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打卡贺新春#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如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的科技人才大多都是从欧美国家留学归来的海归,尤其顶尖人才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更是如此。
这些人才的成长和培育过程,大致都遵循以下过程:名校毕业——留学海外——科研机构——出国深造——回国后成为科研或行业科研领军人物。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科研人才的培育,始终都离不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培养,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人才培养一个不变的规律。
仿佛离开了欧美国家,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的中国,就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却“制造”不出本国急需的高端人才。
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使得国人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中国高端人才都是来自海外这一认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b6872b359a98ee6d3b67c33aa5f8df.jpg)
然而,刚刚进入2025年,DeepSeek和宇树科技的异军突起,就令人眼前一亮,它们杰出的科技成果,彻底打破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一神话。
DeepSeek-R1这一模型在数学、编程和推理等关键领域表现出色,能与OpenAI的最强推理模型o1相媲美,但API调用成本却低了90%-95%。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DeepSeek只用了不到600万美元和2048块低性能的H800芯片,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这项训练。
DeepSeek Coder不仅免费开源,DeepSeek LLM叫板GPT-4,而且DeepSeek-V2还成为“价格屠夫”,让GPT-4的价格直接腰斩。
DeepSeek的横空出世,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枚石子,令全球AI行业为之震惊,并在科技创新中心硅谷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它发布的DeepSeek-R1模型,预示着中国的科技创新出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正在从过去的从1-100转变为目前的从0-1。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d52daf72f930518bb360949da9a4339.jpg)
对此,外媒纷纷报道,认为DeepSeek的成功归功于一批海归“奇才”的加盟,这一科技成果最终源于欧美国家对于中国人才的培养。
可是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回应 ,则让西方媒体无言以对。他说:“这里的“奇才”其实都是来自中国顶尖高校的本土人才。
“梁文锋直言:“我们的V2模型没有任何海外归来的人员,所有团队成员均是本土的。是由顶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在读博士生的实习生以及刚刚毕业几年的年轻技术人员组成。”
这一声明不仅颠覆了外界对中国高科技人才的刻板印象,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系的重新审视。
梁文锋还自信地表示,虽然世界前50名的天才或许不在中国,但借助中国的教育体系,完全可以培养出这样的顶尖人才。
不仅DeepSeek,蛇年春晚闪亮登场的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者——宇树科技,其团队也主要由本土人才组成。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是浙江台州人,拥有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本科学历和上海大学的硕士学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bd564eecc129fa0a963a9130fc24ae.jpg)
近年来,宇树科技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机器狗产品受到了马斯克的赞叹,并且完成了多轮融资,显示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团队能力。
Deepseek和宇树科技的成功,无疑是对中国本土能够培育出顶尖人才的一次有力证明。一直以来,中国高校的莘莘学子们都对欧美大学顶膜拜礼,纷纷趋之若鹜,不惜花费重金赴海外留学。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从2020年的45.09万人回升到2022年的66.12万人。经过2023年的急速反弹,2024年出国留学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
自改革开放到2022年底,中国的留学人员累计超过800万;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超过600万人。
不过,近些年来,留学生在国内已不再吃香,主要原因如下:
1、就业市场的变化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过去,留学生因其国际化背景和语言优势备受青睐,能够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和与国际接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6eeeb23b1a9921770da1119b488556.jpg)
而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许多本土毕业生也具备了出色的外语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方面同样表现出色。
此外,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对求职者的实际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更加重视,而一些留学生可能缺乏对国内市场的深入了解,因此在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
2、留学生整体质量下降
近年来,留学热潮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然而,部分学生出国留学的动机并非出于学术追求,而是为了在升学竞争中获得优势或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说白了 就是打算利用出国留学的机会为自己镀金。
再加上一些中介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吸引学生,过度宣传留学的优势,甚至推荐一些教学质量低下的野鸡学校。因此,这些学生在国外不可能真正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回国后在就业市场上也难以脱颖而出。
正因为如此 目前国内留学生呈现出过剩状态,处于海归——海带(待)——海藻(找)——海剩的窘境。
3、国内教育水平的提升
随着国内教育质量的提高,许多高校毕业生也具备了与留学生相媲美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在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参与了大量的实际项目,对国内市场有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绝大多数都出自本土,并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如任正非、马云、马化腾、张一鸣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914adfbf313f80a5064bd257873075.jpg)
最近,《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其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观点:“是中国人帮助美国强大,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事实证明,这一论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近年来众多华人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在美国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行业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综上所述,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中国高端人才来自留洋海归,或将成为历史。进入新的一年,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呈现出一个厚积薄发,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DeepSeek和宇树科技的成功表明,中国本土人才正在崛起,这些独角兽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现,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在科技人才储备方面的深厚底蕴。
毋庸置疑,未来这些杰出人才的不断涌现,将会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开启一个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