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打了近10个月,普京得到了什么?我个人认为,截至目前,普京有“三个未想到”、“三个未实现”以及一项“唯一的收获”,而失去的可能是他的“一世英名”。
一,普京的“三个未想到”
普京的“三个未想到”分别是:(一)未想到乌克兰如此难打。(二)未想到俄军如此拉胯。(三)未想到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对俄罗斯的恨意和削弱如此“执着”。
对于乌克兰能够撑到现在,且在战场上与俄军形成互有攻防态势的原因,舆论场上一直都有一套“标准”的说辞,那就是:如果没有西方的支持,乌克兰早就溃不成军,甚至早就投降了。
可是,这套说辞的不合逻辑之处是:假如乌克兰在冲突之初就举手投降了,还能有美国和西方的全方位支持和援助吗?
战争爆发之初,俄军分别从克里米亚、顿巴斯地区以及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地区分三路向乌克兰发起了全面进攻。对基辅更是采取了突袭与大军包围相结合的模式。
从战前俄罗斯方面极力否认会攻击乌克兰,到2月24日凌晨对基辅形成突袭和包围之势,显而易见,这种“突然性”意在一举“拿下”基辅这个乌克兰“中枢”或彻底摧毁乌克兰政府及民众的抵抗意志。
然而,俄军没能做到。于是,一个月后,俄军不得不撤出了基辅地区。总之一句话,是乌克兰人坚定的意志为自己的生存争取了时间,等来了外援,并为此后战场态势的转化奠定了基础。这自然是普京“未想到”的。
在美、英情报部门的频繁预警,甚至拜登都亲自“预告”之下,普京仍然决定对乌克兰发起进攻,这足以说明普京对俄军的实力充满信心,认为在俄军“钢铁洪流”的碾压下,乌克兰军队会溃不成军。然而,俄军的表现却令普京失望了。
直白地说,有两个原因使普京“高估”了俄军的实力。一是普京被俄罗斯的核武器以及“萨尔马特”这类战略性武器及工具所“迷惑”,认为俄军可以战无不胜。岂不知,这类高精端武器并不适用于乌克兰战场。因为,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就像一件“玉器”,打碎了,也便毫无价值了。
普京之所以“高估”了俄军的实力,另一个原因是俄军方以及俄罗斯情报机构给普京“灌输”的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比如,俄军方给普京提供的是满满的军改成果,是“萨尔马特”、“波塞冬”这些高超音速和高精端武器的“诞生”和领先世界,岂不知,在常规武器和战场感知力方面,俄军已经落后,且与北约已经有了“代差”。
还比如,俄罗斯情报机构给普京提供的信息是:乌军不堪一击,且乌克兰人“渴望”被俄罗斯“解放”,一旦俄军发起攻击,基辅政权会土崩瓦解,乌克兰人民会“欢欣鼓舞”。
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一是因为乌克兰军队已经不是顿巴斯冲突时的那支军队。二是乌克兰人虽然“众志成城”了,但抵抗的却是俄军。基于以上两个因素,俄军的拉胯也就成为了必然。这也应该是普京所“未想到”的。
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以及顿巴斯冲突发生后,美国及西方国家只是对俄罗斯进行了“象征性”的经济制裁,并没有进一步的“过激行动”,这让普京“天真”的以为,只要“木已成舟”,美国和西方也就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认了。岂不知,那是因为没有触碰到美国世界霸权和欧洲战略的底线,以及“忽略”了欧洲国家的真正用意。
直白地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以及在顿巴斯地区的局部冲突,并不会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自然也不会危及美国的世界霸权。相反,让俄罗斯对欧洲保持着“低烈度”的威胁,反而有利于美国将欧洲粘在自己的阵营,同时又能保持着对俄罗斯“收放自如”的模式,以便于为美国的世界性博弈“服务”。
从欧洲层面来说,基于历史原因,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消除对俄罗斯的“恐惧”和“敌意”,而当初之所以在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及顿巴斯冲突问题上选择“妥协”,一是有经济上依赖俄罗斯“低价能源”的“贪心”这个因素。二是基于现实的“缓兵之计”。对于这个第二点,默克尔日前的“新说法”已经阐述得明明白白。
日前,在接受德国《时代周报》专访时,已经退休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对当初斡旋签署《明斯克协议》的真正用意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默克尔表示,之所以促成“明斯克协议”,是为了给乌克兰争取时间。因为那时的乌克兰还很虚弱。对于默克尔的这个“新说法”,普京也直言不讳地说“很意外”。
显而易见,对于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说,俄罗斯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性质已经不同于2014年时的克里米亚“入俄”和顿巴斯地区局部冲突。直白地说,如果俄罗斯实现了此次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必将发生“颠覆性”改变,那样的话,美国赖以称霸世界的基础——大西洋联盟体系将破裂。
而对于德、法、英等欧洲大国来说,如若俄罗斯获胜,它们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将会大大削弱。波兰等东欧国家也会“如坐针毡”。而这就是美国及欧洲国家明知自己也会损失惨重,但仍然执着于支持乌克兰、削弱俄罗斯的根本原因。当然,美国和西方国家如此“执着”,也出乎了普京的预料。
二,普京的“三个未实现”
截至目前,普京一是未能完成发动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的目标。二是未能实现阻止北约东扩和创造一个战略安全“缓冲地带”的愿望。三是未达成自己像“彼得大帝”那样的历史定位。
客观地说,俄罗斯的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不仅未能完成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的目标,反而间接促成了乌克兰军队的更加“北约化”。直白地说,乌克兰军队比以前更加强大了。而不能对乌克兰“去军事化”,所谓的乌克兰“中立化”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普京发动这场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本意是“杀鸡给猴看”,从而打碎那些意欲靠近北约的小国的“幻想”,从而建立一个战略“缓冲地带”,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战略安全空间。然而,事与愿违,这场冲突却促使瑞典和芬兰这两个“中立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约。
此外,由于在这场战争中俄军及俄罗斯的实力“露底”,导致中亚和北高加索这些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内的国家有了“离心”趋势。比如,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当着普京的面,直言不讳地拒绝承认顿涅兹克和卢甘斯克的地位归属。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更是在集安组织峰会上拒绝签署由俄罗斯主导和制定的峰会宣言。
实事求是地说,普京确实有结束美国霸权的想法。但也不得不说,就理念而论,普京亦有成为“彼得大帝”那样的为俄罗斯“开疆拓土”的历史人物定位。然而,时代是发展的,现实是残酷的。直白地说,无关乎这场冲突的最后结局,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普京的这种“愿望”注定难以实现。
三,普京亦有“收获”
在这场战争中,如果说普京只有“三个未想到”和“三个未实现”而没有其他“收获”的话,显然是不客观的。比如,普京挑战西方几十个国家的这份“勇气”。尽管这份“勇气”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普京的“大无畏精神”赢得了俄罗斯国内强硬派的支持以及域外俄罗斯和普京支持者的“赞美”。
四,普京的“一世英名”面临考验
普京已经执政俄罗斯达二十年之久,不仅在俄罗斯国内享有着极高的“威权”,而且以其睿智和“舍我其谁”的霸气在域外收获了无数的铁粉。然而,如果这场冲突以俄罗斯的失败告终,那无疑,普京的“一世英名”可能将不复存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从历史来看,俄罗斯在历史上也并非没有过失败。然而,基于俄罗斯的民族特性,既然失败了,就必然要有人来承担这份责任。
而在普京铁粉的认知中,他们心目中的普京永远都会战无不胜。所以,这场俄乌战争将决定普京的未来政治及历史定位。所以,普京必须为他的“形象”和“决定”直面可能的“惨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