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家福!说到祛湿,很多人都会想到薏米,确实,薏米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效果,用它来煮粥喝,或者泡水喝,可以帮助身体祛除湿气,同时也能健脾。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1个祛湿效果要更好的中药利器,它一向有“排湿第一米”的美称,熟吃能养胃,生吃能养肾,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能通过调养脾肾的方式,祛除一身湿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695cd84a7c66fe40aa4245efb8c045.jpg)
这个中药就是鸡头米,学名又叫芡实,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说鸡头米是水中人参,是很好的养生药材,而在《本草经》中也有记载,说鸡头米乃脾肾之药,意思是说,脾是生湿之源,肾是生湿之本,想要湿气不再生,调养好脾肾,就能彻底断了它的后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56c112c057a53c76c37ad484e1b3ee.jpg)
中医认为,湿气的产生,如果是身体内部原因,那多半都是出在脾肾两个脏腑的,是脾胃亏虚,导致它的运化功能减弱了,这样吃进肚子里的水谷精微,就没法被充分的转化和吸收,时间久了,代谢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水湿内停,这时通常会伴随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而肾主水,如果肾精亏虚,导致阴阳失衡,无法制约水,时间久了,也会导致水湿停滞,一般这个时候,患者还容易有小便清长、尿频尿急的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b31b1f440d26249b099e73100a114d.jpg)
如果说大家存在以上脾肾不和的症状,又湿气缠身,那么这时就可以用鸡头米来调理,从脾肾论治,一方面补益两个脏腑,从源头阻止湿气形成,一方面能清除体内已经存在的湿气,在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症状和体质,再搭配其他的中药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比如搭配泽泻和茯苓,祛湿又利尿,可以引湿气快速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228365975f26a2aeb47ba49c54fb5e1.jpg)
像有的湿气久聚化痰的患者,容易有乏力、四肢无力、腹部肥大的症状,这时可以再加味一些陈皮、半夏来清除体内的痰浊;如果因为痰湿黏腻,阻碍到气血的运行造成血瘀,导致气短、胸闷、关节麻木、周身酸痛等症状,那么可以再加味一些活血化瘀的丹参、没药、乳香等。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如果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