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眼:南北朝最有名的武将,据说他的勇气可以和三国的张飞相提并论。据历史记载,孝文帝时期,征讨南疆,杨大眼应征入伍,他让行军使出三尺长的绳索,“结发而行,绳索笔直,马驰不能及。”群臣称他为天仙,大学士李冲赞他:“千百年来,无一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于是任命他为统帅。
杨大眼军随文皇帝南巡,往往是一马当先,“争斗激烈,进退有据,冲在最前面的人,无一不破。”南梁的军队,还没有过河,就已经人心惶惶。其时淮泗、荆襄一带,到处都是孩童哭闹的消息,只道是“杨大眼至”,谁也不敢多说一句。其后,杨大眼率领部下,逼迫南齐镇守边关的裴叔业投降,功拜直阁大帅。梁江州郡守王茂攻打荆州,杨大眼睛率军迎击,一举击败梁军,获功封平南大将军。只可惜,在钟离之战后,跟随元英的杨大眼,却败在了韦睿的手中,声名尽失。
倍侯利:十六国时代,敕勒地区斛律部落的族长,也是斛律光的先辈。《魏书》上说,他为人淳厚,但却比一般人更有勇气,征战沙场,英勇善战。倍侯利在敕勒人中威信极高,有一次,他趁着柔然帝国的仑可汗被北魏击败,攻入敕勒,大肆屠戮的时候,收拢了自己的军队,将柔然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尽管最终因为双方力量差距太大,倍侯利在与柔然的战争中战败,但其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气概和事迹却在北疆广为流传,被北魏皇帝追赠“孟都公”的爵位,并在敕勒一带流传开来:“欲良人,如倍侯利”。倍侯利在战争中阵亡,被北魏封为“忠壮王”,以国礼安葬于此。
刘胡:刘胡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被提拔为南朝宋朝的一员大将,之后征战南边的蛮人,屡战屡胜,令得蛮人闻风丧胆,再加上他相貌狰狞,便荣升为震慑小儿的一员。刘胡虽骁勇善战,但并非著名的将军,景和年间湘东王刘彧谋反,杀死了宋废帝,江总督史邓琬于浔阳册封刘子勋为皇帝,这一举措受到了刘宋诸王公与地方郡守的拥护,南阳太守刘胡,他手下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义嘉朝”的主力,当年秋天,刘胡率十几万兵士攻打建康,被刘彧击溃,刘胡逃亡之后,被部下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