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姆特只是顿巴斯地区的一个小镇,其行政面积仅41.6平方公里,而以2021年的统计数据,这个小城镇只有7.2万人口,估计现在已撤得所剩无几。
从地理位置来说,巴赫姆特位于顿涅茨克以北、利西昌斯克以南。虽然夹在这两个重要地区之间,但在军事专家眼里,实在难以称得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因为,不管它在谁的手中,都没有在乌克兰战场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用。
然而,奇怪的是,巴赫姆特这个战略价值并不大的小城镇居然成为了俄乌两军的“必争之地”,一方疯狂进攻,另一方则寸土不让。此地战事再度紧张以来,特别是俄军从赫尔松市撤出后,这里成为了俄乌两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唯一“短兵相接”的战区。
更由于双方均不惜人员伤亡,巴赫姆特这里的战斗已经被军事专家和媒体称之为“绞肉机”战场。据《纽约时报》的描述,目前这里的战事异常惨烈,在巴赫姆特战区16公里的战线上,仅乌克兰军队方面每天的伤亡人数就达到了240人左右。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巴赫姆特一直都在乌克兰军队的手中,在这里,乌克兰方面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其守军也是乌克兰精锐部队之一的第93机械化步兵旅和第58摩托化旅,且是在掩体内作战。
但即便如此,乌每天仍然有240人左右的伤亡。由此不难推断,俄军的伤亡显然会更大。因为,俄军主攻,且并没有工事掩护,几乎是凭血肉之躯往前推进。因此,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俄军每日有100——300人阵亡。
那么,俄军如此不惜代价的进攻,到底有多大进展呢?对于俄军的战果,顿涅茨克军政负责人普希林描述称,俄联军现在每天可以推进100——200米,重要的地方可以推进10——20米。普希林口中的“联军”是指俄罗斯正规军、俄联邦的一些地方“自建营”、顿巴斯地区武装、车臣武装以及瓦格纳雇佣军。
根据乌克兰媒体的报道,俄联军的攻击模式通常为:顿巴斯地区武装和俄联邦地方“自建营”的士兵发起第一波攻击,然后是瓦格纳雇佣军战士以血肉之躯往前推进,俄正规军提供火力支持,车臣武装殿后督战。
要知道,普希林不仅是顿涅兹克的负责人,而且是顿巴斯地区武装的“头”,可即便如此,他口中的“战果”也不过是每天推进100——200米。况且,乌军方面往往隔几天就会宣布夺回了几个失去的据点。由此可见巴赫姆特的战事胶着,也间接证明了俄军并无重大突破。
直白地说,在目前的巴赫姆特战事中,俄乌双方已经打成了“焦土战”,形成了“肉浪滚滚”的“绞肉机”。那么,双方如此不惜人员伤亡也要寸土必争,到底为哪般呢?实话实说,很多军事专家也很“迷茫”,因为在军事层面说不通,只好往政治和战略层面靠。
从军事层面来说,即便是俄军拿下了巴赫姆特,也只不过是为对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的进攻开辟一条道路而已。因为,以上两座战略重镇的工事更牢固,乌军不会因为巴赫姆特的“失守”就溃败了。所以,对于俄乌双方来说,巴赫姆特的军事价值并不大,起码没有达到需要双方“肉浪滚滚”的程度。
如果说与军事价值有关的原因,那就是如乌克兰军事专家切尔尼克搜肠刮肚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距离巴赫姆特40公里处的德巴尔塞夫是俄军的一个后勤补给枢纽,俄军是为了保证这个“补给点”的安全。但显然,这个理由有点“牵强”。因为,即便是距离远了40公里,但仍然会是“海马斯”的“菜”。
根据《基辅独立报》的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在日前表示,由于俄军遭遇主要地面上失败后被迫在乌东和乌南部分地区转入防御,最近几乎不可能在行动上有大动作。而俄罗斯国防部在简报中也提到,俄罗斯现在“不太可能集结一支有效打击军队夺回乌东和乌南地区。”
显而易见,从战略层面来说,俄罗斯目前并没有“大反攻”的能力和准备,拼命进攻巴赫姆特显然也不具备战略目的。所以,在没有军事价值,不具备战略目的的情况下,俄军疯狂进攻和乌军寸土不让式的防守,显然是政治因素。
