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中国几千年,真正成圣的不多,但不影响很多追随者将“努力成为圣人”设为人生追求。但遗憾的是,从孔孟之后的1000年里,鲜有影响力的人物出现。
也许大家,可能第一想到的,是朱程理学。因为传承程颐、程颢的朱熹,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他的《四书集注》更是被官方定为标准经典读物。但是,鲜有人了解到,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有提供借鉴的重要先驱人物,那便是张载。
美国哈佛大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葛艾儒,曾于1979-1980年访学北京大学,师从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张载的人生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著有《张载的思想》一书。
张载出身于孔子之后的1000年时代,也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宇宙观等哲学领域的大哲学家、在当时的时代,佛教遍地开花。但在研究佛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事,终究只能回归到“不可说,不能说”的虚幻中。因此,撇开佛理,重新从儒家经典和阴阳学说,重新构筑自己的宇宙观,并致其一生,努力追求成为一名圣人。
宇宙是唯物的存在,并非佛教的唯心。
在张载看来,可以一以贯之的哲学,是以“气”为出发点来进行阐述的。比如说,“天则气自然生,气之生,即是道,是易”。而此处的无,并不是道家所谓的无中生有,无先于有。这里的“无”,则是以无形的状态存在,即混沌之氣。
气,在张载的哲学观里,它既是行而上的存在,也是行而下的存在。“气之虚则湛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当混沌之气定义为道时,那便是气散的结果。当气定义为实在的空气时,便是气聚的结果。
因此,宇宙万物,都能通过气的转化来进行解释。这点,就与佛教不同,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幻相,穷追事物的理,则更是以比较虚的不可说结束,凡事讲究一个悟。张载不同,他认为一切都是气的存在。佛家认为的寂灭,在张载看来,是转化成另一件事物存在。
何谓圣人?何谓善恶?
张载读到《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但张载对其进行点评,认为天地不仁,是正常的现象,那是因为气的转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圣人,并不是不仁,相反圣人是仁慈的,因为圣人要带领百姓能读懂事物发展的规律,根据万物发展的态势提前做准备,去顺应事物发展。
孔子是公认的圣人,这点不容置疑。但在张载看来,颜回是踏进入圣的门槛了的,奈何上天不给他时间,因此没能在活着的时候成圣。但颜回有个情况,是,他还是没能做到情绪控制得不愠不怒,因此,还不够做到尽性。
圣人的言行举止得体,给人表现就是特别舒服,适中,知道什么时候前行,什么时候停止。凡事都是一个尽性。相反,现今很多人,都无法实现,那是因为被物质世界和个人欲望所拥堵,不能完全尽性,去追寻内心的道。
但是,生活中的人,一直在追问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张载认为,人的本性,也即天性是向善的,但后天欲望等加以影响,人的性格也会变成恶。因此,要想努力成为圣人,首先便要先找到属于自己的天性,然后持续学习精进。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张载对此,进行解读 ,认为,三十岁要在礼仪上合乎规范,才能与别人相处时立住;四十岁精义致用,五十岁穷理尽性,至天之命;六十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七十与天同德,不思不勉,从容中道。
学习需要有”此心“。
张载的思想,其实主要是”气“和”阴阳“构筑的宇宙观,而他的很大内容,都因为生活在佛教盛行的年代,因此,很大比重,都是在排佛。
张载认为,天有天理,所以万物通过气进行转化;人有义理,人也有天性和人性,性未成则善恶混。因此,人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一生,致力于成圣。
而在学习义理的过程中,唯有”此心“才可实现。而”此心“并不是成心,而是要拥有虚心。圣人便是虚心的表率。当大家不去请教他时,大家可能认为他无知。但当他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却无所不知。
《张载的思想》,既有对孔子和道德经内容的诠释,也有对新儒学的拓展。可以说,程朱理学的很大部分,都是继承张载的思想而来。但是,伴随着张载的离去,手下的门人也众多投奔到两程门下,因此对于张载思想的传承与过渡,都记到了程氏门下。
历史也许需要给张载一个名分, 也许他未能在有生之年入圣,但他对儒学思想的传承与发扬,值得我们铭记。 也愿我们中人,能在前人的步伐下,继续前进,努力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