝们的儿子就知道了。

总之,还是那句话:

0 阅读:4

掉进书堆的小胡

简介:我要做个臭豆腐一样的人,闻着臭吃着香,这叫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