有分析认为,巴赫姆特战事之所以形成如此惨烈局面,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或因素:(一)双方都在为士气而战。(二)既然是战争,那就需要一场“短兵相接”式的战役来定义,以便双方推进下一步计划。(三)克里姆林宫需要一场胜利来缓解国内压力,哪怕是一场“无关紧要”的胜利。同时,亦具有增加国际博弈和谈判筹码的作用。(四)其他因素。
自俄军从赫尔松市撤退到第聂伯河左岸后,除了在巴赫姆特战区仍然在直接对阵外,在其它战区均非短兵相接。比如,俄军采取的是以远程火力轰炸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模式。而乌军则是维持着以“海马斯”和M270等武器袭击俄乌补给线的方式。
直白地说,俄军的攻击模式并不能直接提升俄军士兵的士气,所以,如果在巴赫姆特这场“肉搏战”中获胜,才会使俄罗斯军队“感受”到胜利。而相反,乌军如果失去了巴赫姆特,必然会影响到日益提升的士气。所以,双方都在为士气而战。
为了这场战争,俄罗斯开启了二战后的首次“部分动员”模式,一些领域和部分地区甚至施行了“战时经济”政策。然而,如果在战场上只有远程打击而没有短兵相接的战斗,那么,“动员令”和“战时经济”政策的推行就没有“说服力”。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巴赫姆特这场战役在“诠释”着战争的定义。
对于这场冲突,尽管有历史经纬,尽管有美国和西方“拱火”的因素。但这就好比在现实社会中,有人站在马路上对着一个家庭的方向“辱骂”,激怒了对方。结果,这个家庭的家主冲出来大打出手。如果警察来断案的话,既要问是非曲直,肯定也会问:谁先动手的?
可是,在这场战争中,先动手,且又势力庞大的俄罗斯却并没占到多少便宜,尽管对方被揍得鼻青脸肿,但自己的脸上也被对方抓出了一道道血痕。试想:脸往哪放?因为,对内,无法向家庭其他成员交代,对外,自然担心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俄罗斯需要一场胜利,哪怕是一场无关大局的胜利来找回“面子”。
至于巴赫姆特成为“绞肉机”战场的其他因素,主要在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洛维金和瓦格纳雇佣军老板普里戈津这两个人身上。
比如,苏洛维金曾被媒体冠以“末日将军”称号,但自他被任命为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后,除了轰炸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外,就是促成了俄军从赫尔松的撤出,实质上没有组织任何一场规模性战役。因此,又被媒体称为“轰炸将军”。所以,苏洛维金要在巴赫姆特战役中为自己“正名”。
在巴赫姆特战场上,俄军的真正主力是瓦格纳雇佣军。对于瓦格纳雇佣军如此不要命的打法,主要原因是瓦格纳雇佣军老板普里戈津此人需要一场胜利。一是可以使瓦格纳雇佣军的名声远播世界,从而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接到更多的生意“订单”。二是为俄罗斯可能的未来变局“打基础”,因为他与克宫的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巴赫姆特之所以成为俄乌双方的必争之地,最主要的原因是基于政治因素。而不管是为了“士气”还是“正名”,因为“筹码”还是“减压”,基于“现实”还是“未来”,则都与“面子”脱不了干系。所以,这场巴赫姆特“绞肉机”战事,其实就是一场“面子”之争。
顺便说一下,对于这场俄乌战争的走势,目前来看,没有人能够断言会以什么方式结束,亦无法断定决战会在哪里进行。但是,有两个信息或传言却值得关注和深思。一是乌克兰国防部长的一个最新说法。二是关于“诺亚方舟”方案的传言。
根据《乌克兰真理报》的透露,乌克兰国防部长雷兹尼科夫在与瑞典外交部长会见时提到,当寒冬来临,地面结冰变硬后,武器装备通过顺畅之时,更有利于开展积极主动的反攻行动。因此有分析认为,“大决战”也许无需等到春季,而主战场显然不是巴赫姆特所在的顿巴斯地区,极有可能是梅利托波尔、扎波罗热及克里米亚一线。
此外,加利莫亚夫这个人与克里姆林宫渊源颇深,关系密切。近期,有西方媒体报道,此人透露,克宫已经启动“诺亚方舟”计划,且已圈定南美的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为两个“出行”的候选“目的地”。如果此事不是西方媒体造谣,那就说明克宫已有“两手准备”。所以,这场战争存在着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