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多人在长江放生“矿泉水”!当地回应

菜橙社 2025-04-15 23:09:30

4 月 13 日,一段拍摄于重庆巴南区李家沱码头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画面中,数十人将整箱矿泉水拧开后倾倒进长江,空瓶散落一地,场面触目惊心。据现场目击者称,这些人自称 “放生祈福”,因长江禁渔期禁止放生鱼类,便以倒水替代。事件曝光后,网友纷纷质疑:“与其浪费水资源,为何不捐给有需要的人?”

一、事件经过:矿泉水成 “放生替代品”

视频显示,李家沱码头围栏边堆放着十余箱未开封的瓶装水,男女老少轮番上阵,将水倒入江中。空瓶随意丢弃,部分随江水漂流。目击者透露,倾倒者声称 “水是生命之源,倒入长江能积德”,甚至有人认为 “矿泉水经过加持,含有八万四千只虫子,放生可挽救生命”。

对此,李家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证实,因长江处于禁渔期(每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禁止放生鱼类,部分市民便以倒水替代。街道已联合社区介入调查,但尚未找到组织者。工作人员强调:“这种行为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今后将坚决制止。”

二、争议焦点:资源浪费与生态隐患

事件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水资源浪费

:按视频中约 15 箱 24 瓶装矿泉水计算,近 400 升饮用水被倒入江中,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半年的饮水量。网友痛批:“干旱地区的人连干净水都喝不上,你们却用来‘放生’!”

环境污染

:环保人士指出,塑料瓶若未及时清理,可能分解为微塑料进入水体,威胁长江生态。此外,倾倒行为可能干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监测。

文化曲解

:民俗学者认为,放生本意是敬畏生命、保护自然,用矿泉水 “替代” 活物,既无文化根基,又违背环保初衷。“这是将传统习俗异化为形式主义,折射出科学素养的缺失。” 重庆民间文化研究者张教授表示。

三、多地频发:“放生矿泉水” 成荒诞新现象

这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闹剧在全国多地上演:

山东青岛

:2023 年 7 月,崂山水库旁多人倾倒矿泉水 “祈福”,水库管理方报案,水质检测未发现异常,但空瓶堆积如山。

广东汕尾

:2023 年 9 月,湖东镇群众向海中倾倒 60 多箱 “自来水”,镇政府回应称系中元节习俗,水瓶已回收。

浙江宁波

:2023 年,多名女子在桥上放生矿泉水并摆放贡品,被网友质疑 “迷信”。

专家指出,此类行为暴露部分群体对生态保护的认知错位。“放生矿泉水看似无害,实则传递错误观念,可能误导更多人效仿。”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梅志罡表示。

四、法律与监管:现行法规存空白

目前,“放生矿泉水” 尚未直接违反法律,但存在多重隐患:

《反食品浪费法》

:明确禁止浪费可安全饮用的水资源,违者最高可处 5 万元罚款。

《长江保护法》

: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倾倒垃圾,塑料瓶或涉嫌违规。

地方规定

:广州等地已出台《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但对 “非生物放生” 尚无明确限制。

重庆市水务局工作人员坦言,现行法规对 “倒水” 缺乏直接罚则,导致监管尴尬。“我们呼吁公众理性祈福,避免资源浪费。”

五、专家建议:堵疏结合治理乱象

面对 “放生矿泉水” 等荒诞行为,专家提出建议:

完善法规

:制定 “负面放生清单”,明确禁止破坏生态的行为,如倾倒液体、投放外来物种等。

加强引导

:推广植树、净滩等环保公益活动,将 “祈福” 与生态保护结合。

科普教育

: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方式,普及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思想。

严格执法

: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依法处罚,形成警示效应。

六、网友热评:

“与其倒水,不如捐给环卫工。”

“放生矿泉水?这是把无知当功德!”

“长江禁渔是为了保护生态,结果有人用这种方式‘钻空子’,可笑又可悲。”

事件后续:

截至发稿,重庆巴南区相关部门仍在调查涉事人员。街道办表示,将加强巡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场荒诞的 “放生” 闹剧,既是对传统习俗的曲解,也是对生态保护的警示。唯有科学与法治双管齐下,才能让 “祈福” 回归向善本义。

参考来源:

潇湘晨报《重庆一地多人向长江 “放生” 矿泉水祈福?网友称 “可惜了”,当地多方回应》

扬子晚报《紫牛快评∣“放水” 当放生是把无知当 “功德”》

抖音百科《放生矿泉水(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纵深新闻《“祈福” 变浪费:长江边 “放生矿泉水” 闹剧背后的荒诞与警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风云

风云

2
2025-04-16 10:16

钱多没卵事干,就催生这些事情,幻想成仙成佛。[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哦哦哦哦

哦哦哦哦

2025-04-16 12:27

蛮好蛮好,总比那些脑残放生鳄龟、鳄鱼、蛇了什么的好多了

菜橙社

菜橙社

菜橙社-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科技创新、民生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