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国红军的李德真正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阿云说历史 2023-07-08 15:00:09

熟悉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工农红军曾经把指挥大权交给一个叫李德的外国人指挥,如果不是毛泽东,如果不是有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也许就会在此人手里覆灭。

李德何许人也?他到底是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外国人指挥十万中国工农红军,来决定中国革命的命运?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玛宁镇,1932年春,时年32岁的奥托·布劳恩从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两周后紧急受命,被共产国际执委会派往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部驻中国情报机构“佐尔格小组”承担送钱救人的任务。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特工。李德到上海完成送钱救人的任务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留住在了上海。1932年底,迫于国民党统治压力,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指示,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随博古、洛甫、陈云最后转移到江西的中央苏区。博古、洛甫动身前,主动要求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尤尔特将李德派往苏区,担任军事顾问工作。李德本人也将计就计地同意了,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请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出一个相应的指示。1933年9月,李德获准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的身份,从上海经汕头,进入江西瑞金中央苏区,住在特别安排的“独立房子”,由伍修权担任其翻译,处处享受着“洋钦差”、“太上皇”的威严,每一句话都被当作圣。恰恰重蹈了以“个人代表负责制”和“明确领导责任”的覆辙。李德来到苏区,虽然怀有帮助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良好愿望,但是他错误的干预、指挥却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将红军的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李德。由他一人凭着地图指挥战斗。这个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3年和只有街垒巷战经验的顾问,他本身只指挥过一个骑兵旅,李德不问中国国情、不顾战争实际情况,仅凭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坐在房子里按地图指挥战斗,在苏区进行指挥。当时的地图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草图,极不准确,所以他的指挥往往与前线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在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都是按李德“短促突击”、“两个拳头作战”、“御敌于国门之外”、建立正规军打阵地战这一套错误路线进行的结果导致反“围剿”作战连连失利,致使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使红军踏上了悲壮的长征路程。据后来参与一线指挥战斗的红军将领回忆说,李德教条到连前线某个地方放置机枪都要求一线指挥员死板照搬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前线的战斗瞬间变化,一线指挥员需要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决策,如果一线指挥员没有临场决策的权力,哪能不失败呢?这样的教条式指挥哪能不失败呢?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不作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李德和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就是这样一群人,居然看不起土生土长的毛泽东的山沟沟马列主义,教条主义的指挥红军反围剿斗争,对中国红军造成了中国巨大的损失。1935年1月15日~17日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深刻分析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李德神情沮丧,拒不接受批评。遵义会议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而正式结束了李德、博古对红军的军事指挥。

可以说,一开始李德本身没有多大问题,他只是个邮差,他没有说自己就是军事顾问,问题出在博古身上,博古自己不懂军事,又担心大权旁落,就把李德拿来做大旗,把他包装成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这时候李德就有点不道德了,他居然没有否认,也没有澄清他只是个邮差的事实,居然就这么安心的配合博古装下去,到后来,他一而再,再而三犯错误的时候,居然死皮赖脸的硬刚下去,最后居然很固执的把自己就这么当成国际顾问了,拒不承认自己的无能而且以共产国际顾问身份要挟中国共产党人,好在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等人看清了李德的真正面貌,力主召开遵义会议,才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才挽救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

1 阅读:31
阿云说历史

阿云说历史

学习历史,洞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