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事不一定是好事,很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家长要警惕!

育婴生活 2023-11-30 15:33:39

你家娃总是乖乖的、从不捣蛋,总感觉比同龄的小朋友成熟懂事不少,亲戚朋友也总是对你家娃夸奖不断:“要是我家孩子也这么懂事该多好!”孩子这样很可能为了讨好别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并不见的是好事哦~

讨好型人格的这些表现,你家孩子中招了么?

Ø 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害怕没人倾听、接纳。

Ø 总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牺牲自己满足别人。

Ø 不懂得拒绝,尽管别人提出的需求不合理,也照单全收。

Ø 时常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没闪光点,不如别人。

Ø 不擅长社交,担心自己出丑,被嘲笑。

Ø 害怕麻烦别人,能自己做的,从不肯张嘴求助。

Ø 出去玩即使受欺负,也不敢与别人发生冲突......

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呢?

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曾说:“讨好行为模式的出现,来自于童年创伤。”所以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和家长有脱不开的关系,家长们快来自查一下,有没有过以下行为?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父母经常否定孩子

孩子刚开始都是“神兽”,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但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会变得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看人脸色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父母不断地否定孩子,小到一句话,大到一个事。比如“这么简单的事,你也干不好”。“这都不会,你还能干什么”?“你这样没人会喜欢你的”......如果你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请立马叫停,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开始自我怀疑、否定。

缺乏鼓励与肯定

孩子做错事,父母会习惯性地批评孩子,但是孩子做得好时,好多父母都吝啬于表扬孩子。小孩子非常喜欢得到关注和表扬,当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一件小事,比如说:穿鞋,穿衣服,自己吃饭,或是自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拼图,撘成了一个造型别致的积木......扬起“求表扬”小脸时,家长们的熟视无睹,冷漠回应,会“浇灭”他们的热情,认为最亲近的人不关心自己,自己在别人眼里没有存在感与价值感。所以,在新的环境下,孩子会害怕被孤立而主动讨好别人。

缺少陪伴缺少爱

长时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产生否定自己的负面情绪,认为自己不值得父母花心思、花时间陪伴,也会有种多余感和被抛弃感。父母的“敷衍陪伴”,比如孩子与父母交流时,经常被敷衍、被推脱,被漠视,孩子自然会感受到被忽略,觉得父母并不在乎自己。孩子一次次做出的求关注、求重视的信号,被父母“冷处理”后,易变的自卑、懦弱。之后再遇到类似的场景,孩子会担心得不到反馈与回应,害怕表达出内心的想法,附和大家的观点。

如何避免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

家长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内心绷紧一根弦:孩子每次表达感受和观点时,不要立马反驳,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的观点、想法可能在你看来“天方夜谭”“天马行空”,这是因为你用大人的标准在衡量,而不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决定,更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否则他们容易变得没主见,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父母只需为孩子提供自由平和的成长环境,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掌好人生的舵就好啦。

鼓励式教育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成熟的大人都渴望得到肯定,何况是自我认知不清晰的孩子呢。所以,父母要及时肯定孩子的一些“小成就”。例如主动帮你做家务,收好自己的玩具,画了一幅创意十足的画......这时家长一定要立马表扬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肯定,有价值。

父母的反应、评价就是孩子衡量自己的标准,正面鼓励和赞美,就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一个有自信、对自我评价是正向的小孩,未来往往不容易讨好别人,而且具备被讨厌的勇气。

父母高质量陪伴

全情投入的高质量陪伴才是孩子需要的。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简单的游戏,如孩子百玩不厌的“躲猫猫”,游戏中的互动会增进你们对彼此的认知,促进感情的流动。还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让他/她沉浸在你口中的“精彩纷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出回应,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爱我的,我是有存在感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与孩子一起面对、讨论解决办法,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受更多的安慰和支持。

你经常鼓励孩子,还是否定孩子?你家孩子是讨好型性格么,评论区分享哦~

1 阅读:27

育婴生活

简介:分享交流育婴经验,做智慧父母,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