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气阴冷干燥,不少孩子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起皮、咳嗽咳痰、脾气暴躁的情况。

冬天以收敛为主,孩子本就 “纯阳之体”,阳气相对旺盛,加上室内开着暖气,孩子再吃些温热的食物,体内热气散不出去,就容易郁积化热。
麦冬巧搭配,清热效果翻倍
既然找到了孩子容易有热的原因,就有提起为孩子预防。麦冬入心、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
麦冬山楂麦芽饮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沸,取汁饮用。

山楂和麦芽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三者搭配,既能清除体内热邪,还能消食化积,帮助脾胃恢复运化功能。
麦冬山药粥
将处理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至大米熟烂成粥即可。
这道食疗方,可以滋养脾胃阴液,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帮助孩子改善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状况。
麦冬性寒,对于脾虚的孩子来说,不宜食用,建议要辨证论治,从根本上解决脾虚不长个问题。
孩子不长个,根本是脾虚
之前接诊了一个8岁的男孩,搭眼一瞧,身高和体重肯定不达标。精气神看着特别差,不像别的孩子活力满满。
家长也反馈,孩子稍微跑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还经常喊累,走两步歇一分钟。

吃饭也费劲,挑食、严食,每顿饭吃不了几口,肚子就开始胀,有时还会腹痛,大便也不规律,不是干结就是溏稀。
再看孩子舌头,舌体胖大,舌苔白厚且腻;脉象细弱无力。
综合判断,孩子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功能失常,无法正常吸收和转化食物中的营养,最终影响了生长发育。
治疗方案
治疗思路是先着重健脾祛湿,恢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助营养吸收,再适当滋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于是开方:太子参、麦冬、鸡内金、陈皮、白术、山药等等。(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麦冬滋阴补脾胃阴液;白术、茯苓协同健脾祛湿;

山药补脾;陈皮理气助消化;鸡内金消积食;太子参补气生津..........
一个疗程后,孩子一进门,就能看出精神状态好转,面色也有了血色。孩子自己说,现在吃饭比以前香了,也没那么容易累。
这说明治疗起了效果,我在原来方子的基础上,稍微调整了一下药材的用量,继续帮孩子巩固治疗,让他能长得更高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