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在这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一段传奇般的人身。然而,当我仔细阅读朱祁镇的一生时,却不禁感慨,这是一部从现实中走出来的小说。朱元璋看着前朝发生的种种事情,特意写了一本《皇明祖训》,表明前朝的事情皇后不能插手。但在朱祁镇上位后,却是例外。朱祁镇上位的时候,只有九岁,什么都不懂,不得已之下,太后辅佐朝政。朱祁镇是个玩世不恭的人,对权力没有半点追求。年幼的皇帝,最爱的就是打蟋蟀,经常和一个叫做王振的太监打闹,关系越来越好。有了年轻的陛下的喜欢,王振的话语权就更大了。
不过,那时候太皇太后还活着,虽然她的权力很大,但她的确是一个为天下苍生着想的人。在她掌权的这些年里,大明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太后去世后,年轻的皇帝朱祁镇,也被迫接手了朝堂上的事务。年轻,阅历不足,朱祁镇在权力的道路上走得并不顺畅。这时候,和他一起玩的最好的朋友,王振,上前一步,朝堂上的泥潭,变得越来越浑浊。
漠北瓦剌和明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朱祁镇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王振的怂恿下挥挥手,立刻把朱见深立为皇储,准备亲自出征。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这办事效率,不像是一个封建时代,但很快他就知道,他做错了。土木要塞一战,年轻的皇帝朱祁镇被擒,王振落荒而逃。大明皇帝一向信奉“君王保家卫国”,但到了朱祁镇这里,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类。这个消息一传到京城,整个国家顿时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瓦剌很高兴,抓住了皇帝,岂不是可以在大明要到很多钱?瓦刺的算盘打得很好,但是明王朝的文武百官,能乖乖让人威胁吗?于是,他们便将朱祁钰往上推。
当瓦剌得知朱祁镇被逼下台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利用朱祁镇来换取大量的钱财和粮食的计划,恐怕是行不通了。可是,他们又不能接受,为什么朱祁镇一点也没用?瓦刺与大明交战不休,却得不到任何好处。到了后来,瓦刺终于死心了,但他们也不可能把朱祁镇这个废物带走。瓦剌部落的酋长,向大明求和,请大明派人来救你们的朱祁镇,他们不会再打了,他们也不会再要这个皇帝了。朱祁镇好不容易才从瓦刺出来,可是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老皇帝与新皇帝之间,总是有矛盾,所以朱祁钰将他软禁在南宫。
南宫家的大门是用铅制的,外面有侍卫守着,甚至还砍伐了附近的树木。朱祁镇被关在南宫那一亩三分地里,提心吊胆地过了七年。也就是看到了站在他面前,为他担心得眼睛都红了的钱氏,他的心里,才会泛起一丝暖意。七年后,朱祁镇终于按捺不住,出手了。经历了八年的风风雨雨,朱祁镇终于迎来了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