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一个失能期老人的妥善赡养,需要一个全职壮劳动力近乎24小时的照料。
40-50岁年龄的中年人,但凡真的照顾过失能老人,无一例外会陷入严重的"赡养恐慌"。
因为对于赡养老人这事,各代际之间是存在结构性矛盾的。
想妥善照料,也就是让老人无额外痛苦的长期存活,解决方案就这几个:
出一个子女脱产全职照料。脱产的子女和老人都要依赖外来的经济供养(第二个子女或孙辈),子女要基本放弃个人社会生活。
两个以上子女轮流全家出动,不脱产照料。哪怕两个家庭轮番倒班,不脱产照顾一个老人6个月,就已经能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一般想正常运作都要3个子女以上。
雇佣合格全职护工。其价格通常为当地平均收入的2倍,在广州24小时护工工资水平大概在15000元以上,绝大多数人没有这么高的可支配盈余收入。
如果以上三点都做不到的话,就只能“赡养降级”,也就是:
支付不到一个月平均工资的收入,送普通养老院。一个月五六千的支出,承受粗糙的照料和一定的精神伤害,并最终可能带来早亡。
子女弃养,或者以外出工作为由的半弃养,最终成为留守老人,在还没进入失能期时,就因为失能期常见的原因(卒中+/心脏病/摔伤),而快速孤独死亡。
说到这里,是不是感觉人老了挺悲催?
老人有体制内退休金的老人,相对还好。但中国大部分是没有退休金的老人。
但现实就是这样。现在照顾老人的“小老人”,哪个不是承受着各种体力透支和精神煎熬?
因此,照顾过脱产期老人的中年父母们,会突然意识到,独生子女时代想体面的老死,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成就:
他们的父母许多都是多个子女,并且通常长寿的就少数几个老太太,由于在小城市/农村有大量的亲戚网,因此可以轮班照料,还能凑合过。
而自己的独生子女,一个个都是没有互助亲戚网的“原子人”,只要半脱产赡养父母,子女自己会分分钟失业。
就算子女结婚了,根据现在常见“4-2-1”的家庭结构(4个老人,2个成人,1个孩子)。按现在的平均寿命,大概率4个老人里有3个人都能活到80+。
长寿时代,带病生存,嗷嗷待哺,雪上加霜。
因此,有一些父母此时就会开始积极地自救:
争取老了能多个子女倒班照料自己,就会选择40多岁突击生二胎。
假如二胎/三胎无望,那就只能选择催婚催育:争取孙辈能赶在自己失能期前就职挣钱,从而把自己的子女解放出来,有机会全职照料自己。
鸡娃,并且拼命把孩子往老家、体制内拉,并且把孩子往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圈子里塞。
一方面,自己70+的失能期,正值子女40岁中年危机,只有体制内才能拥有稳定的收入,给自己提供供养甚至雇佣护工。
另一方面,体制内的固定同事、老家的固定亲戚网,可以给予强大的舆论压力,避免子女成为“原子人”后弃养。
但时代的洪流下,老龄化 + 少子化 + 低人均 GDP + 不完善的福祉体系=老无所养,这是经济铁律!
大多数普通人的养老自救,最终都会是无用功。
绝大多数人终究会在挣扎逃避和求生欲的反复折磨中,直到缠绵病榻,痛骂子女"不孝",才最终意识到自己老了的境遇,大概率不会太好。